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证券导刊》2014,(52):9-9
汇丰晋信旗下的大盘基金经理丘栋荣在之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私下表示:“我特别担心我管理的基金短期业绩太好。”业绩好难道不是好事?丘栋荣对此并非完全赞同。他觉得,高收益固然是好事,但高收益也要承担高风险,如何处理好风险和收益的关系是每个基金经理必须面对的问题。而他则更倾向于提高投资组合的性价比,追求个股风硷与收益的不对称性,用尽量小的风险,为投资者谋求尽可能高的收益。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私募基金经理变动愈加频繁,换将后的私募基金,是否能延续之前的风格和业绩,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问题。据好买基金统计,从2009年以来,至少有15只阳光私募基金的基  相似文献   

3.
王云 《中国外资》2013,(12):6-10
基金经理管理技能是评价基金经理的重要因素,但却难以科学准确地度量。随机占优方法可以从基金的历史业绩中挖掘出更多的数值特征,从而更全面地反映基金经理的管理技能。本文利用2005-2011年开放式偏股型公募基金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基金经理管理技能存在显著差异,而随机占优方法可以在综合基金业绩的收益、风险、偏度等特征后有效地反映这种差异,并且不受历史业绩的指标选取影响。  相似文献   

4.
资产管理中报酬设计的困惑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基金资产管理报酬设计存在不足,在主观方面,基金经理有寻找高风险股票以增加基金报酬的倾向;在客观方面,基金浮动报酬的考察期过短以及业绩计算的“复位”问题可能会导致业绩报酬并没有支付给优秀的基金经理。  相似文献   

5.
误区5:崇拜明星基金经理.只购买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分析:基金业绩的好坏与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和能力固然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基金的投资不仅仅是基金经理一个人决定的,与其背后的投研团队也是密不可分的,时下,很多基金管理公司都推行明星投研团队而不是明星基金经理。所以,基金业绩的好坏不仅与基金经理有关,与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背后的团队关系也很大。  相似文献   

6.
罗荣华  兰伟  杨云红 《金融研究》2011,(10):127-139
基金经理能否通过主动性管理提升业绩,这是实务界和理论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利用开放式基金2005~2009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将容易获得的跟踪误差和R^2综合为复合主动性指标(Composite Active Index,CAI),可以作为主动性管理能力的测量指标;在我国使用包括了完整的上升和下降阶段的时间段(两年)作为测量主动性的估计期是恰当的;主动性确实能够作为基金未来业绩的预测指标,即基金经理通过主动性管理显著地提升了基金业绩。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基金经理高离职因素,并建立了基金经理离职模型,认为应该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投研团队文化;改革基金经理薪酬制度,构建科学的业绩评估与考核机制;加快基金经理人才培养,解决基金经理高流动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原 《证券导刊》2014,(12):31-31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百余位基金经理发生变更,频繁换将出现的人才告急引发了基金经理青黄不接、“一拖多”现象普遍化等问题。部分老牌基金公司固守传统投资理念,难以跟上市场的新变化也引发了投资者对基金长期业绩表现的担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了中国封闭式基金经理更换事件,通过将基金经理更换事件细分为升职、降职、正常调整和个人原因等四类子事件,分别考察了基金业绩与基金经理更换(降职或升职)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作为投资者情绪代表性指标的基金折价率变化与基金经理更换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基金公司在更换业绩差的基金经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内部治理机制,三种不同的业绩度量指标均能有效预测基金经理更换(降职)事件,但是无法预测基金经理升职事件。同时发现,基金折价率和折价变化无法解释基金经理更换事件。本文还发现,基金经理更换决策中的业绩评价周期偏短,且基金经理更换,特别是业绩差的基金经理被降职并不能完全改善基金业绩。  相似文献   

10.
国内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离职率偏高有目共睹,从业较早的一批基金经理能坚持到现在的已不多,管理一只基金超过5年的基金经理在国内实属凤毛麟角.随着公募基金的业绩历史逐渐增加,长期业绩更能见证一名基金经理的持续性、投资管理能力及对这个行业的热爱和坚守.  相似文献   

11.
彭文平  肖继辉 《上海金融》2012,(8):70-79,118
本文以2005年至2009年为样本期,考察了基金业绩和内部治理机制在基金经理更换中的作用,以及更换后业绩和投资行为的变化。研究发现:业绩能够较好解释基金经理降职,但对升职解释不足。基金经理升职后,继任经理会改变投资风格,从而使得业绩能够保持;而降职之后,继任经理的投资风格和资产配置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而使得基金业绩在不增加投资组合风险的前提下得以改善。股权较为分散、股东间有效制衡的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经理更容易被更换,但董事会制度与基金经理更换不尽相关。同时中资基金经理更换机制不如合资基金有效。所以,基金经理更换是一种较为有效但尚不完善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2005-2010年间开放式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数据,研究年度基金业绩排名对基金经理冒险行为的影响。与相对业绩排名激励机制会导致基金经理过度冒险的假设相一致,本文发现,年中业绩排名靠后的基金经理(输家)在下半年提高所持有资产组合的风险的程度要大于年中业绩排名靠前的基金经理(赢家)。进一步研究发现,基金经理提高下半年所持有资产组合的风险并不能显著提高下半年基金的业绩。特别是在熊市中,提高下半年所持有资产组合的风险反而显著降低了基金下半年的业绩。  相似文献   

13.
基金经理的短视行为不仅不能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甚至还是引发市场不稳定风险的因素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基金经理短视行为的成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检验分别分析了外部市场环境和锦标制度对业绩较好和业绩较差的基金经理短视程度的不同影响。本文研究发现,锦标制度对所有基金经理的短视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业绩较好和业绩较差的基金经理的短视行为对于外部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存在"错位效应":牛市环境下业绩较差的基金经理的短视程度较熊市时更严重,业绩较差的基金经理的短视程度对于外界环境的变动也更为敏感;而业绩较好的基金经理的短视程度受经济下行周期的影响更显著,受锦标制度的影响弱于业绩较差的基金经理。最后,本文对改变基金经理短视情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2004年-2007年共201只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作为样本,分析了相对业绩排序对基金经理投资组合风险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期业绩排序中成为赢家的基金经理后期倾向于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而输家凋高了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基金规模和成立时间长短对基金经理的风险选择影响显著,新基金和小规模基金的风险调整程度大于老基金和大规模基金;同时,研究发现牛市对基金的风险激励水平明显高于熊市.  相似文献   

15.
基金过去的业绩会影响未来的风险选择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基金的业绩表现较差时,基金经理是否会加大基金投资组合的风险呢?本文以Hsiu—lang Chen和George G.Pennacchi的基金经理组合投资模型为基础,分析我国基金业绩对基金投资组合风险的影响。从这一模型来看,基金过去的业绩排名并不一定会影响基金未来的风险选择,过去业绩表现较差的基金也不一定会倾向干增加基金投资组合的风险。另外,本文的实证结果也支持这一结论。随后本文又采用Logit模型来分析影响基金风险选择的因素,结果发现:基金经理从业年限越长、基金申购费和赎回费越低、基金资产净值越大以及基金成立时间越短,基金经理越倾向干在基金业绩表现不好时增加基金的投资组合风险。  相似文献   

16.
基金管理公司股权结构与基金绩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2004~2010年期间的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为样本,应用Carhart的四因子模型作为衡量基金投资质量与绩效的评价指标,以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权结构为切入点,研究基金管理公司组织与股权结构对旗下基金绩效的影响。在控制了基金特征和基金经理特征后,我们发现国有控股和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基金绩效较好。表明我国基金行业存在国有资本的帮助之手效应;此外,外资参股有利于提高基金业绩。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多元回归对影响基金业绩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股票市场、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是影响基金业绩的重要因素。股票市场的影响属于系统性风险,无法改变,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影响可以改变。通过分析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对基金业绩的影响程度,能为基金评价提供新的参考指标,为基金投资者选择基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叶耀 《投资与理财》2014,(22):44-45
基金的5星其实只代表了它过去一年或者三年的业绩,并不代表着以后肯定会取得好收益。基金经理更换频繁,数星星也不见得有效。不过,那些只能获得1星2星评价的基金,往住以后业绩也比较差,即使短期业绩不错也最好回避。  相似文献   

19.
尽管再工作一个月就可以拿到数额不菲的年终奖,但为了不错过牛市,基金经理们也是拼了。2014年三季度以来的牛市不仅让股、基民开户数迭创新高,更是撩动了很多基金经理奔“私”的心,很多基金经理已经提出或准备提出离职,甚至不惜牺牲2014年好业绩带来的高额年终奖。  相似文献   

20.
杨飞 《云南金融》2009,(8):28-28
基金投资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对初入基市的投资者来说,首先面临的就是基金产品的选择问题,比如要考虑自身的收入水平、资金实力、风险承受能力、个人投资偏好等等;还得看基金产品的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的好坏、基金过往业绩和风险、费用的高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