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林业》2011,(10):48-48,F0003
天目千重秀,林木十里深。临安市域面积3126.8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占82.3%,森林覆盖率高达76.55%。 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为临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赢得了重要的战略优势,不仅赋予临安“国家森林城市”的美誉,更为临安构建生态经济体系,走生态与经济共赢的扣谐发展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临安地处太湖、钱塘江两大水系的源头,其森林特别是生态公益林在流域生态保护上承载着重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王仁东 《浙江林业》2010,(11):14-15
衢州市是个山地面积占近75%的山区市、林区市,又是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地区,生态区位极为重要。发展高效生态林业,是建设“森林衢州”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山区农民致富的迫切需要,更是构建钱塘江流域生态屏障、建设“生态浙江”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立足西北干旱区土地开垦与弃耕频繁的土地利用现象,揭示西北干旱区耕地后备资源与不稳定耕地之间的相互联系,以玛纳斯河流域为案例区进行研究,为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提供建议。[方法]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因子得分法与限制性因子结合法进行土地宜耕性评价,并分别给出空间利用对策。[结果]玛纳斯河流域生态敏感性呈“中间大两头小”的数量结构,敏感区面积较大,极敏感及一般敏感区面积都较小;玛纳斯河流域耕地后备资源综合本底条件多为“较好”及“一般”,但开发受生态敏感性影响较大;玛纳斯河流域混合型不稳定耕地及生态型不稳定耕地面积较大,分别为85 684.77hm2、82 011.87hm2,可优先退耕。[结论]玛纳斯河流域土地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受生态约束较大,其宜耕耕地后备资源的合理开发,不稳定耕地的生态退耕,对生态安全及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储斌 《水利经济》2006,24(2):78-80
介绍富春江水库、新安江水库对钱塘江下游沿岸供水发挥的作用:抗咸顶潮冲淡、钱塘江冲污。指出富春江水库公益性功能对富春江库区人民的负面影响、超高水位运行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库区生态公益林对库区农民的负担、对库区发展养殖业的负面影响、对库区工业发展的短期负面影响。探讨建立库区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建议参照长江、黄河的流域机构,建立钱塘江流域管理委员会,向水资源需求方收取补偿金。  相似文献   

5.
浅谈乌溪江水库环库 生态林业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溪江水库坐落在浙江西南部的衢州市衢江区和遂昌县境内,是钱塘江水系的大型源头水库,生态位置十分重要。水域面积为41.9km~2,总库容为20.6亿 m~3,其水质达到国家一级地面水标准。乌溪江水库的水资源,是衢州城区、巨化公司唯一的饮用水源及工业生产的主供水源,同时也是衢江区、柯城区、金华市、兰溪市、龙游县等“乌引”工程灌区人民重要的生活和生  相似文献   

6.
孙强  赵铖铖  韩竹 《水利经济》2006,24(6):18-22
通过对辽宁省英那河流域环境资源损失量的实际调查,分析并测算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收益和生态环境破坏的经济损失。针对英那河水库扩建所产生的影响和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环境价值评估研究,充分证明了流域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具有极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经济效益。只要地方政府能在生态恢复初期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和相应的政策保障,因地制宜地、科学地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早日行动起来恢复生态环境系统,流域农民就有望早日脱贫致富。该项实证研究可为政府科学地协调好流域环境资源保护与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该文基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方法计算贵州九市、州2000-2018年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和分析空间演变特征,并且用泰尔指数进行差异测度。结果表明,从行政区来看,各市、州无论地下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总量或者地下水资源承载力模数变化均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并具有明显三个档次,处于第一档次的是黔东南、遵义市、毕节市和黔南州;处于第二档次的是铜仁市、黔西南;处于第三档次的是六盘水市、安顺市和贵阳市。从流域来看,贵州"两江"流域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总量和承载力模数变化也存在一定的波动性,贵州长江流域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总量的多年平均值是贵州珠江流域的2.3倍,而地下水资源承载力模数比贵州珠江流域多2.9×10~5hm~2/a。通过泰尔指数的测度表明地下水资源承载力模数整体水平差距比较小,贵州各市、州以及"两江"流域地下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年际变化都比较小,其形成机制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大黑河流域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提出解决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几条途径,并对如何加强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国流域众多、物产丰富,随着流域生态资源的使用量增加,跨区域水资源变少和变差的问题日益突出,且现今我国生态治理以行政区域划分,而水资源往往跨越行政区域。为了有效保护流域生态环境,安徽省政府与浙江省政府签订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协议,有效解决了流域内生态补偿问题,但是该协议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对该协议法律地位进行了研究,从而为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协议的完善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绿色的世纪。随着绿色消费的兴起,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已逐渐成为现代人追求时尚、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遂昌县委、县政府把握现代旅游发展趋势,立足地处钱塘江、瓯江两江源头,与上海等大城市形成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和浙江省重点林区,全国绿化先进县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资源生态优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不断推进生态旅游业,特别是森林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质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间的关系问题,没有生态安全,系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讨论了黑龙江垦区构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基本过程和方法,提出了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压力、质量和保护整治能力三方面23项指标在内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从发展循环经济、环境综合整治、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国土绿化、水资源优化配置、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垦区与地方合作共建、健全生态安全建设领导机制等9个方面推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建设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内陆河流域约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全位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严酷独特,本文以甘肃省河西走廓地区为例,提出土地开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管理的任务是:制订内陆河流域水土资源综合平衡的长期战略目标,建立各流域内水土资源时空分配利用体制与机制,从体制上保证对土地质量与数量的同步监测管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强化用途管理,扭转山区水源涵养功能区与绿洲生态保护带萎缩的趋势,抓紧落实土地生态环境的再造工程。  相似文献   

13.
广西以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为契机,从保护西南地区生态环境、维护珠江湘江水源安全、保护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促进桂林国际旅游等角度出发,推动漓江流域的生态保护修复,利用流域资源禀赋进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流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衢江区地处钱塘江源头,全区林业用地面积195.87万亩,森林覆盖率72.9%,近年来,衢江区大力发展高效生态林业,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省级文明城区"、"浙江省公益林建设示范县"、"中国竹炭之乡"等荣誉称号,衢江区森林资源丰富,拥有乌溪江国家水利风景区、乌溪江国家湿地公园及紫薇山国家森林公园、天脊龙门、药王山、九龙湖等多处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15.
《浙江林业》2012,(12):20-21
遂昌县地处钱塘江、瓯江两江源头,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是浙江省重点林区,也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浙西南“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金山林海,仙县遂昌”的美誉。  相似文献   

16.
对林业智力资源开发几个问题的探析郑逸芳林业智力资源和林业智力资源开发是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我国林业建设与发展成败的关键。在林业经营指导思想由资源经济型向生态经济型转变后,林业智力资源怎样开发,由谁来开发,向何方位开发等重要问题,亟待我们...  相似文献   

17.
旬河流域位于秦岭南坡.植物资源丰富.在灌丛植被中亦是如此。本文分析介绍了该流域灌丛植被中各类资源植物的概况.并以此为例.提出了资源植物的“品位”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国有林场对于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大部分面临经营危机,经济危困的局面,国有林场有场地资源,生态资源以及丰富的林业资源,如何整合激活这些“沉睡”的资源,让其焕发生命力,产生效益?淳安县20多个国有林场开始了他们的“突围之举”。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钱塘江北岸水域面积、类型和分布,以及利用上存在的水产养殖结构单一,水域污染日趋严重等问题;提出了综合开发利用的思路和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引进资金、人才、保护资源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从生态保障到生态优先,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流域水资源配置的时代要求。从生态优先的视角,构建流域水资源多主体合作配置模型,综合多属性指标体系、指标权重设计和DEA方法实现模型的奖惩机制,并以南四湖流域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旨在以生态优先下水资源分配奖惩机制的设计与模型实现,引导流域地方政府走“节约用水,经济转型,生态保护”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