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根据理论的着重点偏重经济或生态的倾向,把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经济理论划分为三类,即相对偏重经济的环境要素论,强调生态限制前提的生约束性论,以及偏重生态的适度规模论,分析了各种理论的特点和不足,并介绍了适度规模论的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2.
陈玉雪 《时代经贸》2009,(10):19-20
重构我国资源税费体系作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我们应以什么作为构建的理论基础?又如何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税费体系?笔者认为矿业地租理论以及外部性理论为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该理论的引导下,文章提出了重视矿业发展的特殊性的前提下,统筹兼顾,正税理费,适当提高资源税的比重,降低费率比例,促进矿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构思路。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区际关系内涵与西部大开发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理论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思想,我国对此高度重视,已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之一。那么,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和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呢?1987年7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的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是迄今为止最为流行的有关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表述。此表述只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代际关系内涵。实际上,可持续发展的涵义非常丰富,除代际关系内涵外,其中还渗透着人地关系内涵、区际关系内涵、国际关系内涵、未来选择及相关的方法论等。本文试图在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区际关系内涵的基础上,阐述我国西部大开发、大开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理论概念,包容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其思想巳上升为一种哲学高度的当代伦理观,因此其可以渗透到人类意识和理念之中,并指导人们的思维和行动.本文通过对旅游景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旅游景区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文章深刻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渊源,并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提出了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依据,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突出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既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又以唯物史观对人对历史的基本观点为哲学依据。它进一步升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是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6.
孟庆国 《发展研究》1999,(11):29-30
1、可持续发展对未来科技发展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整体的发展观,是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协调发展过程。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前提,人类必须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约束下行动。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改变这种资源和环境约束的手段,能够而且必须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支撑。但现实中的科学技术仍然经常性地用于破坏多于发展的发展过程。所以,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无疑给未来的科学技术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1)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这就要求科学技术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社会经济放在首…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是国际上80年代以来形成的一种新的发展理论。它的基本思想是: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危害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自然、经济和社会是一个协调发展的复杂系统,当代人在自我获得发展的前提下,要为后代人的发展创造条件。近年来这一思想正被广泛接受,并逐步渗透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导思想,各国都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但在企业管理的研究领域,尚没有人对此做过深入的研究。本文将从资源的角度来探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问题。1企业可持续发展前提从资源的角度来看,企业可以看作…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形成并成熟,并在政治层面上逐渐为世界各国广泛接受。学术界也从不同学科角度对可持续发展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但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理论仍不完善,缺乏系统的总结。本文认为,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可持续发展思想理论脉络的梳理,将大大有助于我们加强对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科的理解,并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理论贡献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科学体系,既涉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问题,也涉及可持续发展的实践问题。作为一种发展思想,它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奋斗目标,使经济、社会、生态相互促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未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指南和政治纲领。  相似文献   

10.
略论张謇的经济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謇为发展民族经济倡行“棉铁主义”,力主“开放主义”,并把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他的这一经济发展思想不仅在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当今时代也仍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才是创新的前提,人才是发展的根本,人才是一个单位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全体新闻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着力解决当前直接困扰宣传不及时、不到位、只报表皮、不报实质等现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要把队伍建设放在促进媒体健康发展的重要位置,紧密结合自身特色和自身优势,重点在提高新闻宣传水平、弘扬新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上狠下工夫,在思想政治建设、业务建设和作风建设上取得明显实效的同时,促进报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实现山西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三大前提:以发展文化为先导,改变僵化思想,建立完善投拆制度,狠抓工作运转效率;拍卖设备老化、高投入低产出和资金力量难顾及的中小企业,吸引资金;改原料型生产为与制造加工型兼产的生产模式;利用多方力量有计划的开辟自身市场。三大前提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3.
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历史及其内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认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酝酿形成经历了人类关心生态环境问题的开始,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纪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里程碑等阶段。并从国际流行解释、根本要义、代际平等与代内平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等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了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上级部署要求,“三讲”教育正自上而下逐步展开。如何把“三讲”教育落到实处,抓出成效,我认为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在内容设置上,防止“重整改,轻学习”的倾向,把解决理论武装问题作为落实“三讲”教育的根本 “三讲”教育,首先是要讲学习,讲学习是讲政治、讲正气的前提和基础。从目前大家对开展“三讲”教育的认识着,普遍偏重于对照检查和整改,很容易产生“重整改、轻学习”的倾向。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既要把学习理论作为整改的思想准备,又要把学习理论情况作为整改的重要内容。一是从认识上把“讲学习”作为解决…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历史及其内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历史及其内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认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酝酿形成经历了人类关心生态环境问题的开始,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纪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里程碑等阶段。并从国际流行解释、根本要义、代际平等与代内平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等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了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6.
孙文亮 《经济师》1999,(9):21-23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对发展的最新认识。它是追求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各系统要素整体发展的崭新文明观,现已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邓小平没有明确提出过“可持续发展的”的概念,但其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认真研究和探求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于指导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作为国际战略家,以高度的责任感,考虑全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更着重于考虑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这两个层面上的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17.
治理外部性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反思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中,人们以外部性理论为基础,始终把外部性等同于生态环境问题,把外部性治理等同于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外部性理论及其发展的基础上,对可持续发展与外部性治理的关系进行了反思,认为生态环境问题不完全是外部性问题,主张在可持续发展中要区分环境问题与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是外部性,而生态问题则不是外部性。对于环境问题的治理可以采用科斯手段与庇古手段,而对于生态问题的治理则要强化制度安排,加强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思想博大精深,不是儒、法、道三家思想就可以涵括的,但这三家思想却是中国传统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已日趋完善的前提下,重新审视和思考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分析各家所长,探询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中国传统思想的脉络,研究中国传统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意义,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低碳经济一直都是一项具有很大现实意义以及理论价值的课题,我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不仅仅顺乎了世界的潮流,符合我国的国情,更加是全面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渠道。低碳经济自身将市场经济作为前提和基础,通过创新和制定政策措施以及制度框架,形成一个稳定、长期的激励机制和引导机制,推动节约能源、提高能效等技术,推动温室气体的减排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技术不断创新,以便缓解气候变化给人们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本文中,笔者就对低碳经济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对于培养可持续发展主体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教育应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作为自身的理想和使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