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黄哲 《广东财政》2001,(10):48-49
改革开放带来了我国经济的空前繁荣,也使我国城乡居民享受到这种繁荣。然而,在收入普遍增长的基础上,我国人民并没有平等地享受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繁荣。很多研究报告都指出,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收入分配越来越 不平等,成为一个日益引起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收入差距呈加速扩大的态势,这不仅表现在城镇居民之间,也突出地表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的扩大。  相似文献   

2.
调查结果显示:379份有效问卷中。有33人年收入为1万元以下。67人年收入为1~2万元,55人收入为2~3万元。46人收入为3~4万元,45人收入为4~5万元。33人收入为5~6万元,28人收入为6~7万元,19人收入为7~8万元,11人收入为8~9万元,17人收入为9~10万元。25人收入为10万元以上。(见图1)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国家,收入分配差距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有着不同的表现,并不必然表现为正相关。在我国,金融市场不完善导致了各收入阶层同时存在着强制性储蓄行为,进而使得收入分配差距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控制适度储蓄规模并提高储蓄资源的使用效率,就要从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和促进金融市场创新这两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陈波  许多奇 《湖北财税》2003,(11):25-26
电子商务的出现,在给国际商贸带来无限商机的同时,也给国际税收管辖权带来巨大挑战.尤其是收入来源地管辖权中长设机构的认定出现困难。美国从保护本国利益出发,提出收入来源地管辖权让位于居民管辖权的主张。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应坚持收入来源地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并重的原则.并加强电子商务环境下如何坚持这一原则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5.
随着宏观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民收入总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我国收入分配不均的现状也日益明显.收入分配情况,要受到国家宏观收入分配政策的影响,以及国民经济发展规律的制约.我国收入分配不均的现状,总体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收入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之间分配不均,二是收入在各群体中的差距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6.
如果引用美国的居民房价收入比进行参考的话,中国高达13倍的房价收入比至少可以让中国发生一百次比当前美国更加严重的金融危机。因为,发生次级贷危机的美国房价收入比只有6倍。  相似文献   

7.
易言 《中国信用卡》2006,(8S):73-74
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信用卡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信用卡代表了时尚,给人以自信,特别是在注重诚信的今天,信用卡带给人们更多的是一种全新的消费理念。但是,有时“时尚”往往会与“危险”并存,要用活信用卡也不要太“潇洒”。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我国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开始扩大.成为收入分配领域最突出的变化。本文通过概述我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并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改革户籍制度,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坚持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等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国际税收问题和各个国家的税收管辖权的确立密切相关。当前国际税收管辖权原则主要有属地主义原则和属人主义原则两种,由此产生了国家税收的收入来源地管辖权、居民管辖权和公民管辖权等。多种管辖权的同时使用不符合国际税收的经济效益和公平,实行单一的收入来源地管辖权有利于国际经济交往,有利于国际经济的公平竞争,实行单一的收入来源地管辖权制度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居民金融资产存量结构是流量结构的累积,而流量结构受制于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产品的供给以及居民的收入增长预期和偏好选择的变化,居民在收入水平较低、可供选择的金融资产较少时,偏好流动性的选择动机使其金融资产存量出现以现金和储蓄存款为主的单一型结构。当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金融证券市场发展以后,收益性偏好选择促使金融资产结构多元化,但由于收入增长预期波动,导致居民的各种金融资产出现规律性变动,未来几年,我国居民现金、储蓄存款资产比重将继续下降,证券资产,外币资产比重上升,保险资产比重上升空间最大,证券资产中股票比重将超过国债比重,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增长存在“Easterlin悖论”。如何破解悖论,是当下学术研究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利用中国家庭综合调查数据,在Ordered Probit和OLS模型构建的基础上,阐述了收入差距、社会保障与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提升之间相互影响的机理及机制。结果表明:收入差距与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之间呈“倒U型”关系;社会保障在提升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方面表现突出。通过机理分析可知,收入差距过大形成的不公平感降低了幸福感和获得感,而社会保障既能通过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与健康水平来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也能够通过提高公平感来缓解收入差距给幸福感和获得感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维护收入分配的公平性,降低居民对社会风险的担忧程度,提升防范与应对风险的能力是提高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内需不足、尤其是居民消费率偏低且持续下降的问题凸显,消费率和投资率的长期结构性失衡使得广大居民的生活水平不能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同步提高。本文从收入增长相对滞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的原因,并提出通过调整政府收支的规模和结构,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改善消费结构等措施提振居民消费率。  相似文献   

13.
关注我国居民金融资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居民财富已积累到一定水平,居民金融资产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人们关注老百姓的家底到底有多少;其次,从经济分析的角度看,居民资产问题对消费、收入分配、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是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我国目前对居民金融资产问题无论是在统计上,还是在研究上都做得很不够,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高端收入居民呈快速扩大的趋势。同时,这部分高收入者对高端保险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高端收入居民呈快速扩大的趋势。同时,这部分高收入者对高端保险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6.
吴艳 《西安金融》2007,(12):37-38
本文首先提出了影响我国储蓄增长的三个因素,即租金效应、实际存款利率和居民收入,接着针对我国储蓄的利率与收入效应进行了检验,得出居民收入增长对我国储蓄的影响作用明显,而利率效应始终处于不显著的地位。针对检验结果.提出扩大居民消费倾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及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快速增长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梅芹 《海南金融》2006,(12):16-18,6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本文从居民收入、心理预期、收入分配、投资渠道和消费行为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快速增长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有效分流我国巨额居民储蓄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世界银行2013年世界发展指标数据(WDI),以收入为标准选取28个国家为样本,以人均GDP、城镇人口比重和预期寿命为指标并加入时间趋势构建面板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和固定效应等计量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城镇化与居民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OECD高收入国家有用更高的城镇化率和更长的预期寿命,而低收入国家城镇化率和预期寿命表现最差,三个指标按收入组别从高到低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人均GDP、城镇化率和时间趋势对于预期寿命的影响均显著,经济社会发展对预期寿命的影响十分明显;从不同收入国家看,总体来说,人均GDP和城镇化对于健康的影响随着国家收入的提高逐渐递减。  相似文献   

19.
陈思  温涛 《西南金融》2011,(8):22-26
新形势下,为拉动经济内生增长,启动内需成为促进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设消费模型,运用1978~2009年的实际数据,对中国居民消费率、人均收入、城乡收入差距以及消费刚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城乡收入差距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上对居民消费率增长都具有显著的负效应,收入差距的扩大会阻碍居民消费率的提高,而消费刚性对居民消费率则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收入对居民消费率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长期上,短期收入的增加并不能使之提高。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如何改善收入、消费刚性以及城乡差距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世界银行2013年世界发展指标数据(WDI),以收入为标准选取28个国家为样本,以人均GDP、城镇人口比重和预期寿命为指标并加入时间趋势构建面板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和固定效应等计量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城镇化与居民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OECD高收入国家有用更高的城镇化率和更长的预期寿命,而低收入国家城镇化率和预期寿命表现最差,三个指标按收入组别从高到低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人均GDP、城镇化率和时间趋势对于预期寿命的影响均显著,经济社会发展对预期寿命的影响十分明显;从不同收入国家看,总体来说,人均GDP和城镇化对于健康的影响随着国家收入的提高逐渐递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