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国家审计是有风险的审计,必须时刻关注审计质量。同时国家审计也是有成本的审计,也必须体现成本效益原则。当前,审计机关普遍存在着人员少与任务重的突出矛盾,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充分发挥审计职能的当务之急。从审计机关的现状看,对审计工作的效率重视不够,审计现场工作不紧凑、报告时间偏长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如何提高审计效率是各级审计机关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强化成本意识 提高审计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颖 《广东审计》2003,(7):21-22
当前,审计机关普遍存在着人员少与任务重的矛盾,这个矛盾随着审计机关机构的精简,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深入,经济责任审计的进一步开展,以及政府交办审计事项的增多而更加突出。提高审计效率,强化审计成本意识,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充分发挥审计职能的当务之急。但是提高审计效率不能以降低审计质量为代价,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  相似文献   

3.
审计信息化是审计事业发展的必然,也给审计成本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审计成本管理越来越突出地成为审计机关审计管理的重要内容。根据我国审计信息化的现状和特点,提出控制审计成本的六大对策。第一,利用计算机审计提高审计效率,最终使审计成本降低;第二,利用信息化环境提高审计办公自动化水平,确立审  相似文献   

4.
审计资源的整合是对现有的审计资源在不增加人员编制、审计成本的条件下,重新对审计资源进行调整,以最大限度发挥审计资源的效益。因此,加强对审计资源整合的研究是解决审计人员少、任务重矛盾,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部设置的履行独立检查职能的部门,其任务是检查和评价单位经济活动;物资采购管理审计,是对学校物资采购供应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和审查,以便最大化地降低采购成本和存储管理成本,减少资金占用,促使物资采购做到必需、合理、合法、价廉,是学校内部审计部门基本职责之一,对于破解"一方面难招生,一方面上不起学"等矛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内部审计在高校管理领域的运用也越来越被高校管理层所重视。  相似文献   

6.
高校内部审计成本管理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部审计在高校办学管理、校务规范治理以及学校经济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目前教育资源有限甚至短缺的情况下,如何以较低的审计成本取得较好的审计效果和审计效益、如何加强内部审计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是高校及其内审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拟对高校内部审计成本的构成、管理与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强内部审计成本管理与控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与传统手工审计相比,计算机审计会对政府审计的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在分析计算机审计对政府审计成本影响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在计算机审计环境下,加强政府审计审计成本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黄倩 《审计月刊》2007,(10):18-19
国家审计的本质是国家监督管理行为,但作为管理活动的国家审计本身也需要管理。与急剧增加的审计需求相比,一定期间内的审计供给相对稳定或增长比较慢,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客观上给国家审计资源的管理活动带来了挑战,也产生了提高审计管理水平的迫切要求,审计计划编制工作作为审计资源管理的首要环节,受到了高度关注。审计项目的确定存在盲目性是目前审计编制  相似文献   

9.
质量成本控制审计是依据质量成本目标 ,对质量成本形成过程中一切耗费的合理性、经济性进行评价、审核的一种内部审计。它为企业提出审计意见 ,合理地保障实现预期质量成本目标 ,使质量、成本最优化。其审计内容是质量管理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耗费 ,审计的空间范围是质量管理全过程 ,包括新产品开发系统质量成本控制审计、生产过程的质量成本控制审计、销售过程质量成本控制审计和质量成本日常控制审计。本文只对生产过程质量成本控制的合理性审计作一论述。一、生产过程质量成本最佳水平的评价生产过程的质量成本是指生产过程中为保证或提高产…  相似文献   

10.
当前,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的矛盾突出。处理好这些矛盾,是在新时期切实担负起审计工作的艰巨任务。笔认为:增强审计成本意识,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是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企业、政府、审计机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现行国有资本运营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未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监督作用的原因,并从审计主体、审计委托者、审计付费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国有资本注册师审计制度的对策,以真正实现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加强对国有资本会计信息的监管。  相似文献   

12.
制约我国政府开展绩效审计的因素较多。从产生绩效审计交易成本的原因看,开展绩效审计面临的困境主要为定位不清、职责认定不清、对被审计单位了解不清三个方面。博弈模型能够推导出节约交易成本的绩效审计模式,该模式要求被审计单位出具绩效水平评价报告,而由审计人员对绩效水平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进行复核,然后提出审计意见,这就为突破现有绩效审计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5—2020年中国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样本,探讨了政府环境审计对国有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环境审计能够显著提升国有企业绿色创新质量,且该结论在克服内生性等问题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提升企业及政府层面的环境注意力强度与环境注意力持续性是政府环境审计提升国有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关键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微观特征与政府宏观调控会影响政府环境审计提高国有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作用效果。具体来看,当企业拥有较多环保背景高管、环境责任履行更积极时,政府环境审计对国有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若政府干预较少且给予企业较多的补贴,则政府环境审计能够更有效地激励国有企业进行高质量绿色创新活动。此外,在政府环境审计的支持下,高质量的绿色创新能够更好地提升国有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政府审计绩效评估指标构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当前,随着社会公众对政府审计组织工作关注程度的提高,政府审计组织承担的责任愈来愈重.因而,如何评价政府审计的绩效、提升政府审计的质量与效率成为政府审计的首要课题.文章从平衡计分卡与政府审计绩效评价的内在关系入手,通过构建政府审计BSC模式流程框架,有针对性地建立了一套政府审计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并以此来衡量审计资源运用的经济性、效率性与效果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一个三阶段动态博弈框架下,对政府随机审计过程中的政府审计机关与政府审计对象以及国家与政府审计对象之间的动态博弈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政府审计机关与政府审计对象之间存在一个纯策略纳什均衡,而国家和政府审计对象之间存在一个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政府审计对象接受国家实质性审计的概率是政府审计对象被政府机关审计发现违规或不作为后的惩罚倍数的单调递减函数,而政府审计对象的违规或不作为的概率分别是政府审计对象被政府机关审计发现违规或不作为后的惩罚倍数和政府审计对象的应尽义务或责任的单调递减函数,却是政府审计机关审计行为成本的单调递增函数。同时,结合研究结论和中国政府审计全覆盖的现实,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既拥有股权政治关联又拥有高管政治关联。相对于樊纲指数,更为微观的政府审计质量是影响政治关联对国有企业绩效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在不考虑政府审计质量的情况下,国有股权政治关联会降低企业的绩效,而高管政治关联会提升企业绩效;在考虑政府审计质量的情况下,政府审计质量越高,高管政治关联提升作用越不明显,也越会降低股权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的损害作用。因此,提高政府审计质量可以改善国有企业的生存环境,优化资源的配置,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国家审计信息理论和免疫系统理论,以中国278个城市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分析国家审计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国家审计监督治理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国家审计作为一项外部监督机制,能够改善地区政务、市场、金融和司法环境,进而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进一步,国家审计的治理效应在东部地区、规模较小城市以及高政府创新偏好的样本中更明显。研究结论印证了高质量审计监督能够有效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切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进而优化城市创业环境、提高城市创业活跃度。  相似文献   

18.
以2007—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国家审计与政府预算执行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从实证角度验证了国家审计对政府预算执行绩效的提升作用,发现政府预算执行绩效具有空间自相关特性,同时国家审计对政府预算执行绩效的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国家审计通过直接和间接两条路径促进了政府预算执行绩效的提高,政府效率和市场环境在间接路径中发挥了双重中介作用;2013年全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对政府预算执行绩效产生了明显的事件冲击效应;地方发展和审计强度差异均会对国家审计提升政府预算执行绩效产生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公共管理与政府绩效审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公共管理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公共行政模式由权力至上发展到责任至上的进化历程,其核心特征是对政府绩效及其责任的高度关注。新公共管理导致政府绩效审计从政治意义上的权力制约机制转变为权力制约和绩效评估并重的政府治理工具,为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性指引。本文认为,为推动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需要科学界定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和审计信息的种类,建立审计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和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评价体系和绩效审计系统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w legal liability influences audit quality and audit fees, particularly in the presence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Since 2010, all Chinese audit firms were required to transform from a structure of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LLC) to limited liability partnership (LLP), which removes the cap on the liability exposure of negligent auditors. By adopting this natural experiment, we document the following findings: first, after audit firms reorganize as LLPs, auditors are more likely to (1) issue modified audit opinions and going-concern opinions, (2) constrain clients’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3) charge a premium in audit fees, which suggest that exerting unlimited legal liability on negligent auditors improves both audit quality and audit fees. Second, the effect of the LLP adoption is more pronounced when auditors are from local audit firms, and clients are controlled by local governments. Further analyses suggest that the stock prices of clients positively react to the reform event, which indicates that LLP adoption improves the overall value of audits. In summary, our empirical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argument that legal liability is able to effectively shape auditor behavior in emerging markets where the other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are relatively weaker and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s heav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