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三、实行劳动、人事、工资制度改革电力企业长期以来实行的用工、用人、分配三大制度是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而逐步形成的,虽经过10多年的改革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机构臃肿、人员多、效率低仍然是企业提高"双效"的关键问题。要想企业摆脱困境,必须以劳动、人事、工资三项制度配套改革(简称"三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带动企业内部改革的全面深化,形成一个以竞争机制为主要标志的良好内部机制,使企业走向  相似文献   

2.
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定岗定编作为三项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国有企业实行契约化管理的重要一环,是对全员绩效改革的深化,有利于进一步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定岗定编让发展目标更好落地。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时代,深化国企人事、分配、劳动三项制度(以下简称"三项制度")改革已经成为当前国企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举措,也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抓手.推动新电力百色网区"三项制度"改革,有利于加快广西电网企业改革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
企业劳动、人事、工资三项制度的改革是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的重要内容.它的出台是对传统的领导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冲击和挑战,同时涉及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一、企业劳动、人事、工资三项制度改革是职工心态的反映社会主义企业的改革不是少数领导者的改革,也不是一部分的改革,而是以整个工人和全体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改革,改革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情,只有全心全意  相似文献   

5.
政策要闻     
深化国企制度改革 三部委出台新政策 据4月16日北京消息,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深化国企三项制度改革。要求取消企业行政级别;生产经营严重困难和濒临破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以企业内部人事、用工、分配为突破口的“三项制度”改革进入实质阶段的形势下,如何正确处理严格管理与主人翁地位的关系,对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推动改革韵顺利进行,提高企业整体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搞活企业,及时转换经营机制,淄博市建筑工程公司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本着“三个有利于”的原则,结合企业实际,在改革开放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深化人事、劳动和分配三项制度改革。自去年年底,淄建公司发扬不等不靠的精神,在全省建工系统率先进行了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改革。1.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公司一改往日干部升迁去留论资排辈和感情疏密定调的老一套,积极引进竞争机制,以定编定员工作为基础,坚持因事设人和“公开、平等、民主”的竞争原则,进行了管理干部竞争上岗工作。通过岗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将市场化因素注入国有企业,成为国有企业深化内部改革的主要方向.2001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正式把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以下简称"三项制度改革"),作为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9.
深化企业改革,是党的十五大会议要求贯彻的一项内容,围绕人事、劳动和工资分配,来宾县供电企业实施了三项制度改革,通过改革使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改革既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又提高了企业效益.以往那种吃企业"大锅饭",端企业"铁饭碗"的现象不再存在.本文就如何抓好三项制度改革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深化企业改革,是党的十五大会议要求贯彻的一项内容,围绕人事。劳动和工资分配,来宾县供电企业实施了三项制度改革,通过改革使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改革既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又提高了企业效益。以往那种吃企业“大锅饭”,端企业“铁饭碗”的现象不再存在。本文就如何抓好三项制度改革谈一些粗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中铁十四局集团公司深化劳动、用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加强项目管理,在企业内部建立人才、劳务、物资、设备、资金等“五大市场”,引进市场机制,推行企业直管项目部,项目部直管劳务层的“两直管理”模式,向传统的施工组织方式和基层组织结构提出挑战,改革利斧砍向根深蒂固的落后观念和传统体制。在江苏溧阳、泗阳、淮安三个工程项目开展了撤消工程队建制、组建专业化工班的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日前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深化国企三项制度改革。要求取消企业行政级别;生产经营严重困难和濒临破产企业,可依法经济性裁员;专业人员可实行关键技术折价入股和股份奖励、股权分配和激励形式等。国有企业不再套用国家机关的行政级别,管理人员不再享有国家机关干部的行政级别待遇。打破传统的“干部”和“工人”之间的界限,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调整企业组织机构,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管理人员竞聘上岗。规范劳动合同制度方面,企业职工…  相似文献   

13.
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如何模拟现代企业制度,加速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配套改革:(1)机构体制改革;(2)建立企业内部市场机制,实行“投入产出”总承包;(3)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医疗、住房、养老保险等六项制度改革;(4)组建现代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14.
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关键在于深化改革.那么,在深化企业改革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笔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与同志们商榷.一、改革越深入,越要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使我们国家、企业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广大职工对此是真心实意拥护的,这是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的一个十分有利条件.但是,目前推进的劳动、人事和工资等项制度的改革,是一个深层次的改革,也是综合配套改革,任务极其艰巨.这几项改革的实质,是解决企业与职工的关系问题,涉及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职工关心的程度超过以往的改革,从中暴露出来的思想问题自然也是多的.同时,目前企业外部环境不理想,不少企业经济效益不好,困难很多,这些都是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的不利条件.因此,在深化  相似文献   

15.
当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电力市场的逐步开放,各电力公司将在其它区域相互渗透,公司重组和兼并在所难免,而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已与当前社会发展和电力体制不相适应,六大顽疾制约着电力企业生存与发展。我国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90年代初通过劳动、人事、工资制度配套改革(简称“三项制度改革”),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干部聘任制,逐步打破干部终身制,建立能上能下的制度;改革现行等级工资制度,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度和更加灵活的计件工资、定额工资、浮动工资等内部分配形式,…  相似文献   

16.
开创运行管理模式创新先河靖电的管理创新最早可以追溯到1993年5月。当时靖电在甘肃电力系统率先进行了劳动、人事和工资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在定机构、定岗位、定职责、定员的基础上,按照公开、平等、竞争的原则,推行以竞争上岗为核心的优化组合和岗位动态管理制度,形成了以岗位技能工资为主的收入分配形式,建立了员工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三项制度改革打破了企业多年来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使靖电初步尝到了管理创新的成果以及给员工带来的实惠,更加激发了靖电领导层加快管理创新步伐的决心。1997年,靖电制订了以“规划…  相似文献   

17.
广电集团广州供电分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公司)在保证员工队伍稳定和企业生产经营稳定的前提下,进行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激励了员工的进取心,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三项制度改革触及电力体制的深层次问题,关系员工的切身利益,必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获得群众发自内心的赞同,才能确保改革达到预期目的。为此,广州公司充分利用职工大会、支部生活、班组学习、个别交谈和内部报纸、墙报、专栏等方式,广泛进行宣传发动,引导大家认识三项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了解三项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增强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和…  相似文献   

18.
3月12日,广西马山县供电公司执行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工作圆满结束,共有25名农村专职电工获聘到公司的管理岗位,成为这次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9.
九、改善人事劳动管理,改进分配和培训制度,提高职工素质人事劳动管理要加强企业内部立法,建立健全矿行政管理制度,包括机构编制、职责范围、岗位责任制、干部任职标准、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等。要合理确定机构定员,做到精简高效。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干部政策,注意从有一定文化的优秀工人中选拔培养基层管理干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煤经会于今年3月25~26日在北京召开了深化人事、劳动和工资制度改革座谈会。会上中煤总公司干部局和劳资局的领导对近几年改革进展情况、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政策措施和要求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与会同志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讨论,提出了意见和建议。1.中煤总公司提出从调动人的积极性入手,以劳动用工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三项改革为突破口,转变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是完全正确的。目前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着因人设事、有岗无责、机构臃肿重叠、人浮于事、扯皮推诿等现象,严重制约着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通过三项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解决这些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