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所论及的要素是指影响区域发展的可流动要素,主要指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信息等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息息相关的、具有空间可流动的发展要素。这些要素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点,不同的区域通过其不同的要素禀赋、不同的要素组合与流动,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2.
要素流动粘性是导致区域经济非均衡的一项重要原因。随着技术的进步,要素流动粘性正在出现减弱的趋势。区域制度竞争是克服要素流动粘性的有效方式。政府在降低要素流动粘性、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尤其是打通国内大循环有赖于国内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心城市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对于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在梳理辽宁区域发展中沈大角色定位的基础上,从中心城市能级、辐射效应两个角度剖析沈大在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中带动作用不足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相关财政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科技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琼 《全国商情》2007,(11):14-15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大量关联密切的高新技术企业及与之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区域创新体系则是指在这个高新技术密集的区域范围内,将新的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区域经济系统,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新的系统功能,使区域内经济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创新经济中,创新要素和创新活动因其流动受资源和环境约束较小而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创新中心的区域布局和创新网络结构也具有较高的可规划性;不同与传统经济中因产业集聚和扩散而形成“核心—边缘”格局下的区域一体化,创新经济中因创新的共享化扩散而形成共享型区域一体化。因此,应积极发展创新经济,由区域内所有政府、创新主体、生产主体等共建区域创新产业共同体,通过各地区协商共治、各行为主体协作共治和政府与市场协同共治优化创新生态,有效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进而充分发挥创新扩散促进共享型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作用,实现高质量区域一体化发展。长三角应优化创新网络系统,打造高水平区域创新共同体;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共建开放性区域创新产业共同体;促进集成式制度创新,共治区域创新生态;进而实现共享型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为其他区域的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6.
自贸区作为我国经济升级的聚焦点,对促进区域协同开放、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具有重大作用。以要素流动为切入点,引入边界变量模拟地方行政管理及机制体制障碍对于要素流动的约束,分析自贸区设立促进区域协同开放的机理,并使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检验。以京津冀为例的计量结果显示,京津冀存在边界效应,边界效应年均下降0.2%~0.3%,自贸区设立可使京津冀边界效应下降速度加快0.3个百分点左右,有利于降低区域要素流动阻力,提高区域协同开放水平。  相似文献   

7.
区域冲突、区域合作与中部崛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冲突与区域合作是区域关系的两种重要表现形式.由于受地方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以及在区域利益协调、要素流动及分工合作等领域还缺乏相应的制度基础,中部地区各省问的各种区域利益冲突时常出现,区域合作严重缺失.在"中部崛起"及区域合作日益深化的背景下,中部各省需要化解区域冲突,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中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构想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必然手段和务实选择.欧盟就是成功的范例.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是要充分发挥北京、天津两大城市的"双核心"作用,通过政府引导,实现区域联动,形成城市网络,产业群落和要素自由流动平台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区域协调发展内涵的界定,该文分析了产业转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内生发展机制和外生驱动机制,以及要素流动路径、分工专业化路径、产业集聚路径和空间结构优化路径等四条传导路径。通过机制强化与路径疏通,欠发达地区可使区内要素合理利用,区域自生能力不断提升,区际联系持续加强,空间配置效率有效提高,实现区域发展差距逐步收窄,并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要素流动理论可以从要素构成、要素流动原因、要素流动过程以及要素流动的影响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古典经济学有关要素流动理论归纳和整理,古典经济学家们对要素流动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他们的思想与观点对我们如何进一步分析与看待要素的流动具有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