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山西小米产业发展和品牌建设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山西小米"品牌建设,是山西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重要抓手。为统筹推进"山西小米"品牌建设各项任务开展,笔者对各市小米产业发展基地、加工、营销、品牌、科研等方面开展了调研。全省小米产业发展现状谷子种植基本遍布山西全省,2017年种植面积353万亩,居全国第一位,总产量80万吨。忻州、朔州、长治、晋城、吕梁等地区种植范围  相似文献   

2.
《中国粮食经济》2017,(10):55-56
正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是以沁州黄小米为基础产业,以小米深加工产品为主导方向,集良种繁育、基地种植、科研开发、产品加工、市场营销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山西省优势农产品谷子基地示范企业,全国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实施单位。集团下设5个控股子公司,主要产品有绿色、有机"沁州"牌沁州黄小米、谷之爱婴幼儿营养小米粉和三甄谷味杂粮三大系列产品。一、强化沁州黄种植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拥有丰富的杂粮资源和较强的产业基础,但杂粮行业整体处于低层次、低效益的艰难发展状况。在山西省政府提升贫困地区经济,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背景下,山西杂粮正在进行全行业的资源整合与变革升级,以绿色健康品质生活理念为指导拓展中高端客户群体。分析以谷子为代表的产业动态,浅谈山西杂粮在质量、品牌、营销、服务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为促进山西杂粮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改清 《山西农经》2014,(1):106-107
沁县是山西省谷子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之一,是"中国小米之乡",2012年我县成功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目前已有四万亩有机基地获得国家认证,这标志着有机产业已步入快车道。沁州黄谷子种植作为我县的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有机标准化种植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建立农产品可追溯体系是农业产业现代化的途径之一。山西省长治市是优良的小米种植基地,以长治市的山西太行沃土农业产品有限公司为例,研究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的建设,从小米的生产种植、加工仓储、物流销售、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建立可追溯体系的建议,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小米的营养成分及产品研究开发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米是中国杂粮的重要品种之一,也是传统的营养健康食品原料。介绍了小米的营养与化学成分特点,并对国内外近年来以小米为特征原料研究开发的新型食品概况进行了综述,为促进小米深加工和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子男 《山西农经》2024,(2):175-177+204
为促进山西省谷子产业发展,分析整理了2012—2021年山西省谷子生产相关数据,通过采用区位熵对山西省各地区谷子生产布局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量化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的谷子播种面积与产量呈正相关的波动增长态势,种植面积波动较大;谷子产业空间聚集度较高,其中大同市、晋城市、吕梁市、忻州市和长治市谷子产业发展较为聚集,具有较好种植优势。同时,提出应优化谷子种植结构、提高谷子单产能力、创新农业科学技术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晋米生产是我省农业的一大优势 山西是全国杂粮的重要产区。其中晋谷是全省的主要杂粮之一,在全国谷子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解放前的1936年,我省谷子播种面积曾达到1500多万亩。解放初期播谷子播种面积1289.5万亩,在粮食作物中仅次于小麦,居第二位。60年代受抓高产作物思想的影响,随着玉米、高粱种植面积的扩大,谷子面积日趋减少。截止1989年,种植面积下降为570万亩,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左右。近几年来,播种面积大体保持在700万亩上下。1995年谷子种植面积为477.96万亩,占全省粮食作物面积的9.48%,谷子总产量62.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杂粮种植产业品种齐全,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近年来针对品牌良莠不齐、质量难以把控的情况,山西省持续加强杂粮品牌建设,以品牌大会等形式为切入点,加强区域品牌对企业生产的整合和引领作用。同时,以产品功能化来丰富品牌内涵,以标准化管控品质。在这三重思路的指引下,山西省正努力打造杂粮产业结构性调整、稳中推进市场化进程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正【选树范围: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山西省忻州市充分发挥杂粮种植优势,努力打造中国杂粮之都,实现忻州杂粮产业化发展,积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政策引导,营造杂粮大发展的软环境。山西省忻州市粮食局成立杂粮专家工作站,组织杂粮专家研究编制《忻州市杂粮产业发  相似文献   

11.
正山西以杂粮为突破口,推进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制定《山西省杂粮产业振兴规划(2016-2020年)》,实施杂粮振兴计划;出台《关于促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制定《山西省粮食产业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引领全省粮食产业绿色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推动成立全省主食产业协调和自律组织。首批成员遴选了26  相似文献   

12.
世界杂粮在中国,中国杂粮在山西。复杂的地形、多样的气候成就了山西小杂粮面积广、产量大、品种多、质量好等特色。 为深化粮食产销合作,加强招商引资,对接国内外粮油市场,振兴小杂粮产业,加快山西粮食流通经济转型跨越发展,2012年8月9日,由山西省粮食局、山西省晋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12山西粮食(小杂粮)交易合作洽谈会在晋城市隆重开幕。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张桂凤立邀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13.
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的指示精神,山西粮食系统上下齐心,抢抓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国家"优质粮食工程"新机遇,在推动山西杂粮产业转型创新上取得了较好成效。2015年9月,山西省粮食局面对山西政治生态重建和倒逼转型实际,努力在全系统营造忠诚、担当、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着力打造好特色杂粮这张山西名片。加强调研,做好顶层设计。2016年,对全省杂粮产业发展状  相似文献   

14.
杂粮杂豆营养价值的开发利用和多年来粮食进出口贸易的实践证明,其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杂粮杂豆的品种及分布我国是杂粮杂豆的生产王国,产量占世界的1/10,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是我国特色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主产省、区有山西、内蒙古、河北、甘肃、云南等,吉林、陕西、河南、四川、宁夏等省、区也有生产。山西省杂粮杂豆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4,在全国独占优势,且品种多,有绿豆、黄豆(非榨油用)、黑豆、红小豆、莞豆、芸豆、小米、荞麦、莜麦、糜米等,近几年又培育出黑玉米、乌麦等。1999年全国种植748万亩,2000年…  相似文献   

15.
在全省"振兴杂粮产业,打造山西‘小杂粮王国’"的大潮中,山西省阳城县小杂粮种植逐渐由过去的单纯生产产品向生产商品转变,由过去的被动适应自然向主动围绕市场转变,小杂粮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又一亮点。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战略下,产业振兴和产业兴旺是农民致富的基石。本文以伊川县小米为例,了解其种植发展现状。通过分析发现:目前该县小米种植存在农机科技推广难、品牌建设力度不够、产业链较短、包装特色不凸显、销售渠道狭窄等问题。针对面临的突出问题,结合当地实际状况,从加大信贷科技投入、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建立农业合作社,提升品牌效益,提高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以及优化产品包装、扩大销售渠道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伊川小米产业的稳定向好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山西杂粮产业的振兴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山西杂粮生产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品质优良,主要品种有豆、麦、粟、薯、禾5大类20种,常年种植面积1500余万亩,约占全国的1/10,被誉为"杂粮王国"。近年来,通过实施杂粮振兴工程,推进杂粮全产业链开发,杂粮这一古老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山西省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同时,也要看到,山西杂粮的现代化水平还不高,仍处于广种薄收的传统状态,存在单产水平低、效益低、产业化程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以来,山西省深入贯彻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发展现代特色农业"重要指示,以"山西小米"品牌建设为突破,不断探索山西特色粮食产业发展新思路。以"优质粮食工程"为抓手,加强产业经济载体建设  相似文献   

19.
谷子是原平市的主要杂粮作物之一,近年来通过采取合理布局、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连片规划、发展订单农业、技物结合,配套高效栽培技术等措施,促进了谷子产量的提高、品质的提升和效益的增加,由原平市石鼓农产品加工企业牵头生产的"石鼓牌"小米,2017年获得了"中国好粮油"称号。  相似文献   

20.
谷子是重要的杂粮作物,在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朱碌科杂粮市场调查,分析朱碌科杂粮市场基本情况、市场变化与趋势,并针对要素配置欠缺制约谷子市场发展、加工产品附加值整体偏低、市场秩序不规范、品牌价值未得到充分挖掘等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朱碌科杂粮市场的相关对策,对我国谷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