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结合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地区间经济差距作了定性分析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通过为经济生产提供间接资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吸引生产要素流入三个作用机制,对地区的经济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所处地理位置不同以及政府对地区的政策差异等现实,因此交通基础设施对我国地区间经济差距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深入全面地研究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国各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因素,从而使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0-2019年间的多个指标数据,通过构建不同权重矩阵下的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测度了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公路、铁路)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非常显著,若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会高估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同种类交通基础设施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存在差异,一个地区公路的建设不仅对本地经济发展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益于周边地区的发展;而铁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多地体现在其自身的网络属性,加速地区间的要素流通,使得生产要素主要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  相似文献   

3.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立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并在此基础之上,从立足区域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政策、统筹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体阐述了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4.
1998年以来我国实际出口平均距离在缓慢增长,贸易引力模型中距离对贸易的阻碍作用也呈下降趋势,这一结论与弗里德曼等人关于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降低运输和交易成本进而降低距离对贸易的负面阻碍作用的预测相一致,因此现阶段我国不存在"距离之谜"。文章的研究结论意味着加大中西部地区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中西部地区企业信息化水平,有利于促进该地区外贸出口的增长,进而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个地区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提高新疆人民的生活水平,运用双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对新疆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和减贫效应的作用进行分析,得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和减贫具有促进作用,并据此对新疆“十二五”期间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郭楠 《上海商业》2023,(11):32-34
我国基础设施领域发展处于世界前沿地位。虽然近年来增速下降、边际贡献下降,但基于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后续仍需调整投资总量与结构,重视其在时间与空间纬度上的影响。本文从供需视角出发,特别关注对行业、区域发展的不同作用,旨在揭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成就斐然的背后,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2000年以来,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加快不断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投资与规模的变化对经济效率具有重要影响。货运量对西部地区的GDP有着正向的作用,客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为负。  相似文献   

8.
供给侧改革和稳增长的协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当今政策的重要关注。 文章通过对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进行了全国整体和区域的比较和关联研究,发现技术进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应该发挥东部地区的领军作用;技术效率的区域差异不大,中部技术效率提高具有更好的溢出效应,政策上应该重视改善资源配置和促进产业集聚以提高效率;西部经济增长,是稳增长的关键区域,对中东部有推动作用;供给侧改革和稳增长的协调应主要通过区域政策的不同而实现。  相似文献   

9.
地区间资本流动的分析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瑞  杜跃平 《商场现代化》2005,(35):205-206
资本要素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动力,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重要因素.资本在地区间流动,是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资本、并且通过资本带动其他生产要素的再配置,进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基本形式.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得出我国地区间资本流动、形成与当地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这样一个类似于"贫困的恶性循环"的循环关系,探讨出我国区域间资本流动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以及区域问经济差异变化的影响,并对促进我国地区间资本流动和推动区域问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差异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的大量涌入对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外资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然而,FDI并没有均衡的进入我国各地,地区间FDI规模差异的不断扩大成为区域经济增长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周易江 《商》2012,(6):186+185
基础设施是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条件,合理的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此期间,基础设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搜集了1991年-2011年间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数据,在向量自回归的分析框架下,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考察了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12.
人口集聚和区域不均衡是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我国的人口空间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特征。人口集聚除了具有静态的人口空间分布状态的含义外,还具有动态的人口向特定区域流动迁移的含义。 人口集聚、产业结构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 产业结构在人口集聚促进经济增长中起着中介效应,文章阐述了人口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以及产业结构升级是人口集聚影响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梁媛 《现代商业》2015,(4):136-137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显著的发展中国家。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作了统计分析。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作了统计分析。总结出造成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思维意识、地理区位的影响及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产业结构、地区发展战略、政府政策的作用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是我国经济向外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战略规划。本文以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为例,分析了我国对该港基础设施建设及投资策略,深入探讨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一带一路"的建设及投资方向。汉班托塔港的成功,具有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双重意义。深入研究汉班托塔港的成功模式,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78—2008年的数据研究我国FDI分布不均衡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不仅FDI实际数量差异而且其推动经济增长的效率差异都是导致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假设外商直接投资在各区域间分布不均衡加剧区域经济差异,通过研究FDI在东、中、西三地区的流入规模以及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后得出结论:FDI分布的不平衡是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原因,并据此提出了利用FDI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中小企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微观经济主体角度,对中小企业在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中的作用进行了经验数据分析。本文认为,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中起重要作用,也是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资本,交通基础设施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探索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策略,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且有利于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资本要素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动力,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重要因素。资本在地区间流动,是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资本、并且通过资本带动其他生产要素的再配置,进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基本形式。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得出我国地区间资本流动、形成与当地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这样一个类似于“贫困的恶性循环”的循环关系,探讨出我国区域间资本流动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以及区域间经济差异变化的影响,并对促进我国地区间资本流动和推动区域间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设施薄弱是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表明国家对水利投入问题的高度重视。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广东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经济增长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分析了广东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广东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广东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于琪敏 《现代商业》2011,(21):187+185
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增长都有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基础设施投融资由政府主导,因而其投融资模式以财政投融资主导。文章基于1990-2009年的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促进经济增长的绩效,同时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