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信息服务旨在为金融用户提供财经资讯、金融数据等各式金融信息服务产品,为其掌握市场动态、规避金融风险,具有跨领域的复杂性。虽然我国金融信息服务行业发展迅速,但其起步晚,规模小,与国际领先的金融信息服务行业巨头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金融信息服务商独立性差,与媒体深度合作的效果欠佳以及国际化服务水平低等。因此,要打造本土具有优势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需要镜鉴国际经验,创新金融信息服务的发展领域;坚持金融科技赋能行业创新以及全面优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强对金融信息服务的监管,破解金融业信息不对称难题,促进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升我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2.
<正>信息技术的革新催生了数字金融,同时也加剧了个人金融信息危机。由于个人金融信息自身的多元复杂性、相关立法的碎片化、监管权分散等多方面原因,实践中我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存在信息泄漏面大、信息不对称加剧和传统保护模式失灵等诸多问题。在数字金融背景下,应遵循金融信息保护优位原则,从建立个人金融信息法律保护体系、加强行业监管和提升金融消费者金融素养等领域着力,实现个人金融信息的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3.
个人金融信息是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积累的重要基础数据,也是涉及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的重要内容。如何收集、使用、对外提供个人金融信息,既涉及金融机构业务的正常开展,也涉及客户信息、个人隐私的保护。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广泛应用,个人金融信息呈爆发式增长,海量汇聚,一方面通过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以及分析。  相似文献   

4.
个人金融信息安全是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内容,但我国在个人信息特别是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方面,尚无专门的法律规定,相关保护工作也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银行法为切入点,对个人金融信息的法律保护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完善我国个人金融信息法律保护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女士刚从境外旅游回来,就接到了某银行建议其换卡的电话。原来,张女士在境外使用了该银行的信用卡,其用卡地点在信用卡欺诈风险高发地区,张女士信用卡所载信息很可能已被不法侧录,于是银行及时作出了换卡提示。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关乎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上例中的银行及时跟踪持卡人境外用卡记录并提示持卡人换卡,保护了持卡人的金融信息和财产安全。本文将着眼于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机制,通过分析个人金融信息的涵义,梳理我国相关立法情况,并与欧美对金融隐私权的保护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完善我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金融业信息和大数据技术的更广泛应用,个人金融信息所蕴含的经济价值凸显,少数市场主体在经济利益驱使下采取不正当方式获取并使用他人金融信息,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本文总结了我国当前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方面的不足,对国外可资借鉴的经验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一、我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工作的不足1.基础立法缺失目前我国适用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民事法律主要是《民法通则》以及《刑法修正案(七)》中  相似文献   

7.
随着金融发展的深化,金融行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明显。作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方面——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金融信息与金融隐私有着密切的关系,金融信息的范围决定了个人信息权利的界限。个人金融信息在金融体系中流动的方向塑造了不同的法律关系。当前我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立法尚不完善,个人信息权利受侵犯现象较为突出。域外发达国家关于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实践做法,提供了很多的经验和启示。构建我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体系,必须从完善立法、加强金融监管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智慧金融"作为以金融云计算为技术基础的智能化应用体系已在金融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智慧金融"对于共享异地分布的金融信息资源、降低信息获取成本起到了很大作用。本文针对农村金融服务领域中广大农户信息获取方面处于被动地位、信息来源单调、不能时时更新、可解释性差等问题,从农村金融信息服务需求出发,分析了基于"金融云计算"的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的总体结构和资源管理内容,提出了构建金融云平台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9.
金融隐私权是基于保护个人金融信息而产生的隐私权。强化对金融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是国际立法趋势之一。但目前我国法律对金融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尚处于起步阶段,仍有诸多不完善之处,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金融信息等常常遭到泄露,隐私权容易受到侵害。本文通过对美国、瑞士、日本、韩国、新加坡、欧盟等国家的立法进行比较研究,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提出完善金融消费者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金融信息安全需进一步加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我国金融信息化已进入了体系化信息安全管理的阶段,亟待建立一套金融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本文对要进一步加强金融信息的保密工作,建立和完善金融信息标准化体系;构筑金融信息安全的服务后盾和培养金融信息化专业人才等问题分别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金融信息工作□郑希元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人民银行的金融信息工作越来越重要,如何做好信息工作,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是人民银行履行中央银行职能的重要工作之一。本人结合工作实际就此谈点看法。一、做好金融信息工作要明确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发生金融机构泄露客户个人信息的事件,使金融消费者遭受损失的风险加大,导致金融消费者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度下降。产业革命的驱动及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影响,金融机构间的业务竞争逐渐向科技实力竞争转变,使保护个人金融信息的重要性越加凸显。本文针对我国个人金融信息安全保护工作现存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在我国从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迈进的背景下,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愈发重要。当前,我国金融信息服务市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海外发达市场有一定差距,未来需要政府和市场主体共同发力。金融信息服务行业重要性进一步提升2023年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此背景下,与金融行业紧密相关的金融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也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4.
随着金融科技和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在金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断带来新的挑战.技术驱动下,金融机构收集和积累的个人金融信息日渐增多,这些信息一旦泄露,会侵害消费者权益、影响金融机构运营,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文章对个人金融信息分类进行了简要概述,同时结合国外个人金...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全国治理整顿工作的不断深入,金融信息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做好金融信息工作,为领导科学决策服务。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的经济活动,会通过金  相似文献   

16.
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及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金融领域带来了更多机遇和挑战。金融科技虽然给金融行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但是各种风险也随之显现出来,特别是2013年以来,以互联网支付、P2P网络信贷、众筹融资、机构内部个人信息泄露等侵害消费者权益事件频发,使得消费者个人金融信息保护问题日益凸显,其中欠发达地区因为对新技术方面的认识欠缺和管理不到位等原因,成为金融科技风险的最大隐患点。针对这种状况,从维护国家金融稳定,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出发,呼伦贝尔市中心支行对呼伦贝尔市地区535家金融机构开展调查研究,并整理出本地区金融机构在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方面的存在问题,并结合国内外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方面成果,探索欠发达地区在金融科技不断发展背景下如何有效实现对个人金融信息保护。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保护公民个人金融信息的重要性及具体制度路径已经为全社会所关注.本文从天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办理日常业务过程中对个人客户金融信息保护的现状出发,分析当前我国在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漏洞,研究探讨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金融消费者保护局(以下简称CFPB)采取了多项教育措施来推动金融扫盲战略。这些措施致力于为金融消费者在他们经济生活的重要时刻提供可行的金融信息和金融工具,同时帮助金融消费者认识了解金融市场,进行高效的理财活动。  相似文献   

19.
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及人们金融观念的转变,商业银行作为经济社会各行业的金融中介机构,其促生出的金融信息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聚焦点之一。毋庸讳言,金融信息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企业需要及时掌握各方面的金融信息,经过综合的分析,做出科学的判断,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但是,金融信息的来源却是有限的,所以处于特殊市场地位的商业银行有必要、有能力为企业提供更加广泛、有效的金融信息咨询服务。在新形势下,增强信息咨询服务意识,提高捕捉金融信息能力,也是创造商业银行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信息化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介绍了智慧金融和金融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支付宝快捷支付和阿里云计算的案例分析,介绍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如何利用云计算技术进行电子支付服务模式创新。针对云计算服务的数据即服务(DaaS),初步提出了金融数据资源的五层次模型以及对应的金融信息服务模式,并对上海发展金融数据信息服务产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