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我国经济发展来看,受到全体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我国经济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货币政策作为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经济政策的制定和经济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行来看,货币政策的制定分为紧缩和扩张两种形态,货币政策的制定与经济周期的发展存在必然联系,货币政策既是经济形态的必然反映.同时也是调整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应充分研究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的关系,做到根据经济周期规律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保证货币政策能够与经济周期相适应。使货币政策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2.
1998年以来,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对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日益显著。为了检验我国扩张性与紧缩性货币政策操作是否存在经济周期上的非对称性,选取1998年3月—2012年3月的季度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着重研究在不同的经济周期阶段货币政策对产出波动和物价水平的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对于我国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货币政策对产出和物价水平的影响都存在非对称性:在经济扩张时期,货币政策对产出波动的影响均大于经济衰退时货币政策对产出波动的影响;而在经济衰退时期,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均大于经济扩张时期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经济扩张和衰退时期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在产出和物价方面存在的非对称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1998年以来,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对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日益显著。为了检验我国扩张性与紧缩性货币政策操作是否存在经济周期上的非对称性,选取1998年3月—2012年3月的季度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着重研究在不同的经济周期阶段货币政策对产出波动和物价水平的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对于我国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货币政策对产出和物价水平的影响都存在非对称性:在经济扩张时期,货币政策对产出波动的影响均大于经济衰退时货币政策对产出波动的影响;而在经济衰退时期,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均大于经济扩张时期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经济扩张和衰退时期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在产出和物价方面存在的非对称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新常态"趋势的加深,研究开放经济下考虑到不同经济周期阶段影响的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问题尤为重要。本文建立了包含汇率等七变量的MS-VAR模型,在区分不同经济增长区制的前提下,利用广义脉冲分析,探讨了开放经济下不同经济周期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且货币政策效应在方向、目标变量以及经济周期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构建了一个综合反映金融周期因素的金融周期指数,通过扩展型IS曲线模型和扩展型货币政策规则模型,将金融周期指数分别纳入其中进行实证检验,探究金融周期对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周期会对经济周期产生显著影响,即金融周期波动确实已成为经济周期调整的重要来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框架应考虑将金融稳定框架纳入货币政策决策,并考虑管理金融周期的时机和工具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时变格兰杰模型和具有区制转移特征的局部投影模型,研究中国经济周期和经济政策周期之间的时变关联、因果次序以及政策互动视角下的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发现:(1)我国财政政策周期和货币政策周期的变动会促使经济周期同向变动,合理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有效调控经济周期;我国财政政策具有顺周期特征,但顺周期的程度在不断减弱,而数量型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的立场一直表现出逆周期特性,但对经济周期冲击和通货膨胀冲击的反应程度在不断减弱,这可能归咎于“金融稳定”“区间调控”或“量价转型”。(2)我国经济周期和经济政策周期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主要体现在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周期之间,且只有在经济新常态之后两者才呈现出明显的耦合关系。(3)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互动模式的主要功效是提升了各自稳增长的短期有效性,而中长期经济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对货币政策与经济波动关系的理论分析,采用经H-P滤波处理后的产出缺口变量对我国经济波动进行动态度量。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制度背景,我们引入地方政府投资等变量刻画影响我国经济波动的因素,并分别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对货币政策效应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及在不同区域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考察。实证结果表明:(1)我国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效应,即在经济扩张时期,无论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还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均大于经济衰退时期货币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2)信贷规模在我国的不同区域对经济波动起着显著的推动作用,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对经济波动也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即对中西部地区经济波动的影响大于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因此,在分析货币政策的最终实施效果时,地方政府投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8.
实证检验表明:在不同的年份,我国经济或受到正向货币供给冲击,或受到负向货币供给冲击;我国东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并不总是同时处于地区经济周期的繁荣或衰退阶段;我国不同调控方向的货币政策对处于地区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四地区经济的影响是不相同的,即存在货币政策多重非对称效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对货币政策与经济波动关系的理论分析,采用经H-P滤波处理后的产出缺口变量对我国经济波动进行动态度量.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制度背景,我们引入地方政府投资等变量刻画影响我国经济波动的因素,并分别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对货币政策效应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及在不同区域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考察.实证结果表明:(1)我国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效应,即在经济扩张时期,无论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还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均大于经济衰退时期货币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2)信贷规模在我国的不同区域对经济波动起着显著的推动作用,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对经济波动也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即对中西部地区经济波动的影响大于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因此,在分析货币政策的最终实施效果时,地方政府投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0.
一、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原因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主要是指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效果,即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依赖货币政策的方向和强度,而且依赖经济周期的具体阶段。一般认为,在经济收缩阶段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加速作用小于经济扩张阶段紧缩性货币政  相似文献   

11.
一、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原因 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主要是指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效果,即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依赖货币政策的方向和强度,而且依赖经济周期的具体阶段.一般认为,在经济收缩阶段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加速作用小于经济扩张阶段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减速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露璐 《武汉金融》2013,(2):37-40,50
为了清晰地理解资本充足率监管对银行体系、经济周期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形成的广泛影响,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随着经济金融的发展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我国经济波动加剧、货币政策效果不断受到挑战,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影响将会越来越显著。特别是对于我国这种银行主导型的经济体,资本监管与银行行为、资本监管与货币政策的互动、逆周期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力度和拐点,以及宏观审慎框架的完善必将是下一阶段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3.
尚玉皇  赵芮  董青马 《金融研究》2021,487(1):13-30
现实经济环境中,货币政策操作受到金融市场及宏观经济信息的共同影响.如何基于混频大数据信息分析货币政策行为机制是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混频时变参数因子增广向量自回归(MF-TVP-FAVAR)模型.基于宏观经济及金融市场等多维度混频数据信息的实证结果表明:首先,MF-TVP-FAVAR模型在宏观金融混频数据中提取的金融形势指数(FCI)能较好地表征宏观经济先行趋势,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前瞻性信息.其次,混频TVP-FAVAR模型可以捕捉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传导的高频时变特征.与货币供应量相比,利率传导对产出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利率传导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愈发畅通,而信贷传导机制因财政政策搭配等问题日渐受阻.再次,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受到经济周期影响,无论产出效应还是价格效应,经济上行时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都比经济衰退时期更加通畅.价格型和数量型传导机制在经济下行时的作用效果均会减弱,但数量型货币政策更易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最后,货币政策对FCI的冲击响应具有时变性,说明金融市场信息冲击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具有结构性的动态影响.货币当局制定尤其是微调货币政策时应及时评估金融市场信息冲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货币政策效力的非对称性主要包括经济周期上的非对称性和政策方向上的非对称性。在考虑了主要相关变量后,本文分别对两种非对称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对实际产出存在经济周期上的非对称性,即经济扩张时效应要大于紧缩时期的效应;货币政策对实际产出存在政策方向上的非对称性,即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力要大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力,同时前者的持续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施情况及实施条件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条件还不成熟。但是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我国可以借鉴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单一货币政策目标,减少货币政策对经济周期的扰动,进而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6.
<正>历史经验表明:全球金融周期和全球经济周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且前者整体上领先于后者;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金融周期的波动幅度扩大。经济、金融波动具有繁荣与萧条交替出现,并在扩张或衰退期自我强化的特征。经济周期会驱动金融周期,金融周期会在放大实际经济波动的同时对经济周期形成反馈。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的协同变化反映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二者的错位则体现了冲击来源的多样性与货币政策的有限性。历史经验表明,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应对经济周期下行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周期的变化将对我国银行业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对经济周期影响商业银行的传导路径理论以及相关实证研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国际银行业应对经济周期下行的经验,并就我国银行业应对当前经济环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察货币政策在中部地区的区域性实施效果,分析不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以武汉市为例,文章运用SVAR模型及其脉冲响应函数比较、评价区域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政策在经济扩张阶段与收缩阶段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区域货币供应量在不同经济周期对武汉地区经济发展影响速度和深度大体相似;而利率政策的影响则有显著差异。在同一经济周期,不同货币政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文章根据实证结果给出了相应的结论与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也呈现出周期性的波动局面。本文首先对我国建国以来的经济周期进行了划分,接着阐述了我国这些年来经济周期变化的特征。最后,从影响GDP增长率的经济变量入手,对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不同于凯恩斯等学派的货币产出关系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是产出等真实经济决定货币变动而不是相反,货币只是纯粹的面纱。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关于货币政策作用机制的论述代表了货币政策调控与经济周期关系研究的新进展。这种观点从一种全新的视角为我们打开了思路,对于我国在货币政策调控上应注重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政策相结合等颇具启发意义,但其假设前提及其政策无效论与现实不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