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杨文虎 《特区经济》2008,228(1):109-110
涨跌幅限制是我国证券市场上重要的交易制度之一,目的在于降低股市风险,提高市场效率,但对其有效性却存在分歧。本文运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带有涨跌停虚拟变量的GARCH(1,1)模型,对在沪市交易的ST股票在5%涨跌停限制的收益波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前ST股票5%的涨跌幅限制不能降低市场的风险,甚至还加剧股市波动,阻碍了股价向均衡价格的回归。  相似文献   

2.
涨跌停机制的绩效:上海股市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直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证券市场实施涨跌停机制的效果存在争议.本文以改进了的Kim和Rhee(1997)的研究方法为基础,结合上海股市的个股价格资料,从波动率溢出假设、延迟价格发现假设和交易干涉假设三个方面对上海股市涨跌停机制的绩效进行实证考察.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的涨跌停机制是缺乏效率的.文章的最后提出了放宽价格限制幅度和采取不对称的涨跌停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劳平  叶钦燕  叶金凤 《南方经济》2011,29(11):54-62
涨跌幅限制制度作为金融体系中稳定价格,防范价格过度波动的措施之一,被许多国家所采用。一直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涨跌停机制的实施效应存在争议,焦点集中在制度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流动性干扰效应、波动性溢出效应、价格滞后发现效应和磁吸效应等。自2005年中国权证市场采用涨跌幅限制以来已近五年,其实施效果和对权证市场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和探讨。本文选取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和正在上市交易的55只权证日交易数据进行分析,检验涨跌幅限制对权证非理性波动的影响,以及流动性干扰效应、波动溢出效应和价格发现延迟效应是否存在,来考察我国权证市场中涨跌幅限制制度的实施效果和效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修正了 Sutrick提出的涨跌停限制发生时证券均衡价格的估计方式 ,新估计方式可降低估计误差。本文利用均衡价格估计方法 ,以中国股市 A股股票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涨跌停发生时投资者是否存在过度反应。结论是 :涨停后次日的平均异常收益率显著为负 ,而跌停后次日的平均异常收益率显著为正 ,证实中国股市存在比较明显的过度反应现象  相似文献   

5.
涨跌幅限制是一种稳定证券市场价格的制度安排。长期以来有关涨跌幅限制的政策效果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借鉴西方实验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利用相关计算机实验系统。设置无涨跌幅限制、静态涨跌幅限制和动态涨跌幅限制三组不同的实验环境。分另4选取实验参与人进行模拟证券交易,对静态和动态涨跌幅限制制度对市场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得出的结论是。与没有价格限制的基准实验相比较,动态和静态涨跌幅限制都显著的抑制了价格对基础价值的偏离。提高了市场的信息反映程度。实验结果还表明。动态涨跌幅限制能够抚平市场反应的波动程度.提高市场的流动性,而静态涨跌幅限制在一定程度阻碍了交易的实现,影响了市场交易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6.
价格波动存在两种类型:第一类型由于内在价值变化而波动;第二类型价格投机性的波动。我国市场实施固定涨跌幅制度。固定涨跌幅制度存在三大缺陷:阻碍第一类波动,损害市场效率;日内价格涨跌幅度接近涨跌停板时,会加大波动;当收市达到涨跌停板,次日波动会增大。本文对这三类缺陷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西部论丛》2007,(11):58-59
港股基本交易规则及与A股的差异1.香港股市所有交易品种均不设涨跌板限制港股一个交易日内股价波动幅度从制度上没有限制。港股历史上不止一次出现过大盘指数大幅波动过千点、幅度超过10%(如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期间),因公司突发消息引起的股价大涨大跌更是司空见惯,几乎每天都有涨跌30%甚至更多的股票。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股市而言,涨跌停限制并没有限制流动性,最多也只是延迟了流动性.就波动性而言,不同规膜、不同绩效的股票则有所不同,普遍主张对大盘股、绩优股不设限制.为了进一步弄清涨跌停板制度对股市的影响,利用火灾模型不失为一个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新的碳金融衍生业务,碳排放权远期交易能助力企业碳排放的战略管理、盘活碳资产的内在价值、赋能碳市场的价格发现。然而,在碳市场中推行碳排放权远期交易,不仅可能面临信用风险、价格风险等风险问题,碳排放权远期交易本身亦可能与履约清缴、价格涨跌幅限制等制度产生冲突。因此,本文建议围绕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碳排放权远期交易的制度构建,包括引入保证金措施、引入强制平仓措施、引入现金交割措施等,进而为碳排放权远期交易的落地和推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 2014 年至 2015 年我国股票市场经历的大涨与大跌为研究背景,利用融资融券标 的公司在 A 股与港股中的交易数据,研究了卖空限制政策对股票价格和流动性的影响。实证结果 表明:融券“T+1”交易制度出台后,受限制股票的累积超额收益率为正,并且受限制股票的流 动性降低,而卖空限制政策对未受限制股票的影响则不明显。说明在股市出现异常波动的情况下, 卖空限制政策的出台可以支撑受限制股票的价格,从而缓和投资者的悲观情绪,达到稳定市场的 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交易机制对我国证券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从建立以来的波动性特征,我们特别关注了交易制度对市场波动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市场微观结构中的价格稳定措施和竞价方式的采取,对市场波动有显著影响,进而本文对如何增强市场稳定性提出了证券交易制度设计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鲁小东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2):74-78
运用上海、郑州、大连期货交易所近六年日交易数据,实证研究涨跌停板制度对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效率的影响。结论表明,涨(跌)停限制干扰了交易的正常进行,阻碍了信息传递,降低了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效率,并且涨(跌)停所造成的价格延迟效应一般会延续到第二天。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与其他市场的异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期货市场中17个大宗商品近10年的价格统计分析,在期货与现货相关性极大的基础上,利用期货市场商品价格波动中涨跌时间和涨跌幅度规律的认识,对现货市场中与大宗商品相关的企业采用的传统套期保值模型进行指导和优化,以达到更加有效的规避价格波动风险,扩大利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中国股票市场特质波动率与横截面收益率的关系进行经验研究,探讨特质波动率之谜是否存在。我们发现,中国股票特质波动率与横截面收益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在控制了表征异质信念的换手率后,这种负相关关系消失了。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在卖空限制和投资者异质性的共同作用下,资产价格会被高估从而降低未来的收益率,造成了中国市场上的特质波动率之谜。  相似文献   

15.
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波动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对中国及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价格贸易条件的波动性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1987~2006年,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年均波动9%,其中初级产品、资源型制成品、低技术产品和中技术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波动较小,而高技术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则波动较大;在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中国与美国及欧盟价格贸易条件的波动相对较大,而与日本、韩国及东盟价格贸易条件的波动则相对较小。然后,本文采用方差分解的方法,从进出口商品结构角度和国别角度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波动进行了分解,结果发现:低技术产品大的出口份额、中技术产品大的进口份额以及中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不均衡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波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波动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同美国价格贸易条件的较大波动引起的,另一方面则是中国对美国、日本市场的过度依赖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中国股市新一轮的大牛行情和股权分置改革的逐步深入,内幕交易问题再次受到广泛关注。虽然我国限制内幕交易的立法措施和执法力度得到了不断完善,但是仍旧难以满足证券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为防止新形式的内幕交易行为扰乱市场秩序并影响市场效率,应借鉴国际经验,从立法、执法以及交易制度等方面入手,杜绝内幕交易孽生的土壤,保证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发生的,本文通过对诺斯关于制度环境的定义,给出了交易环境的概念,并以交易环境为分析工具,分析了影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交易环境,具体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建立了适应于一般证券市场情况的单期最优决策模型,导出了权证上市交易前后标的股票的最优投资量及其价格变动的一般性结论,揭示出权证上市交易后标的股票资产定价机制必然发生根本性改变。基于本文得出的一般单期最优决策价格模型,建立了适应我国权证上市交易影响标的股票收益率及其波动率的实证模型,以我国股市的钢铁板块为主,具体分析了权证上市交易对标的股票收益率及其波动性的影响特征,从而验证了理论结果。最后得出我国权证上市交易总体上加大标的股票条件波动率的结论,与国际上一些学者研究的结果是不同的。据此,本文为我国证券市场建设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发生的,本文通过对诺斯关于制度环境的定义,给出了交易环境的概念,并以交易环境为分析工具,分析了影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交易环境,具体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股市内不同类型交易者的行为进行分析,利用Watanabe(2002)的模型,对中国股市交易者的反馈交易行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股市的波动率与自相关性之间具有反向的变动关系;股市收益在价格下降时,比价格上升时更具有负自相关性;股市中存在着正反馈交易行为,而且波动率越大,正反馈交易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