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按照《上海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18—2022年)》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海正在大力推进实施"十百千"行动计划。即到2022年,全市建设9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2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实现1577个行政村人居环境整治全覆盖,形成一批可推广、可示范的乡村建设和发展模式。其中,示范村建设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喀斯特地貌特征明显,脱贫乡村产业振兴的任务艰巨。文章以案例研究法,通过梳理贵州省脱贫村G村的产业发展现状,总结出脱贫乡村产业振兴的困境,结果表明:(1)在农产品生产阶段,土地等级高低对农业耕作带来挑战,人口流失后,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和农产品产出不佳,农户技术水平低下,耕种方式升级困难。(2)农产品深加工阶段,产业配套水平低下制约农产品产业链衍生,资金匮乏,厂房机械设备闲置造成资源浪费,人才缺乏影响农业公司或合作社管理水平。(3)农产品销售阶段,连锁超市入驻乡镇改变农产品市场环境,无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减弱,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产品交易成本高,网络覆盖率低,农户销售渠道受限。基于此,应结合资源禀赋,科学规划乡村产业;积极打造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农产品,提升品牌效应;“有为政府”赋能农村产业资金投入;完善乡村基层设施建设,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3.
4.
乡村是中华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实现乡村振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方式,乡村旅游由于其强大市场优势、巨大的造血功能应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出更突出的作用。河南省修武县作为拥有3000年历史的中华古县,近年来以美学路径发展乡村,形成以云台山为主打的乡村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居特色的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新路径,具有示范性和可推广性,总结修武县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创新思路等意见及建议,为其他地区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通过对山西省S村的调查,在总结农户脱贫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发展需要和新形势的要求,针对人才队伍存在的显著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赵之阳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8):60-64
[目的]"乡村振兴"战略构想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方针。通过产业融合,培育新业态,为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注入新动能,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为例,探索地处大都市郊区环境下,依托城市辐射,通过城乡协同发展实现农业发展的转型升级。[结果]于家务回族乡产业体系的构建立足于全局视野下对农业发展的需求分析,通过国家、北京市、通州区3个层级区域对农业发展的需要,以农业为基础构建科技农业、服务农业、会展农业、休闲农业四大产业板块,引领乡村振兴。[结论]需做好产业规划设计,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基础服务,为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创造良好环境,发掘和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应充分依托城乡协同发展的优势,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7.
8.
我国是世界丝绸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种桑养蚕历史悠久。蚕桑产业是我国传统特色产业,也是绿色生态产业,更是高效富民产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文章研究了江苏省蚕桑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探讨创新种桑养蚕生产经营模式,推进蚕桑综合利用等发展方式,以提高产业社会经济价值,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有重大意义,有利于改善乡村贫困落后状态,提高乡村人民综合素质,加快乡村全面振兴进程。在党的号召下,全国各地展开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Q县G村紧跟时代的脚步,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发展主体老龄化、发展形式单一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吸引青年人成为文化发展主体、发展多样化文化,采取多种措施解决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各种难题,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强省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在抓好粮食生产、提升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依旧面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乡村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农民收入不持续等问题。文章阐述了河南省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基础条件,总结了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关系到江苏是否能率先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因此,在江苏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有必要对江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程和取得成果进行量化考核,以便准确判断乡村振兴的成效,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江苏乡村发展实际情况,在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的江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评价模型基础上,利用江苏2021年各地区统计年鉴、农业普查数据及其他权威数据,计算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得分。得分结果表明:江苏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存在地区差异,苏南、苏中、苏北3个区域划分明显,苏南优于苏中,苏中优于苏北;在乡村振兴的“二十字”五个维度内,地区差别也较大,乡村经济富裕并不代表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江苏各地可以根据得分,取长补短、因地制宜地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农业经济初具发展雏形,同时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契机,更好地促进了农业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当下优化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具备有利条件。文章以山东省为例,分析了农业经济发展进程,探究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促进农业经济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前提。全面加快乡村产业发展既是人民福祉所在,也是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的基础环节。从各地实践情况来看,乡村产业发展仍存在不充分、不平衡问题。立足天津市乡村产业发展的实际,总结发展的成功经验并分析存在的短板,从政策赋能、科技赋能和资源赋能3个方面提出优化路径,以期对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蒲江县大塘镇五里村为例,剖析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探寻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域乡村振兴规划的实践路径,为其他地区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助力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5.
在区委组织部、区农业农村委的领导下,松江区驻村工作组带领全体驻村指导员立足"抓党建、促发展"职责,扎扎实实开展驻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兴达村驻村工作也初见成效.自从2019年6月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兴达村把大调研融入日常工作之中,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带领广大村民从"卖稻谷"到"卖大米"的乡村振兴1.0版,升级为"卖品... 相似文献
16.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方位的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只有把产业振兴的基础打好,才能夯实乡村的环境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最终达到生活富裕的目标。文章以广东省罗定市龙湾镇为例,分析了南药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归纳了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了促进产业发展的方法,为加快龙湾镇乡村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产业振兴是关键。文章基于对福州市桔林乡的实地调研,剖析其产业优势和潜力,揭示其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提出从构建特色品牌、延伸产业链、完善产业基础设施、激发产品要素活力、加强科技创新等方面加快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为解决“三农问题”所提出的战略规划。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文章以农村基层“两委”班子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乡村治理过程中基层“两委”班子面临的基层组织队伍力量薄弱、劳动力外流严重、文化多元化、生态治理空间纬度高的问题,伴随组织队伍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文化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治理困境风险,提出基层“两委”班子面对困境应当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建立人才招引政策,推进乡村经济稳步发展,树立乡村文化自信,提升乡村社会环境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遵义市播州区马坪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探索了党建引领、改革助推、合股联营、一约五会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实现了从省级三类贫困村向市级小康创建示范村、全省文明村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