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面梳理建德市开展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几年来的实践,分析基层央行在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问题,提出健全社会信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将征信知识有效融入国民宣教体系、提升全社会的知晓度和重视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总结试点经验、促进信用信息的共享通用,加强社会信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进一步深化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江西省为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中小企业自身缺陷明显、金融机构制度不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不健全、信用信息服务的各参与方难以协调等。为促进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建设,应加快推出相关法规,提高中小企业信用意识,有效整合信贷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尽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3.
摘要: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服务、解决中小企业信用信息不对称问题是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途径。以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为视角,研究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主要欧盟国家中小企业信用服务的实践经验,针对我国目前中小企业信用服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临汾市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和微小企业评分工作在监管、信用评级范围与运用、信息披露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对评级行业的认识不足、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不够、信用评级报告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因此,应重视评级行业的发展,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评级机构的自身建设,扩大信用报告应用范围,逐步将其纳入央行征信体系。  相似文献   

5.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作出开展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的决定,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积极推动,精心谋划,与萍乡市政府签署《共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实验区合作备忘录》,联合召开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推进会,并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江西省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发展的意见》,迅速启动试验区建设工作。试验区建设以来,逐步建立了以共享政府部门信息为主导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和更新机制,形成了“央行、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多方共建,共享共赢”的良好局面。截至2013年6月底,已为6119户中小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10家金融机构共培植中小企业350家,其中培植达标A级信用企业329家,试验区贷款余额49.56亿元,同比增长52.87%,与2010年7月启动之初相比,增幅高诀311.97%.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紧密围绕北京市产业发展战略,创造性地开展了以“一个体系、两个试验区、三个融资试点”为主要内容的“1+2+3”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出一条具有首都特色的信用体系建设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有效途径,并取得一定成效.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需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工作体系,健全信息采集与更新机制,健全信用信息服务机制,完善信用支持服务体系,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宣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债券市场发行规模的日益扩大,大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逐步增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度逐步降低,金融机构优质客户流失加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摆在各商业银行面前急迫的任务,发掘和培育中小企业客户将是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市场开拓点和未来市场竞争的生存点,而这一切必须以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为切入点.本文从中小企业信息征集、征信系统的推广及应用、产品创新、取得的成效等四部分内容阐述了交通银行陕西省分行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当前,多数中小企业存在的融资难问题严重困扰着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究其原因,除了银行严格的贷款审批程序及企业自身条件限制等,主要是银企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因此,在人民银行推出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应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征集的项目和中小企业数据库功能,提高信息质量,实现中小企业信用档案信息与贷款卡管理系统对接,创新"以用促征"的征集模式,搭建银企高效融资平台,开展信用培育工程,建立信用孵化培育机制,实施基于征信背景下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长远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迅速膨胀,网络信用成为其决定性因素.我国当前电子商务信用体系仍不健全,信用采集、评价与应用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我国征信立法仍不完善,社会诚信水平、公众诚信意识还处于较低水平,我国更适于采用政府推动、央行负责的网络征信方式.当前,可借鉴央行现有征信系统运行模式,推动网络信用信息的采集、加工和使用,实现数据可获取性、产品可加工性和客户隐私可保护性,促进网络信用体系建设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基层行如何以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为突破口,探索提升人民银行基层分支机构履职绩效的方法和路径,介绍了建设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提升履职绩效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小企业信用评分技术在美国、欧洲及亚洲等国家的商业银行得到普遍应用,而我国银行对这项技术还处于探索和初步的实践阶段。由于我国信用体系不完善,大部分银行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和经验,建议由专门的公司建立小企业信用评分系统,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改变银行小企业信贷组织和流程,充分使用小企业信用评分系统,从而促进该项技术的成功运用,有效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对广西中小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广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存在担保机构发展缓慢、担保能力欠缺的问题。因此,应加大对信用担保业法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强化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提高担保从业人员素质,促进广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存在数量多、信用管理不规范、抵押资产少、融资难等特点。应大力推广中小企业信用评分技术,利用该技术的优势,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信用评分模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并且在利用信用评分技术中需要注意信用信息数据完整性和真实性、信用评分技术理论的学习和专业人才培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盘锦市2009~2012年月度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长效机制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盘锦市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与中小企业信贷投放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对中小企业融资产生积极正向促进作用.因此,应继续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巩固政银企协作的长效机制,改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以促进中小企业融资.  相似文献   

15.
从实践角度探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可持续性问题,指出现阶段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市场体系中,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是提高贷款满足度,而建立政银企联动机制和“征信+信贷”模式是其实现的有效方式。“征信+信贷”的核心是提高中小企业贷款的可得性,其作用机理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整合征信功能,通过完善公共征信系统和引入社会征信机构,重点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和对接效率问题;二是依托征信体系建设成果开展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中小企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VaR模型,可以使信用担保机构明确担保贷款风险的大小,帮助其有效地预防风险爆发和风险扩散。VaR方法在信用担保风险量化管理应用中,面临数据稀少且难以搜集、信用担保评价体系不健全和信用担保贷款收益率“厚尾”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应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加强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将VaR方法与其他风险管理方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是近年来人民银行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通过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举措。2008年以来,人民银行常州市中心支行以科技力量为支撑,研发了中小企业信用信息辅助管理系统,不仅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中小企业信用信息采集、更新、整合、运用的长效工作机制,而且探索了以信用体系建设推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方式,赢得多方认可和支持,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中小信用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进程中,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而艰巨的工作。近年来,尽管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目前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总体而言中小企业内部信用意识和信用管理水平相对较差。在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中,不仅需要在基本原则、方向、架构等方面进行总体把握,而且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与机构信用代码管理系统作为中央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工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制度困境。结合基层实践,从机构信用代码推广及应用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提出现行制度条件下推进中央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路径:以"四个一核心"为建设主线和行进路线,通过"一套编码体系、两级数据库建设、三大推进步骤"的制度设计,围绕建立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推进社会统一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最终建成包括统一的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平台且高效对接社会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设施体系。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提高对诚信的正确认识,建立运作便利、制度完备的征信体系,大力发展规范的信用关系、信用工具与信用中介机构,是健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有效途径。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结合中小企业信用建设现实状况,提出构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