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司合并对公司债权人的债权实现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是对债权人的保护不应以损害公司合并效率为代价。新《公司法》很好地确立了这一立法价值取向,但是在保护债权人制度的具体设计上,却存在诸多的缺陷,特别是没有规定债权人权利损害的救济请求权,对债权人的保护殊为不利,需要立法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2.
债权人与企业股东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前些年我国的会计制度存在弊端,使二者所掌握的信息存在不对称性,影响企业债务融资的公平性与发展性。本文主要从新会计准则当中债权人与企业的角度入手,对准则中对债权人个人权益保护及融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有效解决了债务人和企业二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了债权人对企业的认知程度,保证债权人可以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了解,并对其进行评估,保证后续工作的正常进行,缓解了企业融资时所产生的约束现象。  相似文献   

3.
历史亏损企业所有者权益结构具有高股本、高资本公积、低盈余公积与高负向未分配利润并存的失衡特征。合理设计历史亏损企业所有者权益内在结构,既有利于协调股东、债权人、管理层之间的契约关系,又有利于提高债权人利益保护程度。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6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对历史亏损企业而言,历史亏损越高,债权人利益保护程度越差;股本越大,债权人利益保护程度越好;资本公积(特别是股本溢价)越大,债权人利益保护程度越差;盈余公积占比较小,对债权人利益保护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研究聚焦历史亏损企业,首次从所有者权益结构视角探讨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旨在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其正常的经营活动中,有时资金周转不灵,以致无力按期偿还应付的债务。发生这种情况,作为债权人有两种解决的方式,一种是通过法律程序;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相互协商,债权人作出适当让步,使债务企业减轻债务负担,度过暂时的难关,重新继续经营下去。这样不仅债务企业不必破产清算,而且可在嗣后的经营活动中,通过加强管理,加速资金周转,不断提高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强偿债能力,债权人的损失也可降低到最小程度。由此可见,债务重整是指债权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或债权人与债…  相似文献   

5.
肖辉 《经济论坛》2004,(23):115-116
代位权是指债权人为保全其债权,当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权利已负迟延责任又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的权利时,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次债务人行使其对债务人所负债务之债权的权利。我国《合同法》第73条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债务人的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  相似文献   

6.
曹德仁 《现代财经》2003,23(6):51-53
在强制执行中,当存在多个债权人向同一债务人申请强制执行时,所采用的原则主要有两种:债权人平等原则与效率优先原则。本文通过对这两种原则的比较分析,发现在保护执行权利人和执行义务人方面,效率优先原则明显优于债权人平等原则。而且,效率优先原则更符合民事执行原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取决于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即资产转换成现金的速度。企业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强,相应的短期偿债能力也强。站在债权人的角度,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利益受保护的程度越高。因此,分析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对债权人保护自己的利益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者和债权人作为会计信息使用者,都需要相关的会计信息,而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投资者和债权人只能获得不充分的信息。而要作出有利的、正确的决策,必须要有可靠的信息作保证。因此,在决策有用观下,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特征。  相似文献   

9.
债权人代位权是保护债权人权利的一项重要制度。作从代位权的由来着手,明确其概念和范围,评析其要件的疑点,并对期间的确定进行初略的论证,旨在从学理上弥补其缺陷。  相似文献   

10.
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是企业合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很不完善。针对这种情况,章提出应在未来的《企业合并法》中完善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法律规定.并从企业合并对债权人的告知、债权人对企业合并的异议申诉、企业不履行债权人利益保护义务而合并的后果这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许彩云 《经济论坛》2002,(21):39-39
代位权是指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的权利。根据法理,债具有相对性,债权人不得直接去支配债务人的财产,其处分应依债务人的意思;债权无涉及第三人的效力,债权人亦不得干涉债务人与第三人的法律关系;债权主要是从债务人的财产获得满足,债的关系成立后,债务人的财产即成为债权的一般担保,即“责任财产”。因此通常情况下债权实现的保障有二:一是在债的关系中,设立某种担保;二是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诉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此两者或…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互联网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强  任静 《经济论坛》2004,(22):90-91
由于上市公司管理者与所有者、债权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为了保证我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健康发展,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披露相关利益主体决策所需要的公司经营发展信息。然而,某些上市公司发布虚假信息,欺骗债权人和投资者,使债权人遭受不良债权损失,使投资者遭受投资损失。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进行网上信息披露,在极大的拉近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时空距离的同时,也给上市公司信  相似文献   

13.
李文 《新经济》2005,(10):3
广州家谊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破产案扰攘了将近一年了。9月27日,家谊超市债权人大会上,上千名债权人一致通过重组方案,使濒临破产的家谊超市终于重获一线生机。  相似文献   

14.
朱其俊 《经济师》1996,(6):37-37
论企业资产负债率朱其俊资产负债率是指企业全部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的比率关系。它是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也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资产负债率对债权人来说越低越好,因为在企业清算时,资产变现所得很可能低于其帐面价值,而所有者一...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者和债权人作为会计信息使用者。都需要相关的会计信息。而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投资者和债权人只能获得不充分的信息。而要作出有利的、正确的决策,必须要有可靠的信息作保证。因此,在决策有用观下。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特征。  相似文献   

16.
债权人代住权制度是保证债权实现的一种重要措施。债权人代位权制度本身有其局限性,加上我国合同法规定的不完善及与其他制度的不配套,导致实践中这类案件数量很少。债权人代住权诉讼中的调解、财产保全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债务重组准则的修订背景 (一)债务重组定义债务重组是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这里强调的是一个实质的让步,债务重组让步的实质决定了债务重组的分录处理中必然会存在债权人确认“营业外收入一债务重组利得”和债权人确认“营业外支出一债务重组损失”。  相似文献   

18.
王钊  张圆圆 《国际经济合作》2023,(3):16-32+91-92
赞比亚是新冠疫情以来第一个主权违约的非洲国家,其双边官方债权人、多边官方债权人、市场债权人(包括主权债券和非主权债券)在新冠疫情暴发至赞比亚违约期间,分别采取了协调进化、维持现状和角色缺位等策略。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代表的多边官方渠道“最后贷款人”角色缺位是造成赞比亚成为新冠疫情以来第一个主权违约的非洲国家的直接原因。赞比亚本轮债务问题的根源在于西方国际发展方案与赞比亚国情长期不匹配所引发的民粹主义施政纲领过度融资。赞比亚主权违约与减债协调过程显示出多元债权人关系正在使得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更为复杂化,这也是本轮国际减债协调与全球债务治理改革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9.
陈刚  刘星 《当代财经》2003,(6):68-71
现代公司经营者的融资决策行为受到投资者(股东、债权人)行为的牵制和制衡,公司融资结构的变化不仅影响公司经营者、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关系,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公司的治理结构安排。本文基于代理成本和控制权争夺对融资决策中股东、债权人、经营者的冲突进行了分析,对于把公司行为与公司融资方式选择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权结构有机联系起来,平衡不同利益主体的责、权、利关系,缓解其利益冲突,建立高效合理的治理结构,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侠 《时代经贸》2007,(2X):26-26,28
破产是在债务人的全部财产不能清偿债务的前提下,法院根据债权人或债务人本人的申请做出宣告,并依法对其财产进行清理和分配的制度。人民法院审理破产案件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破产企业财产的依法清理、处分,最大限度地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在当前业破产案件中,有部分企业以破产为幌子,钻目前我国有关破产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的空子,欺骗债权人,损害国家、集体等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以达到选避债务的目的,谓之“破产”选债。特剐是企业以“破产”方式选废银行债务的行为已经成为当前金融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直接导致了市场信用破坏,扰乱了经济秩序,危及银行资产安全,增大了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