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韩永剑 《中国报业》2012,(14):231-232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信息及数据依附于网络而存在,将人们的文化生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的形式和内容,但也充斥着大量不健康文化。本文从网络文化的内涵、基本特征入手,通过探讨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从而探寻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冬 《中国市场》2007,(40):92-9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网络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较大冲击,不少大学生因整日沉迷于网络而出现了网络成瘾症状。本文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因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阐述了大学生网络成瘾进行预防与干预的方法,从而为指导大学生合理、健康地使用网络,提供了较为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在分析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学习效果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基础上,从思想意识、自我控制力、网络学习方法、网络沟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学习效果的策略,期望能够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学习效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自由言说、虚拟世界、读写互动的校园网络文化是当代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中的重要部分。通过解析包括网络教学、网络歌曲、网络聊天、手机短信,网络游戏、也包括博客、QQ的书校园网络文化,分析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心理与行为模式,指导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思想观念正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互联网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机遇和巨大挑战。文章从五个方面入手剖析了网络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如何趋利避害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证青年学生在健康积极的心态中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业。  相似文献   

6.
杨树 《中国市场》2010,(18):105-106
互联网在我国已成为了社会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其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生活中已出现了不少网络侵权问题,严重影响着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通过对网络侵权责任主客体、网络侵权责任归责以及网络侵权责任抗辩事由的分析,探讨网络侵权责任问题,以期规范网络行为,促进互联网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管理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网络作为一种先进的科技传播手段,已在大学生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为大学生交流思想、获取信息、了解世界、开拓视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迅速发展的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和冲击,这也对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文化挑战大学生管理工作1、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意识的形成面临着网络文化的冲击。网络文化是一种超越时空、超越国界的文化,具有开放性、世界性的特点,完全冲破了国界和民族文化的壁垒。其内容的丰富程度和影响的波及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方面具有优势,他们通过网络将西方文化源源不断地渗透到我国,竭力传播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宣扬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企图凭借其网络文化的强势来影响和控制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由于互联网的信息流通的便捷性,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可以畅通无阻的流入我国,冲击着广大青年学生。大学生的人生阅历尚不丰富,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体验不够深刻,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可塑性较大,因而很容易受到相异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这对大学生管理中的思想工作提...  相似文献   

8.
施晓磊  张慧  郑佳 《商场现代化》2009,(25):116-117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网络文化对于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比其他任何文化形式都要大、要深,已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发生了密切联系。网络文化是人类现代文明的划时代成果,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群众文化现象之一。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既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阵地,也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承载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全面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大力推动网络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购物越来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本文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立足于生活方式理论,将大学生按生活方式的不同分类,研究不同生活方式类型的大学生对网络购物行为的影响。借助生活方式量表创建调查问卷,对收集到的样本进行数据分析,通过结构方程对大学生生活方式与购买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生活方式各因子与购买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网络商家进行产品和市场定位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受到网络的巨大影响。通过调查发现,性别和年级对大学生网络消费影响较大,而户籍和专业影响较小。大学生网络消费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资助,生活费越高网络消费越多。大学生网络消费以生活娱乐为主,对消费认知存在一定偏差。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消费观。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环境下多元文化的产生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而多元文化集中体现的重要平台之一便是互联网。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互联网密不可分,冷静思考如何通过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引导,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校园网络的高速发展和迅速普及,手机网络生活成为大学生的校园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移动互联网消费在大学校园日益盛行。本文以中国农业大学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和网络问卷调查形式对大学校园手机网购现状展开调研,根据可靠的一手材料分析其特点。调查表明,大学生对移动互联网消费的认可度较高,对商品的期望值较高,对手机网购确认程度不一,总体满意度有待提高。调查还发现,大学生的性别和学历对校园移动互联网消费存在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发展,互联网逐渐渗透到生产和生活中,网络消费表现出强大的活力。网络消费已成为最普遍的消费模式,并逐渐成为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网络的方便性和多样性更能吸引大学生,大学生更能接受新事物,后者成为网络消费的主要力量。但由于大学生价值观仍在形成阶段,很难区分良莠不齐信息。因此,要重视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消费问题,帮助大学生对网络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文章将对大学生网络消费问题进行概括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施晓磊  张慧  郑佳 《商业科技》2009,(25):116-117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网络文化对于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比其他任何文化形式都要大、要深,已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发生了密切联系。网络文化是人类现代文明的划时代成果,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群众文化现象之一。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既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阵地,也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承载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全面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大力推动网络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  相似文献   

15.
在网络迅速发展以及互联网迅速普及的今日,互联网的使用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网络的使用对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网络消费成为其互联网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超前网贷消费、求异消费偏好以及相对单一的收入来源,使得大学生的网络消费具有相当独特的特征。而乐观的收入预期又在网贷如此便利的今天滋生了种种问题。此次,笔者以山东省烟台地区大学生为例对网络消费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刘鹏 《北方经贸》2013,(3):175+177
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海量的科研信息和方便快捷的网络生活,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网络在为大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违反法律和道德的严重问题,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立足于当前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现状,分析产生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主观和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模式,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网络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并对网络环境下青年社会化的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对大学生产生着十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立足对在校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对大学生的上网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网络观。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模式,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网络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并对网络环境下青年社会化的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了互联网在如何吸引青年大学生的基础上指出了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负面影响,进而从思想教育的针对性,高校网络文化德育功能及互联网下大学生个性理想等方面着重阐明了如何加强互联网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