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群 《全国商情》2005,7(8):62-64,69
本文从人力资本的涵义和性质着手,分析了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中拥有的两种收益索取权:合同索取权和剩余索取权。指出市场中的企业不是“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契约”,而是不同人力资本所有者为了共同创造财富和分配财富而达成的一系列契约关系的组织。企业所有权界定为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而企业剩余是对企业人力资本的一种间接定价,企业所有权(剩余索取权)的适当安排有利于激励企业人力资本价值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系列契约而且是不完全契约的联结,企业所有权——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配置是公司治理的关键。只有按照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相对应的逻辑,使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在企业每种状态下尽可能地统一,并能有效地在动态博弈中实现企业所有权依企业经营状况不同在各参与者之间进行转移,才能动态地满足产权配置的效率原则,校正谁应控制和受益与谁在控制和受益的偏差。  相似文献   

3.
教育机构所有权是一种“状态依存所有权,”是由于教育合约的不完备而导致的剩余产权,包括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教育机构所有权初始安排中,相对于人力资本提供者,非人力资本提供者应该拥有更大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团队特征要求教育机构所有权的初始安排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一、财产所有权及其两种重要形态在经济学文献中,财产所有权是指对给定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它是类似产权的一个概念,与企业所有权是有重要区别的。我们可以将财产所有权根据财产的不同类型区分为资本所有权和劳动所有权。资本所有权包括对货币资产、实物资产等非人力资本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转让权;而劳动所有权是指对人力资本(包括管理知识、专业技能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转让权。笔者认为,随着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劳动(人力资本)作为财产的一种越来越受到重视,对知识产权(劳动所有权)的界定与保护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将财产所有权区分为资本所有权和劳动所有权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二、企业所有权及其安排主流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所有权是指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所谓剩余索取权是相对于合同收益而言的,是指对企业收入在扣除所有固定的合同支付(如原材料成本、固定工资、利息等)的余额(利润)的要求权,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是与企业风险紧密联系的,剩余索取者也即是企业的风险承担者,因为剩余相对于合同收益是不确定的,也是没有保证的,在固定合同收入被支付之前,剩余索取者什么也得不到。而所谓剩余控制权指的是在合约中没有...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既体现为企业各参与方的一种契约关系,又体现为企业所有权(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一种制度安排,同时,它还体现为企业内部各种权力包括(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经营者选择权等)约束和制衡机制,其内涵是丰富和深刻的.而财务治理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中存在和运行的一个重要系统,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公司治理必须从财务治理入手.  相似文献   

6.
在涉及两种以上财产的企业联合生产过程中,人力资本所有拥有两种不同的剩余控制权。因此,研究企业的所有权问题应该同时考虑人力资本的实际剩余索取权和自然剩余索取权。富有效率的企业所有权安排需要兼顾这两种权利并且有针对性地运用监督和激励手段。  相似文献   

7.
物质资本是经济剩余之母,人力资本是经济剩余之父。尊重人力资本产权、保障人力资本权益,创新现代企业制度,让人力资本享有经济剩余的索取权和控制权,是从制度层面上深化企业改革与价值管理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8.
企业控制权收益的激励效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企业剩余控制权是企业的重要决策权。在现代股份制条件下,企业剩余控制权发生了从股东向经理手中的转移,经理由此获得了相应的控制权收益。控制权收益对于企业经理也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相对于剩余索取权来说,其激励效果并不持久和可靠。为此,我国国有企业应重新建立起剩余控制权与索取权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进化博弈框架下的企业所有权结构安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是“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还是“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的问题研究已经成为企业所有权理论研究的前沿。最有效率的企业所有权安排就是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对称匹配,这是理论界的共识。而两者是否对称匹配取决于要素所有者的谈判势力的对比。人力资本所有者占主导的企业所有权安排将是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0.
企业剩余控制权是企业的重要决策权。在现代股份制条件下,企业剩余控制权发生了从股东向经理手中的转移,经理由此获得了相应的控制权收益。控制权收益对于企业经理也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相对于剩余索取权来说,其激励效果并不持久和可靠。为此,我国国有企业应重新建立起剩余控制权与索取权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企业家人力资本参与企业产权分配的制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家人力资本参与企业产权分配的不同模式及由此形成的相机治理直接影响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受激励水平、程度以及企业治理效率。从历史、现实的逻辑对3种典型的企业形态中企业家人力资本参与企业产权分配进行考察,并提出现代股份制企业中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对称安排是企业家人力资本参与企业产权分配的终极方向。  相似文献   

12.
企业治理结构是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在企业参与者之间配置的状态。从企业发展的历史看,企业治理结构有两大引人注目的现象:一从共时性看,不同国家、地区即使是面临着类似技术和市场参数的同一产业领域内的企业,其治理结构也是千差万别的;二从历时性看,企业的治理结构有一个发展演化的过程,从单边治理到多边共同治理出现了多种的企业治理模式。本文以哈耶克社会秩序二元观为基础,对这两大现象给出一个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构筑基于财权的财务基础理论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务的本质是财务控制权的配置 ,所有者和经营者是财务主体。由于所有者拥有剩余控制权的目的是确保其剩余索取权的实现 ,因而财务目标是追求剩余 (利润 )最大化。财务本质的规定性内在地决定了财务职能分别由所有者和经营者来行使 ,也决定了我们必然倾向于从职责的行使上来界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财务职能。从企业所有权安排出发 ,将财务控制权的配置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财务基础理论 ,可以在主流的企业理论框架内建立起财务基础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现代企业制度中,"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争夺十分激励,股权激励制度的产生,正是为了解决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之间的矛盾,目前股权激励已经成为各国上市公司绩效激励的主要方式。文章介绍了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的实行情况,选取了2006-2010年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的285家制造行业公司为样本做了实证研究,并考察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股权代表控制权,股权约束比债务的约束更为直接,对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实施债转股比迫其破产对银行更为有利;处于转轨改制阶段的中国,股权约束是较债务约束更软的约束形式,对陷入债务危机的国有企业,实施债转股能否化解银行的不良资产,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债转股的进程,生成有剩余索取权的监控主体,促使国有管理方式的变革以有确立规范的股份制等,是债转股新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16.
企业理财目标的产权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已有的财务管理目标,包括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和现代企业财务目标存在的缺陷进行述评,提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新观点———企业剩余索取权价值最大化,并探索性地将产权理论中的剩余索取权理论与财务目标理论相结合,分析了剩余索取权价值最大化目标理论的特点和剩余索取权价值的计量思路。  相似文献   

17.
企业组织机构类型的演化实质上是一个遵循“残余权(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相对应”规律的权力分割过程;为求合理解决激励机制与经营者选择机制问题,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应服从于如下原则:残余权(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对应原则,降低组织成本的原则,社会利益原则。  相似文献   

18.
预告登记对应于本登记,在本登记之前,即赋予债权请求权以物权效力,成为债权之间的桥梁,保护了己订立合同却暂时难以进行本登记的不动产权利受让人的利益,填补了债权与物权之间的空隙,使民法的体系得以顺畅发挥功能。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在我国是一种较新的登记模式,在大陆法系国家则是一项比较成熟的物权制度,尽管如此,由于立法背景不同,各国的预告登记制度还是有一定的不同,其中尤以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19.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作为法定抵押权,其主体为建设工程施工承包人;担保范围仅限于承包人的实际支出费用;担保标的仅限于与建造工程债权有牵连关系的不动产标的物。同时,“不宜折价或者拍卖的建设工程”包括消费者已支付全部价款或者大部分价款的商品房和涉及国家根本利益的建设工程。该权利不以登记为其成立生效要件,成立于建设工程竣工之时,且承包人须向法院提起确认享有该权利的确权之诉。借鉴我国台湾地区承揽人法定抵押权制度,建议在以后的立法中明确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为法定抵押权,明确实际支出费用的范围以及引入预为抵押权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