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电力节能减排是全社会节能减排的重要方面,由于电力生产消费涉及从电厂到客户的众多环节,因此电力节能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本文着重分析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以下简称五省区)能源生产和消费现状,分解了五省区“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对电力生产、输送、消费等各主要环节的节能潜力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电力市场环境下发电环节的节能减排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李梅  文福拴 《电力技术经济》2007,19(4):27-31,60
介绍了国内外在发电环节采用的两种节能减排技术,即洁净煤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从政策支持、价格鼓励、税费减免、科研和产业化的促进等多个方面论述了电力市场化改革环境下,发电环节节能减排的政策、法规及发展思路。建议对化石燃料发电征收较高的能源税、CO2税、SO2税以及征收CO2排放费用,增大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比例,鼓励私人投资,建立绿色电力发展基金,加快技术和设备的国产化进程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从不期望产出的角度出发,将钢铁产业污染物排放作为一种非期望输入引入到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中,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我国钢铁产业生态效率评价及节能减排潜力的研究。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各钢铁企业生态效率总体上不高,但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通过进一步的钢铁企业效率改进分析得知,我国钢铁企业还存在着较严重的投入拥挤和产出不足现象,仅从钢铁企业的47家样本来看,我国钢铁企业有着巨大的节能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4.
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政策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战略选择,对经济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截至2011年6月底,浙能集团控股及管理的总装机容量已突破2000万千瓦,占全省装机容量的半壁江山,规模总量位列全国发电企业第十、省属发电企业第二。但是占总量约90%的1800万干瓦燃煤机组中,有35%以上为中小型机组(即单机容量在30万千瓦及以下燃煤机组)。而作为清洁、环保能源的水电只有51.2万千瓦,其他可再生能源(目前只有风电)容量更少,凸显了浙能集团装机结构的不尽合理。  相似文献   

6.
形势:绿色和谐之路任重道远虽然在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一些客观因素的存在也决定了我国电力行业面临温室气体减排的巨大挑战,绿色和谐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节能潜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用产品单耗比较的方法检测中国的节能潜力,虽然受到很多制约条件的限制,但还是能够避免产值能耗比较法所引起的误差大、波动大的问题,因而更加可靠。本文通过中国各部门产品单耗与日本同指标的比较,对中国的节能潜力做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能源转换部门有25%的节能潜力,终端消费部门有26%的节能潜力,综合平均能源转换部门和最终能源消费部门的节能潜力,得出一次能源消费的平均节能潜力是26%。由于本文没有计算产业结构调整和管理体制完善所能带来的节能潜力,因此,有理由相信,实际的节能潜力将会更高。虽然本文得出的中国节能潜力数据很保守,但这也相当于3亿吨的石油消费量,它不仅对于能源本身,而且对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也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数字。  相似文献   

8.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6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22亿千瓦,其中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117亿千瓦,创历史纪录。水电约占总容量的20.67%,同比下降2.03个百分点,火电约占总容量的77。82%,同比上升2.15个百分点。供电煤耗366克/千瓦时,比上年降低4克/千瓦时;电网输电线路损失率比上年减少0.13个百分点,降为7.08%。2006年新增烟气脱硫装机容量约9000万千瓦,加之上年的约5000万千瓦,我国烟气脱硫装机已有1.4亿千瓦左右。与2000年末相比,脱硫装机容量增加了约25倍,约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30%,与美国当前的煤电脱硫装机容量比例持平。  相似文献   

9.
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   总被引:92,自引:0,他引:92  
能源效率的区域差别与国际差别有着根本的不同,前者是当前的技术经济水平下通过采取措施可能实现的节能潜力。以国内最高能源效率为比较标准计算中国的节能潜力不仅比以国际先进水平为标准更符合实际,而且还可以做到能源资源公平合理地配置。中国能源效率较高的省市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能源效率最低的地区主要是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以煤炭消费为主的内陆省区。提高中国的能源效率需要改变目前地区自我平衡的能源配置方式。使能源流向效率高的地区。各地区在制定节能措施时既要考虑影响能源效率的一般性因素。也要考虑本地区的特殊因素,另外,中国也不能不分地区地实行同一节能降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史丹 《工业经济》2007,(1):57-65
能源效率的区域差别与国际差别有着根本的不同,前者是当前的技术经济水平下通过采取措施可能实现的节能潜力。以国内最高能源效率为比较标准计算中国的节能潜力不仅比以国际先进水平为标准更符合实际,而且还可以做到能源资源公平合理地配置。中国能源效率较高的省市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能源效率最低的地区主要是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以煤炭消费为主的内陆省区。提高中国的能源效率需要改变目前地区自我平衡的能源配置方式,使能源流向效率高的地区。各地区在制定节能措施时既要考虑影响能源效率的一般性因素,也要考虑本地区的特殊因素,另外,中国也不能不分地区地实行同一节能降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芮群 《化工管理》2013,(8):222-222
在积极倡导节能减排的宏观形势下,本文从企业和政府两个不同角度阐述了能源计量在当前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2013年度电力监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其中有相当篇幅对节能减排情况予以披露。《报告》显示,南方区域相关能源监管机构积极开展2013年节能减排专项监管,有效促进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南方电网在综合线损、供电煤耗和厂用电率降幅方面,均取得不俗的业绩。然而,在已全面实行节能发电调度的基础上,由于受网架结构等因素影响,部分省区燃煤机组利用小时数、等效负荷率不同程度存在大小机组倒挂现象,在节能发电调度方面仍有较大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13.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煤电发挥兜底保供、系统调节的“压舱石”作用,机组的发电效率日渐引起关注。过去中国采取“三公”调度模式,部分高耗能、高污染机组被低效利用,导致了行业内资源错配现象的发生。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后,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不断提升。以南方电网五省为例,运用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优化模型模拟经济调度情景,并使用双向固定效应回归分析电力市场化改革对资源错配的影响,主要结论有:(1)省内经济调度可使供电成本和供电煤耗分别降低2.99%~6.41%和3.13%~6.85%。(2)南网五省内部采用经济调度可节约的发电成本由2011年的30.13亿元(4.09%)增至2018年的68.68亿元(8.42%)。(3)电力市场化改革减少了9.9%~10.3%的错配成本。研究结论为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子瑞 《化工管理》2014,(31):39-40
近日发布的《2013年中国企业节能减排状况报告》显示,石化行业2013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1亿吨标煤,同比增长6.1%,首次突破5亿吨标煤大关,仅次于电力和钢铁,位居工业部门第三位。  相似文献   

15.
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小幅回落,与基期数据影响和经济运行整体走势紧密相关,也与我国节能减排成效有一定关系。迎峰度夏到来可能拉动用电量增速加快,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有望进一步回升。  相似文献   

16.
在“节能减排”关键词的引领下,最近电力行业新规频出,新动连连。 其一,7月,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出台《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规定,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上网电量。该办法于9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7.
节能减排成效如何,数字是最好的证明。2016年,南方电网贵州公司全年吸纳水电502.2亿千瓦时、新能源发电56.25亿千瓦时;通过节能发电调度,节约标准煤1516.51万吨;为全省150家工商业客户提供免费节能诊断服务,全年帮助客户节能1.01亿千瓦时,折合节约标煤3.64万吨,折合减排二氧化碳10.08万吨。  相似文献   

18.
充分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并把其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我国能源使用现状及能源结构与能源环境等,论述在保证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方面,应实施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要积极开发水电?我们不讲其他理由,光是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国家也非走这条路不可。将来10多个亿的电力,一半靠燃煤,一半靠水电、核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我们就可以迈过节能减排这个坎。”  相似文献   

20.
山西神头发电公司作为我国“六五”“七五”计划期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如今已经迈进32个年头。它曾一度作为华北电网装机容量最大的火电企业,负责为京津唐地区和山西省的供电任务,因为其供电线路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电力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社会发展,老企业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公司现有6台20万千瓦机组中,有4台捷制机组是1980年代初国家以易货贸易的方式引进的,服役期限均已超过了20年。由于当时对于设备环保问题考虑甚少,在当前“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机组的竞争劣势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