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中央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应该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应该是调整能源结构、实现可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全面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电力的支撑.而发展水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是建设美丽中国最直接的动力之一,也是国家能源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能源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在推进低碳发展、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方面作用巨大.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必须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坚持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勾画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蓝图.以及“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等重大部署,为进一步推进能源方式转变指明了方向,也对低碳清洁能源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低碳清洁能源是实现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涵.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的重要手段,关键是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而能源革命的方向是逐步构建“多能互补、供需互动、市场主导、宏观调控”的现代化能源体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的能源消费出现急剧增长,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和条件限制,目前农村、农业能源使用结构极不合理,利用效率低,污染物排放不断增大,这对我国生态文明特别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据研究,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能源消耗可下降6.2%。所以在广大城乡实施“电能替代”工作,对我国当前经济结构战略转型和大气污染治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中提出了“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要求,与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十二五”规划纲要表述的“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合理控制能源消货总量”相比,由“变革”到“革命”,从“合理控制”到“控制”,透露出国家能源发展的重大变化。、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十二五”及更长时间看,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严重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如何突破这个瓶颈,不通过“革命”恐怕很难。  相似文献   

8.
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风力资源.具备大规模开发风电的良好条件。发展风电既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客观需要,也是推进能源电力绿色转型、实现我国电力工业安全、经济、绿色、和谐发展的战略选择,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风电“绿色电能劣质电力”的自然属性.  相似文献   

9.
生态绿     
《华北电业》2022,(7):20-21
<正>去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时指出,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生态,是塞罕坝传奇的关键驱动力;绿色,是承德供电事业的靓丽底色。从柴油发电机到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的接入,从裸露导线到绝缘导线的升级,从10千伏变压器到220千伏智慧变电站的建设,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助力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从未停止过。  相似文献   

10.
正"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作为建设生态文明重要内容被写入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除加大节能减排、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等宏观管理要求外,政府工作报告将能耗、排放、环保改造等目标细化。按计划,今年能源消耗强度要降低3.9%以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都要减少2%;淘汰燃煤小锅炉5万台,推进燃煤电厂脱硫改造1500万千瓦、脱硝改造1.3亿千瓦、除尘改造1.8亿千瓦。  相似文献   

11.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义,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产业生态化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路径。山西是典型的能源资源省份,近年来,立足能源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在深化能源革命中不断推动能源产业生态化效率和质量双提升。但是,能源产业生态化仍存在相关配套体系不完善、生态遗留问题较多、新技术赋能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能源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煤炭生态工业园的构建及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生态工业园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学原理规划、设计和建设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是生态工业的聚集场所,并把工业扩展到包括自然、社会的地域性综合体。生态工业园区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系统的耦合,使物质和能量多利用,谋求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有害废弃物向系统外零排放,实现园区在经济、社会生态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煤炭工业一直采取外延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其经济活动为单向式(线性)流程,  相似文献   

13.
<正>新一轮能源变革和转型发展正蓬勃兴起,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行动,推动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发展是我国能源绿色发展的坚定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绿色发展","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和能源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我国电力系统调节灵活性欠缺、电网调度运行方式较为僵化等现实造成了系统难以完全适应新形势要求,大型机组难以发挥节能高效的优势,部分地区出现了较为  相似文献   

14.
正承德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定位的"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和亲自批示的"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塞罕坝精神发源地,习近平总书记称赞塞罕坝机械林场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建设塞罕坝生态能源和谐共赢示范区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能源革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电力是生态能源和谐共赢的中心环节。国网承德供电公司深入贯彻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党委决策部署,坚持系统谋划、安全为本、创新驱动、实干为要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近日在福建考察期间强调。要加强能源、交通等薄弱环节的建设,缓解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的矛盾。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关键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形成有利于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用、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产业格局;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逐步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相似文献   

16.
张燕 《广西电业》2016,(3):12-13
正全国人大代表、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钟建英观点:特高压电网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也是我国为数不多、世界领先、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成果。加快发展特高压电网,是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配置、建设生态文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为我国经济转型指明了方向,我国只有推动从化石能源为主的工业文明向清洁能源利用为主的生态文明转变,建设现代能源体系,才能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转型。一个国家的经济转型定位目标是由当期需要解决的社会发展主要矛盾所决定的。回顾我国社会发展与改革进程,历次时代转型均符合这个规律,使今日的中国成为  相似文献   

18.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资源不足造成的能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约束;能源利用效率低、能耗高、能源严重浪费现象十分严重。能源的紧缺加上能源绝对消耗量的逐步升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呼声也随之越来越高,整个社会对能源管理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19.
能源-经济-环境协同发展是破解资源稀缺难题、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构建能源-经济-环境指标体系,基于黄河流域9省(区)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黄河流域能源、经济与环境三系统的发展状况、协调关系及其关联度。结果表明:①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小幅波动频繁,总体保持较为稳定的发展状态,但区域差异明显;②各省(区)的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耦合度均较高,耦合协调度则普遍偏低,多处于低水平耦合的发展阶段,但整体呈现提升优化趋势;③环境因素与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关联性最强,能源与经济子系统次之。为进一步促进黄河流域能源-经济-环境协同发展,我国需要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内要素流通与汇聚,重视生态文明常态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经济发展、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在能源结构和能源减排技术没有突破性变革的情况下,碳减排的主要压力来自经济发展程度和能源强度.文章以能源强度作为主要影响因素,利用灰色理论模型探讨了区域经济碳减排面临的压力.预测结果表明:到2020年,碳减排压力较小,但受工业比重过高、能源结构单一、能耗波动较大等因素影响,短期及中期区域经济将面临较大的碳减排压力.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多角度的探索更具可操作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