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经济》2014,(2):1-1
浙江须以“破旧立新”之决心,不断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一场事关浙江发展的改革攻坚战,或将在2014年抢占高地、逐个击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主旋律,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决定》坚定了浙江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念。依靠改革,浙江赢得了过去30多年的发展先机,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浙江更须以“破旧立新”之决心,不断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改革是今年的头等大事,改革的关键在于把握三大重点,率先突破,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相似文献   

2.
《浙江经济》2013,(23):18-23
新一季的改革路线图正铺将开来。改革,将以四两拨千斤之势成为撬动浙江发展的杠杆。35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浙江顺势而为,率先改革,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先行样本;35年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改革推向全面深化的新境界,转承启合之间,浙江改革再出发,其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的愿景更显迫切。  相似文献   

3.
零售业是最先开始市场化、最先实现市场化的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百货零售业发展印映了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商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轨迹,是浙江商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浙江百货零售业之所以能在多元零售业态竞争中取得成功,既有政治、经济、文化和区位优势等方面环境因素,也与产权制度的成功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密切相关,更离不开百货零售企业的经营管理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浙江,中国市场经济的先发之地。面对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大潮,一直走在改革发展第一阵营的浙江,理当成为这一轮改革的先头部队,当好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同时有必要也有可能和实力参与新一轮改革的政策设计。那么,在新一轮改革大潮中,处于“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境地的浙江,有哪些机遇来保持中国经济发展标兵和风向标地位呢?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始终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率先推进市场取向的农村改革,农村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改革的过程中,浙江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创造,总结和推广农民创造,农村改革上下满意、效果好。推行的一系列农村重大改革,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拥护,得到了各级干部的广泛支持,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充分肯定,浙江农民收入已连续17年位居全国省区第一,连续四年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达到了农民、干部和中央“三满意”的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浙江经济》2011,(19):11-11
中农办确定浙江为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 浙江省较早启动了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在探索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方面,开展了大胆创新和实践。近日,经国务院领导同意,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浙江省确定为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并将设立指导组,加强对浙江省农村改革试验的指导、协调、咨询、总结等工作,共同推动浙江农村改革试验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浙江经济》2014,(4):1-1
当改革的触角深入浙江发展的每一个角落,备受关注的“三农”领域自然成为改革的关键点和突破口。目前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吹响了浙江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集结号”。“改革赋权、转型强农、治水美村、惠民增收”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浙江农村改革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8.
编读互动     
再创浙江发展新优势
  上半年,浙江经济呈现出了稳中有升、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态势,但也面临着内生增长动力不足、金融潜在风险犹存等挑战。
  在当前颇为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全面深化改革,找到发展改革工作的突破口,成为浙江再创发展优势的核心所在。下一阶段,浙江改革发展须从三大领域发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营造依法行政的执政氛围和公平开放的市场坏境;推进要素配置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激发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9.
陆立军 《浙江经济》2014,(19):28-29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率先解放思想,大胆进行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改革;率先发展以城乡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为主的非国有经济,引发经济运行机制的深刻变化;率先突破“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率先推进以产权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为重点的企业改革,较早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突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上述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客观发展规律、自下而上推动的内生创新活动,使浙江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上走在了全国前列。当前,面对国内外风云变幻的复杂宏观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正确认识浙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必须进一步激发市场内在动力和活力,提升和发挥浙江的内生创新动力,推动浙江发展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着力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建设“两美”新浙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十五”努力,浙江微观市场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市场体系日趋完善,政府职能转变取得明显进展,体制机制继续保持领先优势,改革为浙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省内     
《浙江经济》2010,(5):11-11
国家发改委正式发文明确,将加强对浙江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指导协调和总结推广等工作,共同推动浙江的这项改革工作取得新突破。2009年末全面启动的这项改革,是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进行的体制改革。在此之前,浙江三大省级综合配套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12.
《浙江经济》必须以推进全省发展改革工作为己任,把研究探讨新常态下浙江发展改革的重大问题、宣传交流新常态下全省发展改革系统的共识经验,作为首当其冲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金融市场改革应关注浙江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经济发达,但不良资产跟东北差不多,浙江的不良资产堪称全国最少,这是何故?更重要的是,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浙江金融的改革为何会支付少得多的成本?浙江的经验或许也是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一般经验。  相似文献   

14.
发展创业投资实现浙江转型发展、推进全省战略实施的有效途径之一。浙江在“浙江模式”的改革发展中形成了良好的创投土壤,但距形成成熟创投市场仍有较大差距,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探索,加强推进。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新一轮大范围改革的前奏,上海自贸区掷地有声地出现在公众视线内。在金融、投资、贸易、法制四大领域推开改革试点,凸显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思维。
  自贸区自上海起步,其激起的波澜却不仅仅局限于上海范围。从最初的上海自由贸易区转变为现在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中国”二字的添加,使得自贸区的影响和政策内涵从单独的上海一市覆盖到全国范围。虹吸效应与辐射效应并存的上海自贸区,对邻省浙江的影响首当其冲。上海自贸区挂牌后,区内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快速集聚,必然为区外所用,也必须为区外服务,而浙江作为近水楼台,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与此同时,上海作为自贸区在集聚了各种要素资源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周边地区的资源集聚,浙江也难以幸免。浙江的当务之急,是要勤练内功,化挑战为机遇,在上海自贸区改革试点中寻求浙江转型的新出路。
  以开放促改革的上海自贸区,为转型背景下的浙江投资、金融、贸易打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试验窗口。敢为人先的浙商,自当把握机遇,充分发挥上海自贸区营造的政策通道,为浙江经济新一轮的改革与转型奠定坚实根基。  相似文献   

16.
由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当前浙江企业经营遭遇较大困难,经济增长有放缓趋势,需要各级政府和企业界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共渡难关。目前的困局提醒我们,在看到改革以来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浙江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本轮经济波动中浙江企业之所以面临深幅调整,原因就是微观上浙江企业整体竞争力相对较弱,宏观上经济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必须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政府自身改革,实现浙江产业升级和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17.
面对民营企业体制机制灵活的“倒逼效应”,浙江国有外经贸企业的改革不断地深化;浙江外贸主体已经由一些小草长成一望无际的森林,浙江外贸出口事业正蒸蒸日上,一日千里。  相似文献   

18.
仲品 《中国西部》2012,(22):111-113
接连推出的丽水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和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成为当前全国金融改革的两大抓手。两大抓手都在浙江!浙江这块历来之金融创新热土备受瞩口!借着温州、丽水金融改革之风,浙江省大力发展该省金融、№,着力打造总部经济,向金融强省迈进!  相似文献   

19.
蔡新祥 《发展》2012,(8):49-50
浙江小城市培育工作压力是浙江小城镇发展困境,基础则是浙江已经领先一步的“强镇扩权”。 2012年初,42012年全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和中心镇发展改革工作要点》由浙江省政府办公厅下发。这项源于2010年的试点工作进入了第三年。2011年,浙江小城市培育的27个试点镇,面积仅占浙江全省3.9%,地区生产总值已占全省的5.8%,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浙江经济》2011,(20):4-4
“十一五”时期,浙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完善,经济、社会、城乡、生态、政府等领域改革协调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全面实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突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代赋予了浙江改革新的任务,如何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时期转变,如何实现城市化发展加速推进向成熟发展转变,如何实现社会发展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