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现代公民法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公民法治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其根本目标是塑造公民的现代法治意识。要改变当前的法律教育导向,把法制教育转变为法治教育,使现代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转化为公民的内在素质;现代公民法治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学校基础法治教育、社区法治教育等。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培养一项关系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巨大工程。应从现代法律意识概念入手,加强了培养法律意识;同时也应从树立法治意识、公民意识、民主意识着手,有利于强化法律观念;而且培养法律意识还应同大环境相联系,力求从各方面共同促进。  相似文献   

3.
司法能动的边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传统三段论式的裁判方法走向极端演变成为机械司法时,其对法治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因而能动司法必然步入人们的视野,而以实质法治论为导向的能动司法却又可能瓦解法治的基本宗旨。因此,司法能动应该有一个边界:能动性的裁判方法固然重要,但传统的逻辑涵摄为特点的三段论式裁判方法应是法官判案时的首选;同时,鉴于法律原则体现了现代法治社会公认的基本价值,应该以其作为司法能动的边界。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开始股份有限公司监督模式的变革。这种变革使公司监督机制正发生首一系列重要的变化,其基本趋势为:政府和法律对公司监督的干预增强;职工参与监督日益得到认同与重视;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公司监督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作为“入世”不久的我国,应当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制定出具有前瞻性的相关政策和法律,以完善我国公司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英美法系中美、英两国与大陆法系中德、日、法三国监督机制的比较分析发现,由于法律传统和经济结构的不同,两种监督模式各有其优缺点。这对构建我国股份公司监督机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即融资结构是构建公司监督模式的基础;保持监督部门的独立性是监督机制有效运行的根本保障;根据公司规模大小设立不同的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6.
诸葛亮的法治思想充分体现在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四个领域。它的形成既有时代需要又受家族遗风、荆州学派、忠君思想的影响。其适时立法、严格执法和完善法律监督机制等思想值得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7.
政府采购监督是政府采购监督制度的保证。其运行目标是使政府采购活动在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律制度界定的范围内实现国家财政支出效益的最大化。其实施原则包括依法监督原则、监督独立原则、全过程监督原则、全方位监督原则;其基本内容是建立完善管理机制,建立监督法律体系,建立采购环节的日常监督制度,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监督队伍;并建立政府采购定期报告制度等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8.
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产生、存在和运行的心理基础和社会人文背景。依法治国不仅要以法律制度为基础,更以具有现代法治精神的公民意识为要件。对大学生进行富有成效的公民意识教育是高校公民教育的基本任务,更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当前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现状不容乐观,需从丰富教育内涵、创新教育形式、完善评价机制、探索有效教育路径等方面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9.
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精髓。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腐败治理必须严格依照法治的原则要求。处于转型阶段的波兰,其国家审计在法治的基础上依靠为议会制定法律提供服务、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服务、监督法律体系的运行、监督政府政策的执行四个路径服务于腐败治理的需要,最终实现国家审计"帮助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国家"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险的本质特征是其法律的强制性。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面临新的挑战,应强化社会保险的立法、执法,明确社会保险立法的基本原则,创造社会保险执法的环境,加强现代法治心理、法治观念建设,切实实现工会职能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