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文化、文明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与发展 ,是决定和影响人类活动的长期的基本因素。 2 0世纪是意识形态的世纪。在冷战时期 ,由于以意识形态、国家安全为核心的东西方对抗 ,文明、文化的力量和影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冷战结束后 ,又有人提出“文明冲突论” ,认为现在和今后的世界大的矛盾主要是文化、文明间的冲突。“9·11”事件使更多的人对此进行深入思考。纵观人类发展史 ,文明、文化确实是决定人类命运的基本因素或力量之一 ,并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但是 ,各种文明、文化之间并不是敌对、对立的 ,文明、文化本身并不注定是冲突的。  相似文献   

2.
文化、文明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及国际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文明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与发展 ,是决定和影响人类活动的长期的基本因素。 2 0世纪是意识形态的世纪。在冷战时期 ,由于以意识形态、国家安全为核心的东西方对抗 ,文明、文化的力量和影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冷战结束后 ,又有人提出“文明冲突论” ,认为现在和今后的世界大的矛盾主要是文化、文明间的冲突。“9·11”事件使更多的人对此进行深入思考。纵观人类发展史 ,文明、文化确实是决定人类命运的基本因素或力量之一 ,并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但是 ,各种文明、文化之间并不是敌对、对立的 ,文明、文化本身并不注定是冲突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冷战结束后的世界经济格局变化。按照作者的观点,冷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因素日益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主导力量,经济、科技和综合田径的竞争成为最激烈的竞争,因此,不仅南北的竞争和矛盾加剧,而且北方和南方内部的竞争和矛盾也加剧。  相似文献   

4.
<正> 海湾战争是后冷战时代第一次爆发的具有世界性的地区冲突。这场战争既是新旧格局交替、力量对比失衡、矛盾焦点转移的结果,同时又是促使新格局的特征更加清晰、潜在因素逐渐显现、21世纪全球性结构调整加速到来的起点。本文试图从海湾战争后中东地区力量均势的变化、世界政治诸因素的重新组合,以及世界经济趋势三个方面,来探讨从冷战时期向后冷战时期转变的世界格局。  相似文献   

5.
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国际政治和经济旧秩序的存在,各国在经济合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矛盾和斗争。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合作,尤其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经济合作,正是在这种矛盾和斗争中实现的。冷战结束以后,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因素上升,经济实力已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首要因素。国家安全除了军事安全以外,经济安全已成为最主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应是:具有中华民族精神和神韵,广泛吸收不同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在后冷战世界中,通过文明的冲突和融合,不断实现自身充实和发展的一种新文化。主要理论依据是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理论。这一理论对于分析后冷战时期在文明的冲突与融合的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奇琦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4):67-87,156,157
目前西方主流的世界秩序观主要包括霸权秩序论、均势秩序论、世界体系论、文明冲突论、民主和平论五种。这五种理论都属于基于人性恶假设的冲突秩序观。冷战结束后的权力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社会网络化、世界风险化等诸多趋势对冲突秩序观形成了挑战。在此背景之下,基于中国传统的和谐秩序观的意义便凸显出来。和谐秩序观以人性向善为假设基础,力图发现和弘扬人性中道德的成分。在和谐秩序观之下,世界秩序表现为一种多行为体共存的和谐状态,主体间关系是朋友关系,而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形式主要表现为互助与礼遇。西方一些前沿的理论进展如建构主义、女性主义、全球治理理论、国际道德研究等与和谐秩序观的逻辑基本契合。同时,和谐秩序观的优势则体现在其与"整合性秩序"背景的逻辑一致及其强适用性等特征上。全球共治是建立在和谐秩序观基础上的一种调和性理念,其基本逻辑是"弱冲突逻辑+强和谐逻辑",基本框架是构建全球性的权威协调,国家间关系结构强调从利益关系向朋友关系转变,对待异见的方式是求同存异,互动形式则是多主体协商民主。  相似文献   

8.
目前西方主流的世界秩序观主要包括霸权秩序论、均势秩序论、世界体系论、文明冲突论、民主和平论五种。这五种理论都属于基于人性恶假设的冲突秩序观。冷战结束后的权力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社会网络化、世界风险化等诸多趋势对冲突秩序观形成了挑战。在此背景之下,基于中国传统的和谐秩序观的意义便凸显出来。和谐秩序观以人性向善为假设基础,力图发现和弘扬人性中道德的成分。在和谐秩序观之下,世界秩序表现为一种多行为体共存的和谐状态,主体间关系是朋友关系,而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形式主要表现为互助与礼遇。西方一些前沿的理论进展如建构主义、女性主义、全球治理理论、国际道德研究等与和谐秩序观的逻辑基本契合。同时,和谐秩序观的优势则体现在其与"整合性秩序"背景的逻辑一致及其强适用性等特征上。全球共治是建立在和谐秩序观基础上的一种调和性理念,其基本逻辑是"弱冲突逻辑+强和谐逻辑",基本框架是构建全球性的权威协调,国家间关系结构强调从利益关系向朋友关系转变,对待异见的方式是求同存异,互动形式则是多主体协商民主。  相似文献   

9.
作者主要从伊斯兰传统政治理念出发,论述了伊斯兰国际体系观的内容及其现实困境,力求相对客观地理解伊斯兰与国际体系的关系。首先,伊斯兰的宗教共同体(乌玛)观念将超民族、超地域、超国家的"乌玛"作为政治共同体的理想原型,导致当代各种伊斯兰思潮均以重建"乌玛"为政治理想,并使伊斯兰世界的民族国家建构深受宗教认同与民族认同矛盾的困扰,而民族国家体系的形成和伊斯兰世界分裂的现实使重建乌玛注定成为无法实现的乌托邦。其次,传统伊斯兰文化的真主主权观念,被当代伊斯兰主义发展成为反对国家主权的"伊斯兰国家"理论,并诉诸实行伊斯兰教法、重建政教合一伊斯兰国家的政治实践,导致伊斯兰国家宗教与世俗的矛盾冲突并破坏国家政治稳定,同时也加剧了伊斯兰国家与现行国际体系的矛盾。最后,崇尚和平、平等、中正构成了伊斯兰教的核心价值观,但伊斯兰的传统"圣战"观对后世影响至深,它在民族解放运动时期的运用具有其正当性,但宗教极端主义对圣战的扭曲和滥用,既加剧了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的内部冲突,也加剧了伊斯兰世界与西方的对抗,并为西方妖魔化伊斯兰教攫供了口实。伊斯兰与现行国际体系关系的调整是影响国际体系转型的重要因素,伊斯兰世界和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最终实现伊斯兰与国际体系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0.
从80年代中期起,特别是1989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形势经历了战后以来重大的变化。持续40余年的雅尔塔体制瓦解,世界进入了从旧格局向新格局转变的过渡时期,正在由美苏两级化体制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在世界新旧格局转变的过程中,国际形势发展总趋势的主要特点是:(一)缓和与发展是国际形势的主流。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世界性的缓和进程,其基本内容是军备控制取得进展,美苏军事对峙水平下降、地区性冲突开始降温。1989年12月,美苏首脑的马耳他会晤之后,美苏从对抗走向合作。90年代以来,国际环境继续缓和方向发展,这不仅为经济多极化的巩固,而且为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多极化的国际环境中,由于各种势力相互牵制,各国将在相互依存、竞争中发展,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二)大国之间由“冷战对抗”转向“竞争共处”,多极化趋势为世界各国谋求发展提供了机会。各国更加关注本国的经济利益,重视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经济地区化和集团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强,同时,各国、地区、集团在经济和科技领域内的竞争会更加激烈。由此形成合作与竞争并存、协调与争夺并存的局面。(三)将有一些地区性或国家集团力量中心形成和发展。这些国家一般是一个地区中政治比较稳定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性强国,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可能成为影响世界局势的新的政治力量。(四)在世界格局转变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不稳定和不安全的因素,和平与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过去受东西方冷战而被掩盖着的矛盾、冲突、有时会重新出现并尖锐起来,甚至引起地区性、局部性的冲突,从而危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如东欧的剧变和海湾战争的爆发,就是典型的例证。  相似文献   

11.
霸权稳定论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很有影响的流派之一,但其霸权产生稳定的基本思想并不符和当前美国主导下的世界。霸权并不能产生稳定,相反,霸权主义还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理解这一点,对于我国正确处理对外关系、更好地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胡志高 《理论观察》2002,(2):103-107
当前发展中国家之所以金融危机频发 ,主要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其经济过渡金融化的新形势 ,利用不合理的国际经济金融旧秩序 ,将内生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且日益金融化的经济危机 ,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转嫁的结果。因此 ,它集中体现了南北金融矛盾之深刻性。当前南北金融矛盾主要体现在关于国际金融的自由化与有序化、关于国际金融组织的改革、关于外债的减免等问题上。要促成南北金融矛盾的缓解 ,发展中国家既要加强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斗争 ,也要加强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合作  相似文献   

13.
<正> 国际经济关系的态势是由当时世界的总体格局和世界经济格局决定与制约着的,90年代世界经济的多极格局为南北经济关系带来深刻的影响,打上深刻的烙印。90年代的南北经济关系是80年代的继续和发展。过去十年北方国家经济相对平稳的低、中速增长,而南方不少发展中国家却先后陷入多种发展危机,经济出现停滞、甚至倒退与两极分化,南北经济差距出现扩大趋势。笔者认为这是考察90年代南北经济关系的出发点或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正处于政治、经济格局重新组合的历史时期,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级。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随着国家东部沿海大都市圈发展战略的实施,深圳将面临世界城市崛起的历史机遇和空间机会。本文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结合深圳自身特色,提出深圳建设世界城市的几点战略思考。首先,深圳要建设世界城市必须要依托国家崛起因素和依靠政府力量规划推动,通过战略设计,把城市的个性特点和资源积淀发挥到最大;其次,深圳要依托珠三角地区的发展走区域性世界城市的发展道路,加强深港合作,共同形成世界经济的新增长极;再次,深圳应抓住前海发展的契机,建设港深金融中心,抢占全球金融第三级;最后,要崛起成为新的世界城市,先要成为能够革除世界城市传统弊病的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深圳要通过生态战略的制定,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向建设世界城市迈进一步。  相似文献   

15.
从环保领域的南北矛盾看世界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环保领域的南北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环保领域的矛盾与分歧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主权问题。发达国家认为,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问题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而当前的生态环境危机正是主权国家的行为造成的。为了保护人类的共同财富和避免威胁人类生存的生态灾难的发生,必须限制国家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有三大矛盾,其中有一个叫"南北矛盾",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较之另外两个矛盾("西西矛盾"和"东西矛盾")表现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世界工厂"可界定为传统世界工厂和现代世界工厂,且各有其特征.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从传统世界工厂到现代世界工厂的转变.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为现代世界工厂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在人类现代文明进步上的历史意义是极为深远的.但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因此,必将面临思想观念转变、发展战略选择、社会体制转型和经济发展中以弱搏强等方面的巨大挑战.如果中国能够赢得这些挑战,整个世界的市场经济格局将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转变昭示着人类社会真正能迎来和平、安宁和幸福的曙光.  相似文献   

18.
在冷战时期,美韩两国之间的合作是从各自的国家利益出发的,互相合作,对付共同面临的共产主义威胁,从而产生了美韩同盟。在此前提之下,美国主要追求的是自己权力的最大化,他通过美韩同盟成功地遏制了朝鲜及朝鲜半岛的周边大国,形成了海洋力量对大陆力量的相对优势;韩国则主要借助美韩同盟达到了以较小的代价实现了自己的安全与发展的目标。但在美韩同盟中由于利益和目标不同也存在一定的冲突,并且随着韩国经济迅速发展,两国的矛盾和冲突便日益加深。本文将从国家间的合作与冲突这一方面的国际理论来阐述冷战时期美韩同盟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9.
李蕾 《理论观察》2010,(4):63-64
起源于西方工业革命时期的集体谈判制度,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成为西方国家劳动法律制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劳资矛盾问题日益凸显,①建立和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集体谈判制度将有利于缓和劳资冲突,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最大的道德挑战:关于贫富差距问题的道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各国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美国、欧洲、日本等西方富国即西方发达国家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之间,同样表现在西方发达发达国家之间。这是当今世界最大的道德挑战,是导致世界摩擦、冲突、动乱与不安定的根本原因。造成世界性贫富差距,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也有资金流向不合理和重富轻贫国家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传播新技术和提高富国和穷国生活水平会起到某种推动和促进作用,但也成为某些富国侵犯别国国家主权,侵蚀当时文化和传统,威胁经济和社会稳定的一个借口,如果不从道德高度解决公平竞争问题,就无法使贫穷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真正摆脱贫困,走上富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