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石文化历史悠久,祁阳石砚雕刻艺术是我国石雕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祁阳石砚独特的性质通过加工孕育了它自身独特的审美趣味。文章通过对祁阳石砚的基本特征,从石质的特性、特色等方面的阐述,并对比其他名砚石料的雕刻艺术,在前人对祁阳石砚研究的基础之上,挖掘出祁阳石砚不同于其他石砚的美,使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祁阳石砚的制作工艺及其文化内涵,呼吁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历史悠久,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与传播,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身份的代表,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其它艺术门类创作的源泉,在文化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动画设计的创作中逐渐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得到了各国人民的认同和喜爱,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特殊的符号。文章基于中国传统艺术造型中的内涵及包含的元素进行研究,进一步分析中国传统艺术造型元素对动画设计中的意义和中国传统艺术造型元素在动画设计中的运用方式,从而更好的研究中国传统艺术造型元素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管理这一行业也应运而生。如何在旅游管理中加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促进旅游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从而促进旅游管理的健康发展,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下亟需考虑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探讨了近几年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旅游管理中的应用策略,希望为中国旅游管理的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中蕴含丰富多彩的设计元素,为现代视觉传达提供了丰富的设计资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特色,将中国传统文化运用到视觉传达设计中,不仅丰富视觉传达设计的内涵,还为视觉传达设计增加意蕴。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的优良文化.而婚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鞋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华夏婚俗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鞋不仅是一种服饰,更重要的是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如社会意识形态、审美倾向、民俗风尚等,这充分体现了鞋的综合文化性.以"鞋"为媒介从传统文化、传统表现形式、现代审美艺术和社会文化等若干方面浅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婚庆礼品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沉淀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也使我国享有文化大国的美称。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人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过于追求现代理念导致现在设计出的艺术品都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特色,不能够将我国传统文化艺术遗产完整地为后人表现出来。本文将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构思进行探讨,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建设中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中国动画产业迅速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动画产业作为一种新兴时代的产物,在发展的过程中势必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文中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动画设计中的应用分析,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现代动画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华夏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特有的笔、墨、纸、砚被称为“文房四宝”。“四宝”之中的砚又有“四大名砚”,即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临洮的洮砚、山西绛州的澄泥砚。因前三者皆为石质砚,唯澄泥砚为陶砚,所以澄泥砚是四大名砚之中的姣姣者,砚中极品。  相似文献   

9.
随着各国之间的贸易日益频繁,广告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对商品的促销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顺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现代广告艺术设计中,文中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艺术设计中的体现,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广告艺术设计产生哪些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环境艺术设计引起社会的关注。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有利于中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长远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与传承。  相似文献   

11.
AR/VR是现代高科技的产物,涉及集成技术、计算机技术、人机工程学、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设计手段,它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涵盖了医疗、军事、教育等诸领域。本文研究AR/VR技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中的应用,属于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高科技相互联系的研究范畴,具有深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下,旅游管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展开了对文化之旅的探索。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旅游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向,阐述了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管理工作相结合可产生的影响和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3.
快速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全球化带来了技术进步和不可逆转的环境变化,传统村落转型发展势不可挡。如何在保存和延续自身文化基因的同时,又能重构文化生态以适应新环境变化,避免产生多元化文化生态失衡问题,是新时期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的核心任务。基于此,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研究相关文献,结合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制度与实践,从文化和生态系统耦合的视角,全面梳理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概念体系,深化和完善传统村落文化生态适应性内涵、文化生态系统演进过程、文化生态平衡调控和文化生态适应性管理等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提炼传统村落文化特质与文化核心的思路、评价传统村落文化生态适应性的方法和优化传统村落文化生态区域系统性保护与利用的模式,以期系统地解决传统村落文化生态失衡问题,从而推进文化生态学在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在地化研究,有助于中国乡村振兴路径和模式的落地与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它对高校学生尤其是民办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起着促进作用。本文从民办高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出发,从传统教学、师资队伍、社会实践、网络平台、校园文化五个方面探讨了当前民办高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与路径。  相似文献   

15.
旅游品牌的文化体系建设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学术界关于旅游品牌文化体系的概念、范畴及内涵尚缺乏明确界定,结合砚州岛旅游品牌文化体系的规划实践,尝试进行归纳总结和系统思考,并结合景观文化塑造的共性和内在逻辑,提出了一个旅游品牌文化体系的规划框架,其内涵包括景区价值文化、景区产品文化、景区形象文化、景区行为文化、景区环境文化、景区生态文化、景区互动文化.  相似文献   

16.
"寻根祭祖"游的人类学解读:中国传统魂魄观的仪式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丽娟 《旅游学刊》2007,22(11):66-69
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寻根祭祖"游的文化内核--中国传统魂魄观中的"魂魄"、"鬼神"、"根"、"祖"进行了内涵的梳理,在辨析了"寻根祭祖"仪式化命题中关于"仪式-仪式化"、"游-仪式化"两对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这一社会经济现象本质上是中国传统魂魄信仰文化的仪式化呈现,从而提出了一种来自于旅游者精神世界的"寻根祭祖"游的内驱力诠释.  相似文献   

17.
红色文化的传承是现代进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红色文化的精髓部分,能够彰显我国的国家精神和民族精神。现今我国各个区域展开了红色旅游的规划和开发,利用红色文化精神促进旅游经济产业发展,相反,在旅游产业的升级过程中对红色文化进一步传承,开辟了中国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与经济产业共同前进的新方向。而红色戏剧作为红色传承中的重要元素,对于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对红色文化传承中的红色戏剧与红色旅游协同发展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为研究对象,试图从思想、文化、价值观三个方面解读《喜福会》中的母女两代人的文化冲突。在矛盾中挣扎迷茫之后,女儿们冲破文化差异带来的阻隔,对母亲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彼此实现了文化的融合与共生。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生活环境与居住环境提出更高要求,其中,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提升设计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设计师在开展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要重视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保证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既满足现代人们审美需要,又赋予设计中国传统特点,从而推进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本文主要研究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希望为有关专业人士带来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各种文化积淀极为深厚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一些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无不彰显个性文化特色“中国四大名楼”、“中国五岳名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和“中国三大石窟”等,均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某些文化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的一种优化整合,蕴藏着深厚伟大的文化内涵。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这些中华民族历史宝库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