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分离交易可转债融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06年起,分离交易可转债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金融衍生产品,以其独有的融资优势逐渐成为大型公司募集资金的有效方式。本文总结了分离交易可转债的融资特征,结合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特点,对分离交易可转债进行了融资分析,最后对促进我国分离交易可转债的发展提供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2006年5月8日起正式实施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中提出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概念。中国市场上有十几只分离交易可转债在上市交易。本文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分离交易可转债进行的了定价,比较模拟的理论价值和市场价值的走势。  相似文献   

3.
分离交易可转债在中国资本市场发行的时间不长,但因为其具有独特的融资优势,从2006年推出以来,深受上市公司的青睐,但因为权证市场的不完善,制度建设的不健全,宏观经济不景气,股票市场的下行等原因,证监会暂停审批。但市场期待其重新被审批,所以只有建立健全的权证市场、股票市场,加强分离交易可转债的制度建设,加强公司的经营管理等才有可能被再次推出。  相似文献   

4.
刘玥 《商》2012,(13):101-101
2005年政府进行了历史性的决策,开始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股改对我国的资本市场的影响非常深刻,分离交易可转债这种我国资本市场的创新再融资产品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新的市场环境,新的融资品种,市场主体们会对之做什么样的反应呢?分离交易可转债和之前的普通可转债有什么样的联系和区别?投资者能不能识别分离交易可转债的发行企业的真实情况?等等的问题,促使作者对分离交易可转债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马钢股份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为例,解释说明了马钢股份选择该融资方式的原因及条款设计,并结合权证行权情况、债权交易情况及实际市场背景,分析了此次融资对马钢股份以及分离交易可转债市场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财富》2008,(3):80-81
尽管06马钢债并未得到投资者的积极申购,但这无碍共赢的局面:对马钢股份而言,既降低了融资成本,又实现了二次融资;而投资者而言,则有了一次获利的良机。  相似文献   

7.
8.
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债券相关问题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6年11月29日,我国第一例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债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在2006年5月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中被首次列入上市公司再融资品种。本文从分离交易可转债的结构设计、投融资优势及风险等方面对这一创新金融工具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10.
衍生金融交易是近10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相当复杂的投资手段,它是在有价证券等基本资产交易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一种交易方式(也称“派生金融商品交易”),是通过预测股价、利率、汇率等的未来行情走势,以支付少量保证金签订远期合同或者互换不同金融商品等的派生交易形式,期货、期权、调期交易等是具有代表性的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衍生金融交易的特点在于它可以用少量保证金做大笔交易,若运用得当,可用低成本获得高  相似文献   

11.
可分离可转债作为一种创新型的融资方式,正被我国越来越多上市公司采用,但由于可分离可转债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尚短,所以迄今为止人们对可分离可转债的认识还停留在初步阶段。因此,文章主要探讨了我国可分离可转债发行的优缺点及其后果,可以为上市公司选择可分离可转债这种融资方式进行融资提供参考,也可以为有关监管部门加强对上市公司发行可分离可转债的监管,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分离可转债的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1月07日,A股上市公司马钢股份发出公告,将于2006年11月13日正式发行总额为55亿元的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自此,这种新的融资方式,新的债券品种正式进入我国。截止2008年5月1日,已有15家上市公司发行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上市公司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对公司股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李志雄 《市场论坛》2004,(12):67-69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证券创新工具,它是一种根据约定可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普通股股票的特殊公司债券,是一种衍生、复合型的证券品种.我国可转债市场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现在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也要看到我国可转债也存在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通过对我国可转债市场的研究,揭示存在的问题,以引起注意并正确对待.  相似文献   

14.
孙善贵 《商场现代化》2006,(25):295-296
国际金融衍生交易具有避险保值和投机套利的双重功能,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经济学和法理学两个视角阐述了对其进行监管的必要性,并且针对目前国际金融衍生交易法律监管体系的现状,提出了监管模式、监管机制、监管主体和监管规范四个方面的完善措施,以期促进金融衍生交易跨境发展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16.
夏林玉  徐杨 《商业时代》2005,(18):48-49
自2003年以来,中国可转债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在股市、债市相对低迷的情况下,可转债市场“独领风骚”,并且日益成为上市公司一种新的融资方式,但是可转债作为一种衍生金融产品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很短,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对我国可转债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对其今后的发展前景作了初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
《商》2016,(5):207-208
我国可转债市场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十分迅速,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通过A公司所发行的A转债融资的案例,从其发行动机、时机选择、投资价值、发行结果等角度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及建议,同时也给我国可转债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兼具股票和债券双重特性的金融产品,可转债的出现广受企业青睐。但由于企业使用可转债时的背景不同,带来的结果也由此迥异。使用得当促进公司经营,使用不当则有可能致使公司陷入财务危机。事实上,公司管理层对采取何种融资方式均可根据自身股价走势和股票市场走势作出基本判断,且无论何种情形下,只要条款设计得当,都可以选择可转债融资。但关键是公司要根据自身判断选择恰当的可转债融资时机,进而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设计可转债条款,从而“量身打造”出适合自己的可转换债券。  相似文献   

19.
20.
本通过对一些经济现象的剖析,发现物品交易本质上是物品所包含的各种权利的捆绑性交易,本称之为权利交易,物品的总权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细分成较小的单元,在一些条件下,某种权利也可以与其他权利分离并自由交易。权利的分离交易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在此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提出把股票的转让权与股票的其他权利分离交易以及把房地产的转让权与房地产的其他权利分离交易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