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的今天,经济蓬勃发展的中国已经将视线更多转移到人文传承建设方面,做好文化的传承成为我们应当重视的焦点之一。吉安庐陵古村落,承载着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那么,对该人文文化传承建设的研究工作无疑也有着重大意义。西班牙古镇托莱多,一座中世纪古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的传奇不仅在于拥有古老的历史和交融的文化,更甚者,时至今日其古建筑群保存完好,包括哥特式、穆德哈尔式、巴洛克式和新古典式各类教堂、寺院、修道院、王宫、城墙、博物馆等古建筑70多处。两个跨文化的地域各自对其人文文化传承建设所做的举措各有特点,我们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分析并提炼托莱多古镇在人文传承建设上的优点,将庐陵古村落文化传承建设做到更好。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新业态不断涌现,古村落必须要适应新的社会规则,顺应时代发展。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并提供精神支柱和文化滋养,加强古村落文化建设,挖掘和传承古村落文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具有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通过调研山东省青州古村落文旅发展现状,深入挖掘古村落文化价值及独特优势,研究现代数字化技术与古村落旅游文化的融合与创新,进而推动青州古村落文化旅游转型发展,以期为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湘南地区有丰富的古村落资源,以数字化文化创意来驱动古村落旅游精准扶贫发展,构建乡村振兴的旅游新品牌,需要构建资源数据库。本研究以MySQL数据库作为开发工具,将标准用户和应用程序接入古村落数据资源,实现游客的便捷性访问,有利于古村落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相似文献   

4.
刘妍 《西部旅游》2022,(17):22-24
村落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民俗文化。赣南客家地区古村落数量多、历史悠久,有着浓厚的民俗文化内涵,但大多数客家古村落存在着位置偏僻、“空心化”严重、传统文化流失等问题。文章基于民俗学视角深挖客家古村落的民俗文化内涵,并针对客家古村落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一是注重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二是制定科学完善的古村落编制规划;三是立足于民俗文化,开发相关旅游项目;四是盘活传统文化,采用联动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5.
《旅游时代》2015,(2):66-70
托莱多是西班牙最负盛名的古城,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物保护区,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托莱多位于马德里西南70多公里处的一个山丘上,是卡斯蒂利亚·拉曼恰自治区首府和托莱多省会,距离马德里的车程不到一个小时,这是一座山城,塔霍河缓缓流经古城的东、南、西三面,小城的北面建有两道城墙。用美来形容托莱多是远远不够的。她的宁静、温馨和祥和,仿佛使我们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  相似文献   

6.
韦小婵 《西部旅游》2022,(22):36-38
部分民族特色村寨由于位置相对偏僻,一般开发程度较低。民族特色村寨具有较为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而开发民族特色村寨旅游是推广民族特色村寨丰富的资源以及民族村寨文化的重要途径。广西百色那坡县念毕屯彝族民族村寨有独特的文化背景与旅游资源,探索那坡县念毕屯彝族民族村寨旅游开发路径,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以及科学指导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保护,为高效高质开展民族村寨旅游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柏林 《西部旅游》2024,(5):34-36
文章探讨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与品牌建设的策略,以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发现,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塑造与品牌建设需综合考量文化传承、自然环境、社区参与和营销策略等多方面因素。通过挖掘乡村的历史文化、传统工艺等资源,塑造独特的地域形象,可以提升目的地的文化吸引力;充分发挥乡村的自然环境优势,打造生态旅游目的地,可以实现品牌定位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注重社区参与,加强游客与当地居民的互动交流,可以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感和归属感;巧妙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采用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可以提升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相似文献   

8.
孙子惠  唐日成  肖宇 《当代旅游》2022,(8):39-41+113
东莞古村落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古村落逐渐败落。本文探究如何通过古村落文化挖掘、浏览要素与科技融合等数字化发展方式,推动西溪古村落文化旅游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以其勤劳、勇敢和智慧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留下了无数的文化瑰宝,它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智慧,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教学日益成熟,在校园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对于我国精神文化教育,特别是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有助于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本文从智慧教学的角度出发,立足山东省非遗文化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有效的实现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推动"齐鲁文化传承"工程的开展,促进山东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10.
周琼  龚曦 《当代旅游》2022,(9):13-15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非遗文化传承与建设。基于实地考察调研,本文阐述常德桃花源非遗独特优势和传承现状,结合新时代“国潮”元素传播优势,做好“非遗+国潮”IP形象、宣传推广、文创设计等工作,提升景区非遗文化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曾有人对国内已经登陆新三板的几十家景区收入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近90%以上的景区,门票收入达到了整体收入80%—90%的比例。由此猜想,游客对古村落文化了解程度与其旅游体验是否相关?通过对兰溪诸葛八卦村一百七十名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借此了解到,古村落文化了解程度与旅游体验确有相关,并根据此结论提出旅游地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全国掀起了古村落旅游热潮,古村落成为旅游开发的重点。寻求古村落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赢之路、探索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成为旅游学术界和业界的共同任务。本文在库(Ko)构建的旅游可持续性评估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展开了古村落旅游可持续性的评估模型及其实证研究。古村落旅游可持续性评估模型包括人文系统和生态系统两大部分,其中人文系统包括社会文化发展、经济发展、古建筑保护状况、社会政策、旅游服务与质量等5个维度,生态系统包括总体环境感知、生态系统质量、环境政策与管理水平等3个维度,总共有32个具体量测指标。利用该模型对世界文化遗产宏村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从整体上看,宏村旅游发展处于潜在可持续状态之中,旅游开发活动并未危及其健康持续发展;②从具体指标的旅游可持续性水平上看,宏村目前绝大多数指标均处于潜在可持续以上状态,仅在社区参与与管理水平、利益分配的公平性两个指标上处于潜在不可持续状态,由于这两个指标不是环境、生态等基础性因子,可以通过调整政策和管理模式来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3.
汪清蓉  李凡 《旅游学刊》2006,21(1):19-24
客观评价古村落的综合价值是正确保护和利用古村落的依据.针对古村落综合价值评价的模糊性,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可以在专家知识和主观经验的基础上,利用具有严密逻辑性的数学方法合理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效结合,从而提高了模糊综合评判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客观性.以佛山三水大旗头古村落为例,对其进行综合价值评价,以此为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山西,古建筑是最多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正是由于山西的古建筑文化,才使得山西成为旅游胜地。据统计,山西共有399所元代之前的古建筑,每一座都可以称得上是我国的瑰宝,值得我们去深度了解我国古代的建筑文化和人文色彩。下面,笔者将会对山西古建筑的古典特色进行分析,还有如何在外国文化盛行的今天,发展好山西的旅游业,使得中国古建筑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丰富,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完善村落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从而改善村域居住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本文以江口县云舍村为研究对象,对其旅游资源进行SWOT分析,并提出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建议对策,最终在村落发展旅游中找到保护与发展间的平衡点,实现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双赢,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地方产业。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城镇化的驱动下,古村落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古村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的途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以广西桂林市莫家村为例,根据对莫家村传统文化的结构和解构,探讨广西桂林莫家村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的途径,以期为其他古村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的途径提供启迪。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古村落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其旅游形象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也是游客选择旅游景点的一个重要因素。黔东南古村落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地理位置偏僻,存在旅游形象宣传不到位、知名度不高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本文选取黔东南部分古村落进行研究,探讨影响黔东南古村落旅游景点宣传与旅游形象设计等相关因素,深入挖掘古村落的旅游资源特色,有助于提升黔东南古村落的旅游形象,甚至提升所在区域的旅游竞争力,扩大当地景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旅游经济中,我们如何对待古村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中国的各大文化旅游节上,古村落都成为一个亮点,相关展位前观者如云。江苏、安徽、山西、云南等省份推出的古村、古镇旅游线路,成为“十一”黄金周的热门线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启动之初,首先做的也是对山西农耕古村——后沟村进行详细而系统的调查。古村落身上汇聚了怎样的文化内涵与经济价值,保护与开发两者又如何达到一个平衡点。对它的高端研究必然会为以后进行保护、开发古代文化遗产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与经验。本刊特请权威专家就此展开论述。五位从事不同的工作,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卓越成就的专家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9.
古村落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观赏,其旅游开发的价值也逐渐增大。但是开发古村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本文对后沟古村的开发价值和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开发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原则: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发古村落;在开发过程中要预先规划,还要边开发边保护;重视文化生态的保护,科学地开发古村落。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的具体承载,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发展,其中,文化建设是引领、是思想保障,并已成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以文化保护传承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共生性发展关系为切入点,以三亚市吉阳区中廖村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中廖村文化传承型美丽乡村建设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展开研究和探索,提出一些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