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宁伟 《科技转让集锦》2011,(15):243-243,250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新的唯物主义,它的本质特征一直争论不体,这其中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不同认识。实践——毫无争议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标志,实践观点是其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范畴是其最为核心、最为基础的范畴。正因为如此,许多学者都持“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的观点。这些学者都忽略了哲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部分,即宇宙生成论,他们把本体论与宇宙生成论混为一谈。本文从这一批判角度出发,得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是物质,而实践是其宇宙生成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孔子说:“正名以正政”“名不正,言不顺,则事不成”,从孔子开始,庄子、韩非、墨翟无不提出了自已的名实观,名实问题就成了中国哲学史上比较突出的争论焦点,我主要选取了荀子名实观的特点,及荀子名实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哲学意义,指出了荀子名实观的不足之处和当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商光成 《财贸研究》2002,(1):122-124
建立经济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是哲学和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必然性和趋势。经济哲学是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应用哲学学科,是人们发展经济及观察、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经济观和方法论。经济哲学既不是经济学也不是元哲学,经济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经济学结盟,沟通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经济发展实际的桥梁和中介。  相似文献   

4.
叶红霞 《商》2013,(9):251-251
幸福是个体对客观现实反映的一种心理状态,时代不同,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不尽相同。针对当代人幸福感普遍缺失的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角度出发,探讨幸福所包含的真善美,激励人们努力追求幸福生活,提高生活品质,为心灵减压,从而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5.
窦兴宇 《商》2014,(49):37-37
人的发展和美的发展都是在社会文化构造的矛盾运动中逐步实现的。脱离社会文化构造我们就无法认识人,也不能认识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矛盾论在美学上充分反映出来,是无处不在的。离开人的社会实践来观察问题,不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是不全面认识社会。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也好结合实际和美学的联系级作用和影响。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的,明确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有必要首先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白宗军  李靖 《商》2013,(24):345-345
“本体”是哲学所探讨的最高范畴,是宇宙现象的最高存在。佛教作为一个世界性宗教,其“本体论”是其最基本的思维模式,它贯穿于一切佛教学说,特别是大乘佛教理论之中。本文主要从大乘佛教空宗之天台宗和禅宗的理论来论述佛教的本体论思想。  相似文献   

7.
李好善 《商》2013,(23):340-340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先进的指导思想,为了不断推进社会生产和生活,满足社会实际需要,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创新,以促进其联系社会实际,不断推动和指导社会发展。本文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这个话题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主要生长点以及马克恩主义哲学创新的途径,以期望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这个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玮 《商》2013,(11):236-236,220
《历史与阶级意识》是卢卡奇最具有代表特征之一的一部著作,整部书中都有恢复马克思主义真正哲学的强烈意味。在本书中,作者试图重新提出了他对哲学重要问题的一些理解,并且阐述了历史及阶级意识等相关概念,并重新强调在当时社会,无产阶级和阶级意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语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对语言的探讨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语言产生于人类交往的需要,人类最基本的物质交往——劳动——是语言产生的物质基础。文章的主旨在于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出发,挖掘恩格斯在经典著作中关于语言产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周颖珏 《消费导刊》2009,(15):207-209
本文由近代哲学引入,以德国古典哲学为背景,阐述叔本华的意志本体论及其矛盾,它的发展和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出了苏联传统教科书体系的研究视域,重新建构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确立了以人和实践为主题的新马克思主义。从表层看,关于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称谓问题的探讨,但从实质看,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问题的研究。通过对“人道主义与异化”和“实践唯物主义”这两个问题的梳理,展示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种发展路向,它体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当代中国必须在反思自己的生命历程、理解自己的生存境域、寻找自己未来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中创建当代中国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12.
孙小涵 《消费导刊》2009,(12):218-218
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出发点,形成了认识世界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史观;产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劳动价值论;揭示了马克思一生始终关注的主题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国家的哲学主体意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当前,大学生信教问题的出现,折射出其哲学主体意识的缺失,分析其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唯物世界观是为历史实践证明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人类哲学,因此,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接班人中,应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坚持哲学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有着丰富、深厚的哲学底蕴。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实际应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念,揭示其哲学基础对于深刻理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乔萌杰  袁佳龙  胡苗 《商》2014,(50):92-92
柯尔施是作为和卢卡奇、葛兰西同时代的最重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主要作品《马克思主义与哲学》同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被尊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柯尔施对马克思、恩格斯和古典资产阶级思想家著作有着罕见的知识和理解力,他的著作一度被认为是最准确、最公正和最具时代性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商》2015,(38)
艾思奇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现有极大的贡献,艾思奇帮助人民群众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代表著作有《大众哲学》、《哲学与生活》、《艾思奇文集》等。艾思奇一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努力宣传和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但是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限制,在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中,也给后人留下经验和教训。本文阐述了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以及对后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点评零售“国家队”——零售“国家队”诞生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洋 《中国市场》2006,(8):22-24
国家要扶持一支零售“国家队”,是助燃中国商业良性健康发展的适时之举;而其中队员的选拔标准。则是最引人关注和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国家要扶持一支零售“国家队”,是助燃中国商业良性健康发展的适时之举。而其中队员的选拔标准,则是最引人关注和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来,中国的经济改革再次引起人们的争论。这次争论的焦点在什么地方?持不同观点的人们能否达成共识?这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来,中国的经济改革再次引起人们的争论。这次争论的焦点在什么地方?持不同观点的人们能否达成共识?这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