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整理与农村建设的关系及我国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借鉴农村土地整理与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初步分析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协调共进关系,农村土地整理是推动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农村建设是土地整理的目标和任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整理与农村建设的关系现状并提出了今后我国推进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文献资料和比较研究法,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驱动力、潜力、模式、评价等方面做出了总结和分析.认为农村居民点整理也应重视宏观政策方面的研究.并让公众参与农村居民点整理规划.  相似文献   

3.
国外市地整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研究目的:介绍和分析国外的市地整理模式,为我国开展市地整理及其研究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外的市地整理广泛地应用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具有不同的组织和管理模式以及适用于不同城市土地类型的应用模式;不同的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条件,采用灵活的管理方式和实施程序,有效地协调政府、土地所有者、开发商等多方利益人的关系,高效地实现城市土地结构的调整和生态环境的改善,防止城市的无序扩张。研究结论:我国应尽快开展市地整理研究,探寻适合我国的市地整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方法初探--以湖北省保康县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我国在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还不是很完善的现状,分析了土地整理潜力和总结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方法;设计了一套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和加权计算土地整理潜力;这种评价模式已在项目区进行了实践,意为农村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南方丘陵山区的农地整理——以湖南娄底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整理,不论南方北方,也不论丘陵山区还是平原,其根本目的是一致的:一是使原利用不充分土地充分利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二是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三是改善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但是,由于自然、社会及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差别,南方丘陵山区土地整理与北方平原地区土地整理在目标模式的构架上应当有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整理产业化模式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化是推动农村土地整理事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选择,其中心思想是把整理后的土地,作为土地整理的“产品”推向市场,本研究将农地整理视为一个产业链,认为其产业系统由土地(原料)、资本、技术、产品、社会保障、目标等6个子系统组成。产业链上不同的生产流通环节具有相应的模式,从而构成一个产业化模式体系,农地整理产业化的运作模式可采取“企业 农户”模式、易地代补模式以及企业化运作模式;农地整理产业化的融资模式可借鉴BOT模式和证券模式;整理后新增土地的交易及权属调整应引入市场机制,形成市场化模式;农地整理产业化的组织可采取决策权,管理权,经营服务权相分离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变革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土地出现了多种形式的流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但同时大规模违规占用农村土地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如何合理、科学地配置农村土地资源,引导农村土地高效有序地流动,就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因此,在现阶段研究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变革路径选择,进而寻找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变迁最优模式,从而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构建和谐社会都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现状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市场条件与产业运行环境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以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为基础的小农生产模式的内在缺陷日益显现。我国目前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包括两个方面:农村土地所有制度的创新与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创新。目前学术界对我国现行农村土地所有制度的创新主要有四种主张:(1)由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向农村土地国家所有制转变,实行土地国有、租赁经营,这种制度有利于农村土地的综合开发利用和农业生产要素的跨地区流动。(2)由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向农村土地个人所有制转变。即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探析农村土地整治模式,阐述了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的发展状况以及其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当中的新内涵。从宏观的角度出发,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三种驱动因素,分析了农村土地整治模式的三种驱动因素,并针对不同的驱动因素提出了农村土地整治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一系列改革,农村土地流转释放了更多活性,为农村土地金融发展奠定了基础。土地信托、土地银行、土地证券化、供应链金融等农村土地金融模式需在实践基础上优化和创新,切实解决农民的融资问题。文章阐述了我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概况,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模式,提出了促进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法律角度,提出我国土地整理尤其是农村土地整理面临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为我国制定专门的土地整理法律法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整理,事关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农村土地的集约化程度和用地效率,是促进农村土地有序、合理与科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缓解用地矛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特点 1.用地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从地域分布来看,农村居民点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善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是土地整理的重要内容和目标。针对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国内很多学者从不同领域、学科视角开展了大量理论与实证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主要从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的理论研究、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等方面对近年来我国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展望,以期为科学推进我国土地整理乃至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刍议中国农村土地整理的立法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寻中国农村土地整理的立法价值,以引导其设定立法的具体规范。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农村土地整理的目的性立法价值为在系统分析研究中国农村土地整理基本理论、制度安排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中国农村土地整理统一立法;道德性立法价值为保证中国农村土地整理活动在实体与程序上的公正性,在秩序和效益上的效率性。研究结论:从目的性立法价值和道德性立法价值两方面考虑,中国农村土地整理的立法活动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土地整理绩效区域差异及其影响机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在阐述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概念的基础上,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2003—2007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区域差异特征和影响机理。研究方法:P-S-R框架法、信息熵权TOPSIS法。研究结果:(1)2003—2007年中国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水平总体呈现出有降有升的趋势,其中2006年最高,绩效值为0.5985;(2)区域差异特征显示,粮食主产省的绩效水平普遍较高,经济发达地区的绩效水平普遍较低。研究结论:中国农村土地整理项目耕地资源保障绩效的区域差异的影响机理在于:(1)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引起的建设占用压力对整理绩效的影响;(2)后备土地资源禀赋状态对整理绩效的影响;(3)整理补充耕地响应程度对整理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宇  邵孝侯 《水利经济》2009,27(2):16-18
介绍了日本农地合并的基本模式以及权属调整在日本农地合并实践中的应用,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日本农地合并对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的启示,结果表明:要利用法律法规来保障和帮助农户集约利用土地,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可缩小土地整理规模,以稳步扩大土地整理范围,促进土地整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集中分布区域的地质条件,找出影响整理模式选取的各种地质环境。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法。研究结论:地质条件是矿区选取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的根本依据。近年来,中国农村居民点整理范围不断扩大,但对复杂地质环境区域,尤其是地质环境复杂的矿区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还比较少,应加大对特殊地质条件下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这一制度安排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农村经济能否全面发展。本文对我国近年来土地制度创新的不同模式作了简单介绍和分析,旨在促进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更好进行。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其中市场化是实现有效配置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对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配置市场化的条件和必要性,就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的创新模式及其具体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形成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民的再就业是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前提,而供给者与需求者的不同的进入能力,形成了不同特征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形成模式,突破了对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一个单一层面的研究现状,提出适用于不同模式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