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羌族原生态文明中显性与隐性民族元素发现与研究,追溯其文化艺术产生的历史渊源。着重解析羌族的标志性建筑与代表性服饰在绘画作品中所起到的作用,指出民族元素在揭示时代背景与人物身份的同时,揭示了一定的艺术审美倾向,并能进一步深化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的优良文化.而婚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鞋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华夏婚俗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鞋不仅是一种服饰,更重要的是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如社会意识形态、审美倾向、民俗风尚等,这充分体现了鞋的综合文化性.以"鞋"为媒介从传统文化、传统表现形式、现代审美艺术和社会文化等若干方面浅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婚庆礼品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五十六个民族用独特的文化艺术组成了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特色的民族服饰是体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了解民族服饰能深刻了解背后的文化价值,对该地区的纺织技艺和宗教风俗研究有重要意义。服装设计属于工艺美术,好的设计师在设计时要体现作品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为人们的设计符合时代特色且具有新意的服装。在服装设计课上融合进中国民族传统服饰的符号不仅有助于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有益于服装设计的创新。基于此背景,笔者对中国民族传统服装符号早服装设计课程教学的融合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服饰是人类物质文明的结晶,也体现着不同时期的人们的精神文明与价值取向。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其服饰也多种多样。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历程,并探究了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方向,以期在文化传承的同时得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广西仫佬族的服饰、首饰及民俗节日为切入点,对仫佬族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下市场旅游工艺品样式及地域化、特色化进行市场调查分析,针对调查分析结果,对仫佬族传统文化元素与旅游工艺品相融合,突出其民族文化特色进行探究分析。  相似文献   

6.
藏学文化的研究在语言、历史、美术、音乐、宗教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成就。藏族织绣是藏族在生产劳动、生活实践,并吸取周边民族文化精华,结合本民族特点,利用本地有效生产资源,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其服装上进行织或绣自己喜欢的图案,这些既实用,又具地域特色文化的织绣,是藏族服饰制作的部分技艺,体现了藏族的服饰文化。藏族织绣的发展与服饰、藏族文化等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7.
侗族由于地域和历史及社会因素、地理及自然等原因,形成其特定的自然信仰。侗族没有文字,侗族服饰是侗族民族文化的一种标识,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甚至精神信仰。本文旨在通过侗族服饰文化之纹样、图案等,探索侗族人民的自然崇拜信仰。  相似文献   

8.
凉山地区的彝族舞蹈是独特的民族文化,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彝族舞蹈受到现代舞蹈、其他民族舞蹈的冲击,逐渐失去彝族舞蹈的魅力与独特性。彝族舞蹈具有服饰美、舞蹈美,音乐美等等特点,保护非物质文化,将彝族舞蹈传承和保护下去,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多元文化的交流也得到了不断地发展,促使中西方的交流更加的频繁,这不仅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影响了中国现代服饰的风格。欧美服饰文化影响了我国现代服饰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的对象是欧美服饰文化对中国现代服饰的影响,以期能够为我国服饰的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据统计,贵州一年的民族节日有一千多个,是名副其实的快乐家庭。5月最著名的节日是苗族的“四月八”。届时,贵阳市郊的苗族群众吹芦笙、载歌载舞,纪念英雄亚努,苗族青年还借机寻找恋人,你想知道美丽的苗族少女如何用歌声挑选心上人吗?你想领略唱山歌、牵羊游的热闹景象吗?选个日子去贵州吧! 5月也是游贵州的好季节,有很多去贵州的旅游团,本期就向读者推荐一些。  相似文献   

11.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民族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具体体现在衣着、饮食、住房以及语言、文字和艺术方面。民族文化旅游是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的旅游形式,在旅游中体现民族文化,让游客了解民族特色是其目的。民族文化具有不可复制性的特点,在开发旅游文化的同时,还要保护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已由温饱生活向享受生活过渡。当下热度不减的旅游成为人们工作之余的首选娱乐休闲方式,并且少数民族民俗旅游地区逐渐成为人们的旅游的热门景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各民族的文化习俗、饮食习惯、重要节日和服饰等都各具特色。本文以百色市隆林县德峨乡为例,对其民俗旅游资源进行研究,通过调查其目前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找出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普遍提升,民族文化旅游越来越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同时也为带动各地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吉利省是满族文化的发祥地,满族文化历史悠久,遗产丰富,满族文化旅游资源多姿多彩,潜在的旅游市场非常广阔。但是由于满族文化旅游市场没有充分挖掘其文化底蕴,加之在开发规模和开发手段上存在较多问题,致使吉林省的满族文化旅游没有做到全面发展,目前开展的旅游项目只是涉及了服饰和饮食层面,没有更深层次的满足旅客的多方位要求。本文主要针对吉林省满族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从而促进吉林省满族文化旅游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不仅可以带给当地居民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有效带动当地的其它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在众多游客旅游的过程中,可以深刻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对其继承并复兴,增强民族认同感,促进民族自信的形成。在全域旅游视角下,国家十分重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基于此应该加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但不能盲目进行,要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并且突出旅游特色,全面发展。现今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正处于白热化阶段,本文对其的开发和保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跨文化研究是对跨文化现象以及由多元文化融合形成一种新型文化过程的理性研究.这一研究的基点建筑在对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尊重,以平等的态度,客观地分析研究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人类同一文化行为表现上的差异,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思想基础;同时研究各文化间的共同点,从而提炼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以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其最终目的是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并使之持续发展,构建多元文化共生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6.
文化旅游已经逐渐成为当前承德旅游的重要关注点以及新的发展方向,其在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过程中,其中所具有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以及名人事迹等方面始终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式。构建民族文化品牌,使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之间具有比较密切的联系,中国文化旅游主要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文物和历史记录以及遗址、古代建筑等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层面内容,将现代文化和艺术以及技术成果等作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层面和将人际交流等作为表现现象的道德伦理文化层。在我国,促使旅游行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使得产品的吸引力得到有效提升,也能够有效促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弘扬中华文化,促使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更加深入,也能够使得中国人对于中华文化内容掌握不足的状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7.
崇尚红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没有像中华民族一样,对红色的崇拜表现如此强烈。《红楼梦》整部作品中处处体现出了作者对红色的偏爱。作者不惜大量笔墨,运用红色元素在作品中人物的姓名、服饰与建筑上,以至于有学者用"满纸红言"来形容《红楼梦》。本文试从民俗学视角探究《红楼梦》中红色意象所反映的中华民族传统尚红观念,揭示尚红观念的文化本质,以及红色意象体现的民俗内涵。  相似文献   

18.
王兵 《旅游学刊》2005,20(4):6-7
跨文化研究是对跨文化现象以及由多元文化融合形成一种新型文化过程的理性研究。这一研究的基点建筑在对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尊重,以平等的态度,客观地分析研究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人类同一文化行为表现上的差异,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思想基础;同时研究各文化间的共同点,从而提炼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以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其最终目的是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并使之持续发展,构建多元文化共生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民族音乐不断发展,民族风格的演唱方式开始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在当今社会,不仅只有专业舞台才能让人们享受民族音乐带来的动感,在人们生活中也能实现。我国民族声乐主要由中国传统文化所发展形成的,其表演的方式以及演唱的技巧都能够充分彰显出独具特色的民族性。但在美声唱法下,美声与传统文化两者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共同开启了音乐新的发展阶段。本文主要从美声唱法影响下民族声乐民族性传播角度,进行简要分析与概述,还望能够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汉语言文学教学在高校的教学体系中是最为基础且重要的一门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汉语言文学不仅能够提升其人文素养,还能提高自身的美学修养。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的高校并不重视汉语言文学的教育上,从而对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社会专业素质的提高形成了阻碍。作为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一部分,审美教育在真实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其广泛的知识体系以及灵活的教学模式,得到学生们的热烈喜爱。因此,需要对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中的渗透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将其作为素材,融入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去,从而实现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目前,有机地结合汉语言文学教学与审美教育是汉语言文学的教学重点。本文将对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中的渗透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其现状提出有效的促进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中的渗透的方式和策略[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