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财政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的文献很多,但从财政政策各个工具的角度来研究的并不多。本文先回顾了1992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的财政政策.然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选取1998年到2008年较为细分的季度数据.运用了多元回归、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工具和方法,研究了税收、政府支出、转移支付这三大财政政策工具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和短期影响.并根据得到的结果从这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2.
自1998年以来,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式变化影响,我国社会需求总量呈现不足。国外消费需求下降,出口萎缩,增速从1997年的20.9%,跌到1999年的7.5%。国内物价走低,需求不旺,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和银行投资行为,导致投资需求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使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形成恶性循环。由于社会总需求不足,直接威胁到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面对这种严峻形式,党中央、国务院选择了积极财政政策,即扩张性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3.
以增发国债、扩大公共投资为主要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的连续实施,对扭转经济减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积极财政政策毕竟是在特定背景下采取的应急措施,难以作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长久之计和根本之策,应未雨绸缪,为积极财政政策逐步淡出后促成可持续增长机制的后续政策预作准备。  相似文献   

4.
积极财政政策、适度的政府财政支出与内生经济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过去几年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扩大了国内需求,推动了经济增长,它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积极财政政策也使得我国的赤字率和债务负担率日益攀升。在国债最终要通过税收收入来偿还的前提下,政府财政支出的速度扩张在长期中可能影响到内生经济增长,巴罗模型从理论上论证了政府支出规模和经济增长率的关系,对于我国在“十五”期间的财政政策选择可能会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财政政策与长期经济增长: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解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取决于以知识或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为核心的内生变量,并且这些内生变量对政府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是敏感的,因而合适的财政政策在长期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我国要保持持续的长期经济增长就必须采取有效的财政政策,增加人力资本、基础设施、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投资,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和促进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在Jones(1995)的R&D驱动的经济中内生化人力资本积累,进而考察了政府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财政政策是实现经济增长转型的重要条件。政府财政选择不同,经济增长模式不同,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认为: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的财政支持不到位,没有实现经济增长转型,如果这些国家政府对教育和研发给予较高的财政补贴,则可能实现更快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9.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财政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区域间的不均衡日益扩大,这不利于我国经济长期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政府应该积极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的调整,文章主要阐述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并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完善税收政策以消除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调整投资政策以增强中西部地区的引资能力,以此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香港经济增长中的财政政策上海财经大学财政系陆丰泉香港经济自50年代中期起飞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1991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GDP)按当年价格计算达6330.23亿港元,1992年人均国民收入高达16382美元,这一指标在亚洲仅次于日本,比若干...  相似文献   

11.
12.
范宏 《中国经贸》2011,(10):208-208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速度型向集约型、效益型的转变。要顺利地实现这一转变,需要政府从国际竞争及国家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适时地制定有关宏观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在政府所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中,财政与税收政策的地位和作用正在日益提高和扩大,并对国家经济增长的制约和影响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为应对全球性经济危机已经开始实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不仅存在传统IS-LM模型分析的直接挤出效应,也存在由我国独有的金融体制、财政体制、国民消费倾向、产业政策和国有企业制度等因素引发的"泛挤出效应",因此,应对的关键不仅在于以货币政策的配合使利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改善民生促进国内消费,使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能够通过消费、投资充分发挥乘数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增长中财政与货币政策效应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0年代末,中国政府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制订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哪项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大?笔者运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证得出近年来财政政策的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15.
16.
17.
根据乘数效应、带动效应和挤出效应,我国始于1998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效应已于2000年起呈递减态势。我们认为,这种态势除了主要起因于该政策的内在局限性之外,还与其外在的微观经济约束和相关制度瓶颈密切相关,尤其是转轨期金融瓶颈。利率非市场化致使货币传导机制梗阻,金融抑制导致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融资呈“三元化”,金融风险的客观存在使得货币政策呈适度的紧缩性。事实上,这些金融瓶颈已各自或综合地制约着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效应预期的维持和扩张。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