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杏 《魅力中国》2009,(18):176-177
日本经济自上世纪90年代初步入衰退的10年来,国内资金循环出现的"由民间向政府"的转移倾向,是抑制日本民间金融机构发挥资金配置这一本质中介职能的重要原因。而近年来日本干预外汇市场不断膨胀的外汇储备向美国市场的流动也抑制了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文章认为,应凭借内在发展需求来带动资金以国内民间经济为主循环渠道,才能保证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整体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日本经济在经历了10年的长期衰退后,终于出现了回升势头,2002年初开始,日本经济已经历了27个月的缓慢上升,这是自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以来的第三次景气回升。日本经济界认为这次回升标志着日本经济摆脱了长期低迷的状态,基本走出了通货紧缩。日本经济10年来徘徊不前的真正原因在于"资产价格紧缩导致需求不足"(陈虹,2004)。日本在泡沫经济崩溃后,土地、股票等资产价格下降了1000万亿日元(约合10万亿美元),一般国民损失的财产高达GDP的两倍。资产价值的缩水引起家庭和企业部门的资产与负债失去平衡,从而降低了个人消费和企业设备投资需求,造成通货紧缩。分析日本通货紧缩原因,其中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和技术进步等供给因素引起的通货紧缩仅占30%。通货紧缩加剧了工资、债务和利息的实际负担,这对企业收益造成了负面影响,从而进一步削减了需求,形成了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192 9— 1 933年美国发生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经济大危机 ,主要表现为物价连年大幅下跌 ,生产萎缩 ,股市崩溃 ,银行和企业大量倒闭 ,失业剧增 ,投资与消费严重不足 ,社会生产力相对闲置。大危机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美国泡沫经济的破灭 ,国际通货紧缩的影响 ,经济周期波动等原因 ,但是美国政府所执行的造成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是这次大危机的政策根源。当时制定政策依据的理论基础有 :一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原理 ,即市场机制自动调节促使经济趋于平衡的原理 ;二是萨伊定律 ,即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在政策上 ,胡佛政府奉行…  相似文献   

3.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泡沫破灭后不久,在日本经济运行与发展中就开始显现出一些通货紧缩性征象。对此,日本政府虽也一再告诫“日本经济下面临着陷入通货紧缩恶性循环的危险”,但始终都未承认日本经济已经处于通货紧缩状态之中。直到今年3月16日,代表日本政府的经济财政大臣麻生太郎才在讨论2001年3月《月例经济报告》的阁僚会议上公开认定:“现在的日本经济正处在缓慢的通货紧缩之中。”日本政府关于通货紧缩认定态度的这种变化,从表面上看是由于对通货紧缩定义的改变--在此前政府一直沿用原经济企划厅的定义,将通货紧缩界定为“伴有物价下跌的景气低迷”,而在本月初内阁腐却参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物价下降持续两年以上)对其进行了个性,重新将其界定为“技术的物价下趺”。而其更为深刻的背景则是,在美国经济减速、股市暴跌已对日本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的条件下,森喜朗政府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物价下跌对景气持续回升的恶劣影响,并逼迫日本银行进一步采取金融缓和措施以制止物价持续下跌。在去年8月,日本银行曾以“日本经济已摆脱了通货紧缩威胁”为由,不顾政府方面反对坚持取消了“零利率”政策。  相似文献   

4.
日本通货紧缩的成因、治理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经济在90年代的大多数年份处于通货紧缩状态,进入21世纪后,日本的通货紧缩并未缓解,反而呈愈演愈烈之势,连一向对通货紧缩一词讳莫如深的日本官方在2001年3月也不得不首次承认,日本经济陷入了“缓慢的通货紧缩”中。日本通货紧缩产生于泡沫经济破裂的历史背景下,其直接原因是不良债权问题恶化,以及不当的财政紧缩政策。日本政府对通货紧缩的治理,目前看来效果有限,不能称之为成功:货币政策面临“流动性陷阱”的制约,根本原因是金融机构信贷紧缩导致的信用创造能力下降;财政政策面临两难窘境,紧缩财政使经济更加走向萧条,扩张财政则使财政面临崩溃;经济结构方面的改革,虽有强烈的愿望,但实际效果不佳,根本原因是制度创新的刚性,制度刚性的来源,一是目前制度的惯性;二是制度创新缺乏有力的推动者,并且既得利益者并不配合。日本经济与中国具有惊人的相似性,研究日本通货紧缩及其治理,对于我国真正地走出通货紧缩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 中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紧缩现象, 通货紧缩意味着: 供过于求, 物价持续下降。本文从国际原因: 收入预期不乐观社会保障体系滞后, 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错位, 双紧的财政、金融政策的惯性作用, 新旧体制交替的阵痛5 个方面分析了通货紧缩的成因, 同时提出了治理通货紧缩的6 项对策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泡沫经济已经破灭十几年了,由其连带发生的通货紧缩,在最近的10年中一直肆虐着日本的经济。泡沫经济究竟如何在日本产生,谁是泡沫经济的罪魁祸首,又是谁第一个发现泡沫经济的弊病,并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呢?理清这些问题,对深入挖掘泡沫经济在日本产生的社会及经济制度基础十分有  相似文献   

7.
经过连续几年的“泡沫经济”崩溃后的打击,1996年日本主要产业的发展,可以说仍然没有摆脱泡沫经济崩溃的阴影,但就其具体的业绩而言,其发展趋势的主体还是值得充分肯定的。那么,1997年日本主要产业的发展趋势是如何肯定的。那么,1997年日本主要产业的发展趋势会是如何的呢?本文就此对1996年的情况进行大概的评估,并对1997年的情况做一大体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阅读     
《环球财经》2010,(12):126-126
心理学与经济大变革泡沫经济彻底崩溃之后,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低迷的状态。为了摆脱这种困境,日本政府出台了低利率政策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企图刺激经济早日复苏。但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9.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金融机构就被数十万亿日元巨额呆帐所困扰,1995年,又为战后最严重的危机所震撼、宇宙、木津信用社和兵库银行等几家最大的金融机构相继破产,日本金融业陷入如此严重困境与自动化、国际化的国际金融大气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由于过去3年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政策和连续几年物价回升乏力,2002年通货紧缩再度出现。我们知道,通货紧缩的危害远远大于通货膨胀的危害,必须予以治理。 一、通货紧缩威胁中国经济 在我国经济指标向好的情况下,暗藏着生产过剩和失业数量增加等负面因素,严重困扰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出现了日元升值冲击、泡沫膨胀及泡沫崩溃、通货紧缩、经济持续低迷等问题.近些年,中国经济也出现了和日本经济相似的一些情况和问题.对80年代以来的日本经济和当前中国经济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得到一些有意义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日本学者关于本国通货紧缩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初始日本经济走出低迷,但时至今日通货紧缩却一直与其相伴随。日本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所涉及的问题包括:关于通货紧缩概念的界定标准,涉及是否应将经济低迷纳入其中。关于通货紧缩的成因,在需求方面涉及泡沫经济的后遗症、通货紧缩预期和工资持续下降等;在供给方面涉及日本的规制改革和技术进步、国际分工中的低工资压力和经常项目顺差所造成的日元升值等。关于通货紧缩的机理,学者们援引马克思、凯恩斯和哈耶克等经典理论对其进行了说明。关于通货紧缩的影响,涉及对实体经济的危害、代际之间收入转移弊端和就业环境恶化等。关于通货紧缩的治理,涉及加强金融和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消除通货紧缩预期和政府干预无效论等。跟踪这些研究无疑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张丽华  孙涛 《天津经济》2007,(3):49-51,59
一、房地产泡沫给日本带来的影响 西方有些经济学家估计:日本泡沫经济带来的直接损失超过了6万亿美元。在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在萧条中挣扎了十多年,迄今为止,日本经济依然没有明显的起色。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对日本政治、经济和社会造成巨大破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日本经济萎缩与景气恢复面临的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日本经济陷入战后以来持续时间最长最严重的萎缩之中。1998年7月小渊内阁诞生后采取大胆措施,收到了一些效果,99年摆脱负增长大有希望。但日本经济景气的恢复仍面临着不良资产问题、失业问题、潜在财政危机、少子老龄化问题、消费疲软问题、潜在的政治危机等难题,这些难题的解决单靠采取对症治疗的短期政策是不够的,必须通过结构改革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5.
张颖 《现代日本经济》2002,121(1):40-44
从虚拟经济(主要是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角度来分析导致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的基本层面:日本的生产率低下,并且长期没有提高,从而实体经济缺乏发展空间,无法填充虚拟经济中产生的泡沫。而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分析,导致日本生产率低下的原因则是缺乏市场竞争的经济体制。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必然性给予了当今中国的股票市场许多教训。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从世界范围来看,泡沫经济已经取代经济衰退成为经济增长的梦魇。从1990年泡沫经济崩溃至今,日本经济一直在不景气中挣扎。而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中国香港房地产泡沫的破  相似文献   

17.
中日两国通货紧缩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日两国通货紧缩下的经济运行、通货紧缩的成因及政府政策选择等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认为,中日两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都出现了通货紧缩。两国在物价持续下降的同时,都出现了社会需求不足、经济衰退或经济增速下滑和失业率的上升,且近些年都出现过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好转后又趋恶化的情况,但两国在通货紧缩起点的表现和经济增长率方面有较大差异。消费者预期因素、不良债权问题以及外部性影响,是两国通货紧缩的共同成因,但两国在经济体制等深层次诱发因素上有很大差异。两国政府都采取了相对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并都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体制改革,但两国在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体制改革的广度和深度方面有着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带来严重的十年经济衰退,值得深刻的分析总结。由一个行业的泡沫导致整个经济的崩溃只在刹那之间,可见泡沫经济巨大破坏性和发生的瞬间性。中国政府在近几年推出多套控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与市场现如今经常出现的"日光盘"形成鲜明的对比。文章立足于现行税法制度,重新思考在微调现行税法的情况下是否能够调控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检验了日本1980.Ⅰ-1991.Ⅳ和1992.Ⅰ-2001.Ⅱ期间名义GDP与货币存量(M2 CD)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相对于前一时期,1991年之后日本货币存量的变化在统计上已不能成为影响名义GDP变化的原因.通过对“泡沫经济“后日本经济运行机制进行分析,本文认为:金融结构的不稳定性导致货币乘数下降,预期通货紧缩导致在名义利率下降的同时实际利率却在上升,“流动性陷阱“的出现,金融自由化的完成,日元汇率政策,都是导致1991年后日本货币政策效应减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日本经济陷于长期停滞的泥潭。作为应对措施,日本银行试图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但效果并不明显,其原因之一就是货币乘数下降。本文从影响日本货币乘数的因素入手,分析了日本货币乘数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