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景区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有机组成,在当地开发旅游业的同时,社会环境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社会环境风险是指旅游景区可能产生的生态恶化、经营不善、就业问题等风险,这些风险与旅游业能否进一步发展息息相关,更与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关系是否正常运转息息相关。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的社会环境风险主要来自于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冲突、景区的治安管理、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景区和附近居民的利益关系四个方面,下文针对这四方面的风险分别提出了管理风险的措施,希望对我国旅游景区的社会环境平稳进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古红梅 《旅游学刊》2012,27(1):26-30
文章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北京市海淀区西北部地区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进行分析,提出构建乡村旅游的利益分享机制,通过为旅游行业提供公共服务、对旅游市场实施行业管理、向当地社区提供财政支持和转移支付等措施,达到了以旅游业发展促进农村居民等弱势群体增权的目的,进而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逐步稳定,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其中人们在旅游方面投入的力度在不断的加大。而旅游景区是我国旅游产业中的支柱,对旅游景区的管理直接影响着当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在当前新疆旅游景区中,景区管理人才的数量较少,专业性人才的数量较少,进一步抑制新疆旅游景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对当前新疆旅游景区的人才需求进行充分的分析与研究,找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增加新疆旅游景区中的人才数量,进一步强化对旅游景区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的四大支柱之一,也获得了迅速发展。旅游景区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同时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其开发十分关键。在现如今的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过度商业化的问题,影响到了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为此,文章将对此展开研究,提出一些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武夷山封闭式管理引发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重构问题.本文通过对武夷山封闭式管理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实地调研和走访,以及其后开展的跟踪研究,探讨了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歧点及其相互关系,提出只有顾全利益相关者,保证多方利益的协调,建立利益均衡的景区合作管理模式,才是景区封闭式管理困境的最佳破解途径.  相似文献   

6.
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近年来颇受西方管理学界重视的一个新兴的企业管理理论,被认为是理解和管理"现代企业"的工具.旅游业关联性强的性质决定了旅游企业必定有众多的利益相关者.文章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管理研究中的引入、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以及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管理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作出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旅游业四大支柱之一的旅游景区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提高。一个成功的旅游景区必须既为游客提供舒畅的旅游体验,又实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忽视游客体验与缺乏可持续性发展观念是造成旅游景区发展的两大问题的根源。忽视游客体验,产品就没有市场,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旅游开发就牺牲了未来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景区共生能量水平的测定对区域旅游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明确了共生能量的增量性质,界定了景区共生能量概念,基于共生能量生成原理并考虑共生损耗,确定景区所获线路客流量与扣除了佣金比例后的门票收益的属性及其关系,构建景区共生能量测算模型。以OTA(Online Travel Agency)数据为基础,测算了大湘西地区景区共生能量及景区共生能量指数,并揭示了景区共生能量的基本特征。大湘西地区景区共生能量呈“金字塔”状的层级结构,高共生能量景区是高质量发展的突出贡献者,其在县域空间尺度上表现出较明显的非均衡集中分布特征,在武陵源区、永定区和凤凰县表现为3个高密度集聚区。景区共生能量特征可作为分类指导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依据,促进区域旅游业共生共荣。  相似文献   

9.
杨秀翠 《当代旅游》2013,(10):17-18
近些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危机事件的发生对景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实行旅游危机管理来保障旅游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在借鉴事故因果连锁论的基础上构建旅游危机因果连锁分析模型,分析景区旅游危机的成因,认为景区旅游危机是不安全的旅游环境,不安全的旅游行为,以及两者在同一时间和同一空间交叉处相遇的结果。同时.景区旅游危机还表现出明显的时空规律。  相似文献   

10.
高媛 《当代旅游》2013,(10):21-21
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响应.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必将引起人们旅游方式的深刻变革。旅游景区作为开展低碳旅游的先验阵地,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服务管理质量提升等方面应积极探索,建设特色低碳景区,使旅游者获得高质量的低碳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作为旅游业核心要素的景区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它不仅是旅游业的基础,也是旅游业的产物。近年来,贵州兴义万峰林旅游景区的发展成效显著,2008年,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其被认定为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首批工农业旅游示范区。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万峰林景区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因此,文章针对万峰林景区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根据探究结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GDP的增长,人们的可支配收入逐步增加,在旅游方面的支出也呈现上升的趋势。我国旅游业逐年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涌现出大量旅游小镇以及依赖旅游业发展的城市。但是,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旅游景区的保护问题也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随着参观人口的增加,很多景区的建筑以及生态环境被破坏,在发展的同时还需要注重保护,这已经成为国内很多学者的共识。本文将立足于我国旅游景区发展现状,分析旅游景区保护的重要性,探究旅游景区发展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探究旅游景区发展与保护的策略,为我国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应地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陶云  朱芳 《当代旅游》2013,(10):47-48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核心要素,智慧景区建设是智慧旅游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需求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旅游体验成为景区创建的核心。本文探讨了自然景区建设的现状,认为以旅游体验为核心的智慧景区包括信息公共服务、安全服务、资源保护和志愿者服务四大系统。  相似文献   

14.
气象灾害对旅游景区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因素与旅游活动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而旅游业发展对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随着气温的升高、冰川的消融以及海平面的不断上升,洪涝、干旱、台风、高温以及雪灾和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的频率,也正在不断地加剧,气候变化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正在显现。本文综合分析了气象灾害对旅游景区以及旅游者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灾前预防、灾中避险以及灾后处置三个方面,对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做出合理的建议及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一部或者多部影视作品激活一处旅游景点,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旅游业的通则。景区景点以在该地所拍摄影视剧的播出为契机,宣传当地的旅游业,邀请游客到这里体验影视剧中的场景,是现如今景区景点营销的重头戏。许多景区景点以优厚的条件,着力邀请影视剧组到他们这里拍戏。待到该剧上映的时候,景区配合其的播出,大力宣传自身的旅游资源,形  相似文献   

16.
我国拥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这也为我国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先天条件的支持。景区在旅游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何开发与利用景区就成了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关键点。自然景区又分为天然风景区和人文景区,本文重点研究两个景区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具体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了解小区域滨海旅游的发展情况,本文对湛江吴川覃巴镇的两个滨海旅游景区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观察、访谈法了解游客体验感和两景区滨海旅游发展现状,然后对湛江吴川市吉兆湾与鼎龙湾的旅游发展现状对比研究分析,包括对两个海湾的开发进程、自然资源、人文历史、客源条件、资源吸引力、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配套设施及服务等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业是现今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在我国的经济体制下,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带动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缩小城乡差距、强化民族文化观念、引导人民群众走进大自然、强身健体等。本文以成都邛崃天台山为背景,分析其景区内各规划设计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现状提出优化方案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黄晗 《西部旅游》2023,(20):20-22
<正>了解游客满意度对景区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文章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发放调查问卷,以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百魔洞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百魔洞景区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归纳总结,采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分析影响百魔洞景区游客满意度的因素,找出现阶段百魔洞景区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调查研究和分析结果对景区各方面的管理工作提出改善建议,以期提高百魔洞景区的服务质量和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民营企业进行旅游景区开发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依绍华 《旅游学刊》2003,18(4):47-51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具备实力的民营企业开始投资开发大型旅游景区,并且主要以获得景区经营权的方式入主景区。由于国家对此尚未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资本的逐利性使投资者过分注重眼前利益,而忽略对资源的长远维护,使民营企业获得经营权投资开发景区遭到质疑。本文主要对近几年民营企业开发旅游景区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其可行性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并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