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企业技改投入“八忌”孙曦目前,企业技改投入的成功率从总体上讲还不高,导致一些技改项目非但不能为企业增添任何发展后劲,反而成为企业沉重的包袱。综合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企业技改投入必预防止和克服以下“八忌”一忌攀比式投入。左邻右舍搞投入,我也必须盖厂房...  相似文献   

2.
“凡事有预则立,无预则废”,企业和人一样都需要有一个长远的打算,因此预算管理成为了每个企业战略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意义、现状、问题以及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对策,为以后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信阳磷肥总厂开展基建预决算审计成效显著一、推行“统一管理、集中监督、专业归口、分级把关”的审计管理和监督制度,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必要手段。信阳磷肥总厂内审机构对企业下属各部门的工程预、决算卖行常规送达审计制度,凡不经审计的预、决算,财务部门不予付款...  相似文献   

4.
一、收入性质的预收账款。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发现企业“预收账款”科目余额很大。对应合同、发货等情况,该预收账款应确认为会计收入,当然亦属于纳税收入。企业汇算清缴工作中,由于延迟确认了会计收入,也忽略了该事项的纳税调整,事实上造成了少计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每当一个企业(单位)因为财务人员作出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导致出现财务风险甚至产生经济损失时,多数情况下均是谴责当事人违背职业道德并追求其责任,进而检讨管理制度的漏洞,查缺补漏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很少管理者反思,当初招聘当事人时是否存在选人失察、使用当事人过程中是否存在用人不当,以致酿今日之祸?本文从实务角度出发,分析选人用人和企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的辩证关系,所谓“预则立”,既做到制度之“预”,更做到人之“预”。  相似文献   

6.
滕琳 《新理财》2009,(10):46-48
预算管理是落实企业发展战略的主要手段,没有预算的数量化,战略只是“空中楼阁”。预算管理是管理会计的核心,不“预”则废。  相似文献   

7.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征收所得税有关通知》(国税发〔1995〕153号)第三条规定:“对外商投资的房地产企业预售房地产并取得的预收款,按预计利润率计算预计应纳所得额征收所得税,待收入实现后,再重新按实际计征所得税。”几年来,在针对该项业务的实际检查中发现,由于企业和税务部门对其理解和认识不统一,致使在具体执行工作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企业往往按税务部门要求上缴此部分所得税款项,但只做交税的会计处理,借:“应交税金——所得税”科目,贷:“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在所得税申报表上只…  相似文献   

8.
《云南金融》2012,(6):40-40
针对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管理不规范、可抵押物少等融资瓶预,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加快了业务创新步伐,一改过去零敲碎打、逐户评估的单一贷款模式,通过“一集群一方案、一户一策”的量身订制,集群式服务助力小微介业融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再创历史新高,全行16个州市分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均突破亿元大关。  相似文献   

9.
梅菀 《证券导刊》2014,(10):58-58
招股书须突出重点 媒体报道,IPO政策日前再度微调,内容主要涉及简化招股书、超募设限、预披露等。“投行不急,发行人也急了。”华东一家券商投行部保代说,IPO(首发募股)初审排队企业连续十二周零申报,市场对于IPO新政的微调高度谨慎,谁也不愿当出头鸟。  相似文献   

10.
齐琳 《中国外资》2013,(21):62-62
在政府投融资的项目中,超概(预)算是个老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疑难杂症”,一直以来难以遏制。其主要原因:项目建设单位在筹集和归还建设资金的问题上压力不大,花多少钱、缺多缺少没人负责,造成“项目单位点菜,财政部门买单”问题。因此,许多建设项目单位都希望把建设项目规模做得越大、设施越全、标准越高越好。不顾实际需要和财力的需求,盲目攀比,导致投资规模失控,资金浪费现象严重。政府投融资的“三超”现象愈演愈烈,屡禁不止已成为普遍。特别是超概(预)算现象更为突出,致使概(预)算约束弱化,财政部门难以合理控制投资。为此,就如何科学理财,遏制政府投融资项目超概(预)算的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李晓樵 《会计师》2012,(9):54-55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有效控制集团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资产运营效率及经济效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广泛运用全面预算的理念和方法,并将全面预算作为日常管理的核心,通过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真实反馈各个利益主体的实际投入及其对企业的影响,最终通过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考评,以检查履行情况并实施相应的奖惩措施,从而使企业在既定的公司治理结构内细化治理,提高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唐海县总工会:你会《关于破产企业欠拨的工会经费按第一顺序清偿的请示》收悉。现答复如下:根据《工会法》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建立工会组织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事业单位、机关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交的经费”,企业是作为管理费用摊入成本的。财政部早在〔79〕财基字第38号文中,把企业拨交的工会经费列入“管理费——工资附加费”科目,作为人员经费进行核算的。财政部财预字〔1997〕448号文规定企业拨交的工会经费是列入职工福利费进行核算,也属于人员经费。根据上述规定,企业未破产前给职工发了工资,而未…  相似文献   

13.
一、预售商品房纳税业务的账务处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八条规定:“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或销售不动产采用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按此规定,房地产经营企业期末除按经营收入计算纳税外,还应按预收账款的余额计算纳税。 比如:企业期末结算经营收入600万元,期末预收账款余额100万元。那么企业期末应交的经营税金及附加应为385,000元(按照700万元计算)。这样做有违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因为在计算企业经营利润时,“经营收入”为600万元,而“经营税金及附加”却按700万元计算,两者不相配比。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增设“预提费  相似文献   

14.
顾学锋 《税收征纳》2004,(11):15-15
某企业将2002年末“预提费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79316.42元,结转至2003年使用至年底无余额。该企业2003年没有预提费用,2003年所发生的租金、修理费用等其他费用全部在“预提费用”上年结转余额中列支。在所列支费用中,所属期为2002年12月份的租金、借款利息等相关费用计823.21元,其余78493.21元均为2003年所发生的相关费用(均有合法凭证)。2002年企业自结会计利润一1013.25。2003年该企业盈利,并已按规定申报缴纳了企业所得税。最近税务机关进行纳税检查时,对企业这笔预提费用能否跨年度冲销意见不一。一种意见认为该企业这笔预  相似文献   

15.
朱明  史军 《科学投资》2002,(1):50-51
虽然近期关于民间投资的政策性“利好”消息确实多了起来,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利好”挑剔点儿说,多属于“政策预支”或曰“政策 安抚”,而在一些已实实在在出台的产经政策中,我们看到的仍然是对民间投资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择中国深沪两地上市的制造类企业,分为“*st”和“预增预盈”两组.*st组代表信用评级低,即信贷风险较高类公司;预增预盈组代表信用评级高,即信贷风险较低类公司;选出16个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指标,对这76个公司进行logistic二元分析,获得各个财务指标的参数,建立上市公司信用评级模型;随机挑选制造类企业对模型进行检验,并评定该企业及其信贷风险大小程度.提出中国商业银行建立上市公司信用评级模型的现实选择,从而为银行信贷的审批、发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储蓄管理条例》及财政部(88)财预字52号文件明确规定:“一切国家资金都不准以个人名义银行开户存取,也不得作储蓄存款,……任何储蓄机构不得吸收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存款。”然而,受部分拉储人员的影响及个人利益的驱动,公款私存现象在部分单位还相当普遍。  相似文献   

18.
数据     
《证券导刊》2011,(26):9-9
728家上市公司业绩预喜 14日,三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率先拉开半年报业绩披露大幕,而多家上市公司也在此前开始集中公布业绩预告。截至昨日,970家预告上半年业绩的上市公司中,有四分之三业绩“预喜”。  相似文献   

19.
在调查研究的工作中,只有对“情感与品格”中的“情、诚、神、火”;“意志与本领”中的“学、思、积、促”;“作风与方法”中的“预、重、蹲、实”这“十二要素”,从外延到内涵都真正理解了、把握了、做到了、做好了,这种调查研究才会是成功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若以“短期风险头寸”来衡量房地产开发企业抗短期风险的能力,可以弥补流动比率存在的两大缺点。只是,依然没有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未考虑国内房地产开发企业预收账款较多的事实。当然,财务分析是一种很复杂的事,并非几个数字所能涵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