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运用分形理论从等级规模和空间结构两方面分析了南通市城镇体系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南通市城镇等级规模分形维数D为0.7731,小于1,这说明南通市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较为分散,属首位分布类型,城镇体系发育不成熟;城镇空间关联维数D′=1.2577,这表明南通市城镇相关程度较小,空间布局较分散;就如何优化南通市城镇体系结构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运用分形理论对武汉城市圈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做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城镇等级规模分形维数D为0.7233,小于1,这说明武汉城市圈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较为分散,属于典型的首位分布类型,城镇体系发育不成熟。而城镇空间关联维数D=0.8499,小于1,这表明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内各城市间联系紧密,分布高度集中于一地。本文在分析武汉城市圈城市体系的等级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从县域经济、城市空间等级结构出发对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呈现出核心-边缘结构、城市空间分布北密南疏等特征。在此基础上,从城市体系完善、增长轴体系培育等方面,提出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重构战略。  相似文献   

4.
耕地空间结构的信息熵的动态变化及区域分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信息熵原理提出了耕地空间结构信息熵的概念;以江苏省黄河故道区17个县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耕地空间结构信息熵的时空变化,认为耕地空间结构信息熵值的大小与研究单元划分的多少密切相关;耕地空间结构信息熵值的时间演变与研究单元耕地面积的动态变化密切相关;耕地的空间分布近似于等概率分布,其近似程度的大小与耕地面积空间分布的均衡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最典型的"双核"空间结构,试图将"双核"空间结构引用到内蒙古休闲农业的研究中,并为省域视角下休闲农业空间结构的研究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思路。[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并结合自身研究,在分析内蒙古休闲农业空间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呼和浩特-呼伦贝尔休闲农业"双核"空间构想。[结果]结果表明,呼和浩特以其突出的服务和集散功能作为"首核",呼伦贝尔以其超强的吸引力功能作为"次核",两市互补形成内蒙古休闲农业"双核"空间结构。但内蒙古休闲农业"双核"空间结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产品单一,受季节影响较大;企业投资少,客源市场分散及服务水平偏低,生态环境有隐患等问题,进一步提出挖掘特色农业资源,丰富休闲农业市场;政府引导,加大各方投资,创建独特的休闲农业,吸引游客及提高服务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等解决方案。[结论]内蒙古休闲农业"双核"空间结构的形成必将实现全省域休闲农业的整体升级,这也是一个区域休闲农业从欠发达阶段向发达阶段演化的必经阶段。  相似文献   

6.
多宝山地区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北部,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为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初步保证。该区资源开发具有一定的规模,有铜矿,煤矿,且砂金开采较普遍。同时水土资源破坏较严重。建议成立多宝山地区开发咨询公司。  相似文献   

7.
海岛渔业是山东省海洋渔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山东海岛布局分散,发展模式混乱,海岛渔业生产效率低下。重构海岛渔业板块的空间布局,根据海岛空间特征重新配置渔业资源,创新渔业发展模式,对海岛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整合,已经成为山东省海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需从提升综合效益、完善基础设施、重构开发次序等角度对海岛渔业板块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8.
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重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确定其未来发展的空间范围;对长株潭空间结构的层次划分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个由核心区、功能拓展区、地方中心和腹地组成的城市群空间层次,确定各个城市在城市群中的功能定位,从而构建长株潭"一核三心三圈,极轴联动"的有序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9.
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是旅游资源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是区域旅游发展状态及潜力的重要指示器.运用数理统计和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方法,对2010年吉林省 A 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探讨景区空间结构优化策略.结果表明:吉林省 A 级旅游景区密度呈现东西弱、中部强的“哑铃型”的空间特征;A 级景区在空间上因资源禀赋和交通节点等因素的驱动,形成6个集聚区.集聚区空间分布不平衡,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笔者认为旅游景区空间应采取“一心”、“四域”、“五轴”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朱舜 《农村经济》2001,(12):22-24
我国西部的县域经济在西部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其基础薄弱 ,发展较慢。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西部县域经济发挥后发优势 ,实现跨越式发展已具有现实可能性。实现西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进行经济空间结构模式选择。(一 )西部县域经济空间结构模式类型县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县域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的相对区位关系和空间分布状态 ,它反映了县域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的区位特点及其在地域空间中的相互关系。县域经济空间结构是从单一的传统农业经济演化而来的。在县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 ,城镇经济、…  相似文献   

11.
三生空间结构认知与转化管控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为弥补三生空间结构认知缺憾,引入结构主义理论和社会空间理论审视三生空间结构及其自调机 制,探讨三生空间转化管控新蓝图。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三生空间结构可以从整体、关 系、消解主体、转化、自调五方面认识。三生空间转化管控新蓝图应基于“地域分区 — 空间团块 — 空间类型 — 空间单 元”的三生空间表征体系,搭建“分区准入 — 通则约束 — 类型约束 — 审批许可”三生空间一体化转化管控规则。研究 结论:面向转化管控的三生空间认知需从“解构”回归“结构”,搭建三生空间转化管控系统框架,持续推进三生空间转 化流程机制整合,助推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国油脂企业按行政区域分布,产业布局较为分散;1995年以后,植物油加工业的空间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向沿海地区集聚的态势。本文就空间集聚对我国植物油加工业增长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案例验证。结果显示,就产品运输成本而言,东南沿海的油脂企业已表现出过度集中的特征;总体而论,产业集聚对植物油加工业增长有较为明显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半干旱地区农业景观演变研究—以河北坝上康保县为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支持下,对研究区进行农业景观空间结构制图,并对景观结构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进行分析,获得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以及景观组分空间转移的情况,同时简要分析了康保县近十几年农业景观空间结构的演变趋势及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构建合理的旅游空间结构对大连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对大连市旅游系统进行空间结构分析,得出了其旅游空间布局不平衡、旅游中心地体系不健全、旅游发展互动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大连市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的5种途径:加强各旅游区的空间合作、构建一体化的旅游圈、构筑便捷畅通的旅游交通网络、构造结构完善的旅游空间格局、统筹设计合理的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15.
运用分形理论对吉林省城市体系的规模等级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吉林省城市体系在规模分布上呈现首位城市垄断功能不强,等级体系缺乏大城市,中小城市比较发育的特征;从空间结构上看,城市分布总体分散、局部集中,城市之间经济联系松弛,区域发展不平衡;提出了吉林省城市体系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区域空间结构一直是区域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对国内外空间结构重组研究大量相关文献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梳理了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理论模式,基于当前中原城市群建设背景下河南省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认为中原城市群建设背景下河南省空间发展必须寻求基于点线面结合的多中心、多层次、网络化、复合型发展模式,并提出了对区域中心城市、交通网络以及城市功能新区的重组与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我国人口和经济活动的进一步聚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加强空间管制,进一步优化城市"三生"空间结构已经势在必行。目前,优化空间结构主要靠"三线"的划定,即城市开发边界线、耕地保护红线和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对此,国土资源部已经有序开  相似文献   

18.
经济空间结构是苏北农村经济的一种重要经济结构和一种重要后发优势。 苏北农村经济空间结构是苏北农村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的相对区位关系和空间分布状态。 选择最适宜的苏北农村经济空间结构模式,是发挥苏北农村经济后发优势和加快苏北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研究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结合现状四川秦巴山区城乡空间结构与其区域内外的发展影响要素,从区域空间、城市网格、重点镇体系3个层面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四川秦巴山区空间协调发展战略构想。其旨为通过建立新型一体化空间,城乡网格体系等结构,灵活运用"中心城市"、"人口集中"、"产业集中"等理念,形成一个区域协调发展,空间结构紧密,发展思路科学合理的空间发展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20.
旅游市场空间结构是旅游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长期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发展优势度和经济联系强度等方法,以辽宁省入境旅游市场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时期的空间结构和各个地市的发展水平进行量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了辽宁省入境旅游市场的空间发展格局。结果表明:辽宁省入境旅游空间结构可为点状起步发展、轴状快速发展、网状双核驱动和阶段性下降等四个发展阶段;入境旅游发展水平可分为高度发达、较发达、欠发达和落后类型等四个空间梯度;最后,建构得出辽宁省入境旅游"两轴、三圈、三等级"的空间结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