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货币政策失效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供给是内生的,而不是中央银行可以控制的外生变量。本文在回顾内生货币理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两个方面论述了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历史演变和作用机理,并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货币供应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樊苗江 《开放导报》2003,(12):40-42
外生货币供给假设是主流经济学的货币教条 外生货币供给假设,即由中央银行决定货币供给和利率,是主流经济学货币理论的基石.这是因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在凯恩斯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凯恩斯在<通论>中采用了外生货币供给的假设.在主流货币理论中,货币供给理论描绘的是基于机械乘数原理的货币供给过程,而主流货币理论之间的差别或争论,主要是货币供应量与收入之间的联系强度与途径、货币政策的效力和传导机制上的不同解释.然而,外生的货币供给却是一个缺乏历史根据的经济学教条.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传统货币供给理论进行了梳理,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角度,指出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较强.从而使得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存在可控性差的问题。根据我国目前的现状以以度货币供应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以同业业务为主的非存款负债以及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大大弱化了货币乘数论的有效性,货币供给内生性增强。本文从理论及实证两个方面研究货币乘数论与银行信贷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对于央行能否影响商业银行贷款规模这一点,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实证检验的论据都不充分。实证研究表明:由于同业负债、理财业务以及出售持有债券获得流动性支持等外部融资渠道的存在,商业银行贷款并不一定受到存款约束,导致传统的货币乘数论失效。在法定准备金率这一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降低的前提下,我国货币政策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央行只有对商业银行等主体的放贷行为和货币创造能力实施有效控制,货币政策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货币“迷失”与我国货币、汇率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1985~2003年我国货币资金的“迷失”现象,可发现这种货币的迷失本身是由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导致的,尤其是由于很大一部分迷失的货币没有进入实体经济部门、没有形成有效的货币供给导致的。我国大量存在的货币资金迷失现象动摇了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我国货币政策关于货币供给外生性的假设前提,这一方面使得蒙代尔不可能三角不再绝对成立,另一方面也削弱了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货币政策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有必要对此有所关注。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货币的产生给传统货币带来极大的挑战,不仅使狭义货币量和广义货币量难以统计,也给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带来了诸多困难。本文基于乔顿货币供给模型,分别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角度分析了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进而引发了对电子货币未来发展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当前互联网空间虚拟财产和虚拟货币现状的基础上,对虚拟财产和虚拟货币的交易机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探究了网络空间虚拟货币的发行和定价问题,分析了建立规范化的虚拟财产与虚拟货币交易体系的可行性,给出了构建这一规范交易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各国经济飞速发展,货币供应量已经成为一国执行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所关注的最重要的经济量之一.本文分别从各国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方面,剖析各国中央政府在广义货币发行中所扮演的角色,试图探索中央政府是否是广义货币的发行者.  相似文献   

9.
蒋少华 《北方经济》2009,(22):49-51
网络虚拟货币,是为了销售虚拟商品和服务而产生的一种代用币,是为了适应人类进入数字时代的要求而应运产生的。本文首先对网络虚拟货币在我国的发展状况进行了阐述,然后通过分析其特征指明了其本质,提出虚拟货币实质上只是真实货币的"代金券"。接着本文在分析网络虚拟货币使用、交易方面存在的风险,最后提出了对网络虚拟货币进行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货币政策、公司融资行为与货币供给内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有关文献进行综合研究和借鉴的基础上 ,建立了一个包括公众、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模型 ,然后使用经验数据对这个模型进行检验。在综合考虑公司的投资、融资行为和政府货币政策因素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后我们发现 ,在 1 992至 1 998年间 ,除了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明显增强外 ,货币供给中来自公司融资行为的影响力超过了政府货币政策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力 ,货币供给表现出内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货币需求是制定货币政策的出发点.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长期以来就被看作货币政策实施的前提条件。我国自1994年开始按季度向社会发布货币供应量.1995年尝试把货币供应量纳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体系.1996年正式把货币供给量作为的中介目标.因此分析货币需求并建立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对于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中的协整理论.分析了中国的狭义货币需求.发现狭义货币供给量、实际GDP、股票交易额和利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短期货币需求模型.最后根据有关实证结论提出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从货币供给理论看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回顾了西方货币供给理论,结合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及货币信贷投放情况的新特点,指出货币供给内生性不断增强的趋势,并提出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效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浅议虚拟货币需要管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载飞  张昊 《特区经济》2007,224(9):66-67
虚拟货币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而日显其重要性。以交流型论坛管理员、单向服务提供商为代表的相关网络经营管理者是其发行者,但并不能有效控制其发行数量。由此虚拟货币在虚拟世界中产生的问题可能对现实金融秩序发生影响,尤其体现在单向服务提供商所发行的虚拟货币上。所以目前应当着重对此类货币从发行、流通、回笼等方面进行管制。  相似文献   

14.
虚拟货币法律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樊 《特区经济》2008,235(8):80-81
虚拟货币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发行人、消费者和签约网络服务商三类,发行人发行虚拟货币,消费者和签约网络服务商使用虚拟货币系统。虚拟货币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一种小额资金划拨行为。虚拟货币发行人与消费者之间主要存在有一种使用虚拟货币作为支付结算工具的合同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虚拟经济和不确定性的有关理论 ,从货币政策当局货币调控、银行体系信贷资金配置和企业资产选择等层面 ,对中国目前存在的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反常规关系的深层原因作了深入探讨。中国货币虚拟化过程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是造成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关系反常的根本所在。“中国之谜”归结到底是由于货币虚拟化过程带来的种种不确定性 ,导致两种投资的收益率差别不合理所致。  相似文献   

16.
从货币供给的角度看财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扩张财政政策的认识和运用,一般限于扩大总需求、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但是在货币经济中,财政政策实质上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货币政策,因此必然与货币供给相连,从而引起外生货币供给的变动,这会对内生货币供给机制产生诸多影响。重新认识财政政策引起的外生货币供给与内生货币供给机制的联系,有助于我国目前正确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网络及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网络虚拟货币的规模越来越大。文章从货币金融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网络虚拟货币对货币乘数和货币供求的影响,得出网络虚拟货币没有改变基础货币,却加大了货币乘数影响了货币供给;并提出了网络虚拟货币需要合理的监管和法律保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信贷投放、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作为政策中介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广义货币供给与物价水平和GDP序列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信贷投放对于货币政策有效性具有显著的制约作用.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环境决定了在货币政策效应的传导机制中,信贷渠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大于货币渠道.  相似文献   

19.
内生货币供给下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出发,以中国金融体系为背景,建立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模型,并从理论和经验事实两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2003-2013年的季度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发展、政府调控、大国货币和银行行为四类因素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货币、日本广义货币和美国广义货币数量对我国广义货币供给具有显著影响,说明我国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明显,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挑战.对此,本文提出控制我国货币供应和物价上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