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逸斐  马涛  张真 《中国外资》2011,(18):7-8,10
为了从我国出口环节遏制环境污染和资源流失,针对出口构建绿色壁垒尤为必要和迫切。本文评述了与出口相关的现存绿色壁垒措施及实施现状,探讨其和WTO规则产生的潜在冲突,并就此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江汉平原淡水生物出口状况及政府、金融部门所采取的支持措施,分析了当前淡水生物出口面临的新形势,从企业、政府、金融三个层面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江汉平原淡水生物出口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周虎 《西南金融》2006,(7):46-47
出口信用保险,是WTO允许的贸易促进措施。目前它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支持出口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从四川出口信用保险发展实际出发,探讨了目前制约我省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财税资讯     
《湖南地税》2006,(5):4-5
薄熙来:削减出口退税是降低贸易顺差途径之一;3部委出台激励措施 企业综合利用资源可以减税;税务总局:购进整车改装生产汽车应征收消费税;商务部:完善农产品出口税收支持政策;中国部分中部城市将享受东北振兴有关优衷政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恢复出口退税后,骗税尾随产生。特别是1994年以来,虚开增值税发票及骗取出口退税活动屡禁不止,税务机关一直严厉打击。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局面并未获得实质性改观。目前,出口骗税活动又现猖獗动向,探讨税制和征管长效机制已经刻不容缓。本文在分析出口骗税成因的前提下,从税制完善和加强征管方面,提出了遏制出口骗税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介绍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及对出口的影响开始.详细阐述了我国政府及企业应该采取的系列措施,以促进我国企业商品出口。  相似文献   

7.
SA8000认证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SA8000在全球范围的推广和应用,我国许多出口企业都遇到了认证的要求。从短期来看,SA8000对出口企业的影响是负面的,但从长期来看,其影响却是有利的。为此我国出口企业应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转变经营理念,改变竞争策略,改进管理模式,切实执行《劳动法》,主动获得SA8000认证,并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  相似文献   

8.
以数字技术赋能金融服务,增加对出口企业的有效金融供给,既是推进贸易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践行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应尽之责。本文匹配2011—2016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库数据,从微观层面上探讨数字金融对出口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提升出口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且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驱动特征;数字金融通过缓解出口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加大出口企业研发投入、推动出口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及激励出口企业多元化发展四条路径,提升出口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且对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出口企业以及制造业出口企业,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弱银企关系的出口企业,数字金融对于强银企关系的出口企业风险承担的提升作用更大。此外,金融监管强化了数字金融的正向促进作用。因此,推进数字金融发展、引导出口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及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有助于提升出口企业风险承担水平。  相似文献   

9.
《广西金融研究》2001,(11):16-18
出口收汇核销是以出口货物的价值为标准核对是否有相应的外汇收回国内的一种事后管理措施.出口收汇核销制度以事后管理为主,是通过发放出口收汇核销单,监督出口企业按出口货物的价值足额收回外汇并办理核销.我国自1991年实施这一制度以来,对防止出口不收汇和国家外汇资金的流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领取出口收汇核销单报关出口后,没有及时收汇并到外汇局办理出口收汇核销,造成逾期未核销,严重影响出口收汇核销率的提高.最近,国家外汇管理局玉林市中心支局牵头对辖内出口企业收汇核销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出口收汇核销工作难点,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人民币开始逐渐浮动化以后,汇率变动对企业的影响不断增大,特别是对出口企业来说影响更大。本文分析了出口业务中汇率风险的各种表现,研究了出口企业防范汇率风险的有效措施,所提措施可操作性强,这对于出口企业降低汇率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刘勇 《上海保险》2001,(4):14-14,8
出口企业通过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把收汇风险转嫁给出口信用保险机构,这无疑提高了出口企业在银行中的信用等级,有利于出口商从银行获得贷款,从而为出口企业扩大出口,提升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奠定了基础,特别在加入WT粕,国际贸易和金融取得突破性进展,出口信用保险为出口企业“保驾护航”的独特功效显得愈发重要。  相似文献   

12.
出口押汇是进出口贸易中比较常见的融资方式之一,包括信用证出口押汇和托收出口押汇。本文从信用证出口押汇业务的法律性质入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风险和防范措施,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托收出口押汇业务的性质和风险防范,最后介绍了一种正在发展中的防范风险的工具——出口信用保险。  相似文献   

13.
一般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出口都能显著地促进经济增长,但从长期来看,一般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强于加工贸易出口。因此,为促进经济增长,需要大力发展一般贸易出口,鼓励自主创新和民族工业的崛起。  相似文献   

14.
出口收汇核销管理是指外汇管理局在商务、海关、税务、银行等有关部门的配合、协助下,以出口货物的价值为标准核对是否有相应的外汇(或货物)收回国内的一种事后监管措施,是对出口收汇的贸易真实性的审核.一直以来,它都是我国经常项目外汇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督促出口单位及时足额收汇,防止外汇资金流失或非出口项下外汇资金混入,维护国际收支平衡,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该制度实行已有15年,客观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制度本身也作了几次完善.本文从我国出口收汇核销系统的发展变革入手,重点分析现行出口收汇核报系统的利弊,对其完善途径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了核报数据下载"T 0"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明确了企业出口集装箱有关退(免)税问题,从2014年起外贸企业出口集装箱实行与生产企业出口集装箱相同的退税政策,企业出口到堆场的新造集装箱,取得出口货物报关单和其他退税凭证的,准予办理退税。对于新造集装箱出口问题,税务总局曾经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出口集装箱有关退税问题的通知》(国  相似文献   

16.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呈现持续萎缩态势,廊坊市出口企业经营也一度陷于举步维艰状态。为帮助辖内外贸出口企业尽快走出困境,廊坊市各级金融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支持出口企业改善经营,扩大出口。本文对廊坊市金融部门支持辖内出口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各项金融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一是出口收汇额增长幅度较大。1999年1至12月,该市自营出口收汇1516万美元,同比增长45%,增长势头喜人。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措施吸引了一些企业积极开展自营出口业务。1999年该市新增自营出口企业7家;二是加强对外贸易,促进寿光经济的发展成为寿光上上下下一致的共识,  相似文献   

18.
WTO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原则上允许各国政府运用官方促进的出口信用保险,由此出口信用保险成为国际上通行的促进出口贸易的有力手段。本文以国际贸易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运用2002年至2014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就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出口信用保险发展不平衡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对扩大出口贸易规模具有促进作用,而出口信用保险发展不平衡则对出口贸易规模具有抑制作用;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效应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相对于中西部而言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规模的促进效应更大,而中西部地区的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规模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因此,完善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功能,制定差异化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税收征纳》2006,(11):I0017-I0018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联合下发了(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产品目录的通知)(财税[2006]139号),规定从2006年9月15日起对部分出口货物调整出口退税率。同时明确在2006年9月14日(含14日)之前已对外签订的出口合同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税务机关备案后.在规定期限内出口该合同项下的货物,出口企业可选择继续按调整之前的退税率办理出口退税。现将出口合同备案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我国纺织品遭遇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出发,在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的影响及我国纺织品出口频繁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的原因的基础上,为我国纺织品如何应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提高企业自身的产品竞争力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且对我国纺织品出口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