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在对目前各种赞成与不赞成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理由归纳剖析的基础上,就宁波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必要性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为先导,构建和谐交通体系的思路。同时,对城市轨道交通的配套方案快速公交系统进行必要论述。  相似文献   

2.
《现代经济》2014,(8):30-3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为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状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逐渐开始走向快速发展阶段,虽然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安全、环保等优点,但是在建设中不可忽视地会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在建设和运营中需要作出一定的保护措施,本文主要分析环境保护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影响和作用,希望能为相关人员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3.
上海轨道交通投资建设模式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上海的轨道交通系统为适应大规模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的需要,市政府对原有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体制和投融资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力求改变依赖政府筹集资金,建设、运营的无竞争状况,做到降低成本,加快建设,规范运营,强化监管.  相似文献   

4.
共线运营可分为支线形式和非支线形式两种类型。作为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模式,共线运营可以在有限的路线长度上大幅增加运营总里程,提高城轨输送效率。在规划运营方案,确定采用哪种运营模式时,应考虑城市轨道建设的实际和可以具备的条件。广州地铁4、5、8号线和北京地铁2、13号线的共线运营线路可作相应的改进。  相似文献   

5.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基本特点和网络的定义及特征,归纳分析了轨道交通沿线物业的互通性、功能一体性、外部经济性和网络依赖性4个主要特征,并以重庆轨道交通线网为例进行了图示说明,为轨道交通沿线物业开发及运营模式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及票务处理”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经过实践考察发现学生的实践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文章基于模块化教学在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及票务处理—课程教学中的探索实践,提出了“实践—理论—再实践”的三环节“探学思练战评拓”的七步骤教学法,这种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能力目标达标欠佳的问题,在教学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可以为相关任课教师和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机电设备采购供应管理工作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投资、质量以及进度。因此,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机电设备采购供应全过程实施动态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我们针对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机电设备采购合同执行的特点和要求,开发了《机电设备采购供应管理信息系统》(EPMIS)。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轨道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运用到许多施工技术,其中小半径曲线组合道岔轨道施工技术是轨道建设中新研究出来的一种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轨道必须按照铁道标准设计中的相关规定进行绕避障碍物进行铺设,但由于其中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使得小半径曲线组合道施工技术成为了铁轨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9.
开发新型活页式教材是职业院校落实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三教”改革,进行课程开发、教材建设的重要任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知行合一、注重行动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思路;内容新、形式新、结构关联性新是新型活页式教材的特点;教材内容兼顾通专融合、理实一体、动态更新是新型活页式教材的教育价值。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城市轨道交通站务实用英语》新型活页式教材开发为例,力争为当下职业学校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探究一种更为规范合理、更易推广的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简要阐述"慕课"的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究"慕课"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在我校《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举措,以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课程应用能力,最终培养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的城市轨道运营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1.
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和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是两大资源共建共享联盟,这两大平台有共性,但更多的是各有特点。从它们的首页设计、资源建设、检索与全文获取方式、特色资源库建设等多方面入手,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之处后:以期为用户获取全文文献提供益处。  相似文献   

12.
基于宁波铁路南站改建工程既有线施工的特点,提出了既有线钢结构雨棚张弦梁单侧分级跳拉施工方法,优化了单侧张拉施工方案,通过有限元分析、现场监测张弦粱变形和拉索振动频率等手段,解决了撑杆下节点构造优化设计、屋面找形、撑杆偏位等关键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益。  相似文献   

13.
物流业在宁波城市发展中处于突出地位,这主要是由于政策推动、宁波战略地位提升以及宁波网络化城市模式等原因而导致.历史原因一是地理环境决定;二是宁波历史上建城城址选择以物流通道为凭依影响;三是“市舶司”海关制度设立保证;四是利益诱导驱动许多人从事物流业形成传统.分析物流业在宁波社会经济中的突出地位,意义在于是明确物流业是宁波特色产业、主导产业,打造物流名城,进一步明确“以港兴市”“以市促港”以及“港桥海”联动仍然是宁波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定量分析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的履责情况及行为有效性,形成对地方政府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方法/过程从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2006—2016年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宁波市地方政府环境责任进行具体评价。结果/结论分析表明:总体上看,宁波市地方政府环境责任评价得分持续增加。资源能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等三方面的指标均呈稳定上升态势,但在不同年份存在一定的差异; 不同维度指标得分存在差异。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维度的得分较高,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度的得分次之,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维度得分位居第三。进一步与杭州、台州比较发现,宁波市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在政府环境责任评价中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基于上述结论,从严守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加强城镇绿化建设及提高绿色防控面积覆盖率等方面提出了环境保护和控制污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吸收现有金融中心评价指标体系优点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水平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以上海为参照系,对杭州和宁渡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水平进行了实证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了促进两市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土地、原材料、能源等资源约束和节能减排的压力不断加大,宁波作为沿海地区原有的发展优势,逐步弱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已经迫在眉睫。文化创意产业因其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整合性及其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要门类之一,成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宁波文化创意产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成长中的烦恼"。因此,要通过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顶层设计;深入挖掘宁波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培育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主体的作用,加快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配套体系建设;依托现有制造产业,打造宁波文化创意产业链;紧跟时代发展变化,加强科技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等措施,进一步推进宁波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过程中城乡发展差距的出现有一定的必然性,但过大的城乡差距如果长期存在也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差距大小的监测分析.本文专题探讨了开展城乡发展差距统计监测的意义、城乡发展差距统计监测体系基本框架的构建、以及实施城乡发展差距统计监测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消除城乡二元格局,实现城乡一体化是目前我国社会亟待解决而又颇为棘手的重大课题。宁波市鄞州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坚持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城乡联动、软硬配套的村庄整治建设,新农村建设走在了全省甚至全国的前列,但也面临一些如新社区基层组织不健全、农民身份转变困难、管理模式选择等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改革、完善基层组织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生产力的发展促成了湖南城市的产生及早期城市空间分布体系的形成。湖南地区古代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呈现出沿江河分布的特点;近代铁路公路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原有的空间分布规律;目前的区域开发政策和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正在影响其既定的空间分布。针对其现状特征,积极推进以交通网络为载体的城市体系空间结构一体化布局,拟用“一二三四五六”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城市化经过围绕工业化建设生产型城市(1949--1978年)j城市体制改革拉动(1979—1990年)、城市外部扩张和内部重组加速(1991--1999年)3个阶段后,进入城乡统筹发展阶段。当前,我国城市化主要存在失地农民、生态环境、资源和城市发展均衡4个重大问题;未来城市化的新布局主要体现在深度城市化、低碳生态城市、组团城市群以及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等方面。微观上要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劳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制度性障碍,改革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中观上要解决好资源环境问题,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宏观上要统筹城乡发展,以大带小,构建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机制,促进城市群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