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3年上半年,国际粮食市场除个别品种外,价格呈现下降趋势。从上半年主要粮食品种行情来看,玉米价格持续下跌;小麦价格先小幅上涨,之后快速下跌;大米价格一波三折,宽幅震荡;大豆价格逐步下跌后小幅回升。展望后市,如果未来粮食作物生长条件正常、粮食消费不出现大的变化,预计下半年至明年春全球粮食产量将足以满足消费增长的需求,国际粮食价格将呈现波动性下跌走势,但也不排除未来存在一些可能会推高国际粮食价格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2010年全球金融危机阴霾尚未完全散去,伴随危机而生的通胀却如约而至,粮价短期内暴涨造成与粮食相关的生活必需品价格快速上升,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不少的困扰,尤其是部分粮食价格屡创新高,这其中固然有自然灾害和市场供求炒作的因素,但求其根源则是全球为应对能源危机产生的技术异化造成的后果的延续.  相似文献   

3.
喻猛国 《首都经济》2010,(11):20-20
近期,粮食价格上涨成为了人们热议的一个问题,各种农产品价格轮番启动,先是农产品中的小麦和玉米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涨,紧接着便是大豆和水稻。我们认为,由于我国在主要粮食品种上有充足的粮食储备,因此如此大幅暴涨难以持续,但是,从长期来看,农产品价格震荡上行将是一个确定无疑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记者手记     
《中国报道》2022,(8):6-7
<正>徐豪今年我国夏粮产量2948亿斤,增加28.7亿斤。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夏收的小麦占口粮的四成左右。今年夏粮小麦增产丰收是在遭遇罕见秋汛后的抗灾夺丰收,是在历史高点上的高位再增产。一段时间以来,“粮食危机”引发国际关注,国际粮价也一度上涨:玉米价格蹿升50%,至历史最高点;大豆和小麦价格暴涨30%;覆盖55种食品的全球粮食价格指数7月反弹6%。即便8月指数相比7月有所企稳,但联合国粮农组织仍提醒说“需对此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5.
以涨停的方式创造了23个月以来的新高,7月份的价格涨幅创造了40年来的最大单月涨幅——国际市场上的小麦价格正在上演着一场精彩的牛市行情。虽然从目前来看,小麦价格的暴涨只是来自于自然灾害的直接推动,但由此所引起人们对粮食危机的担忧却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6.
以涨停的方式创造了23个月以来的新高,7月份的价格涨幅创造了40年来的最大单月涨幅——国际市场上的小麦价格正在上演着一场精彩的牛市行情。虽然从目前来看,小麦价格的暴涨只是来自于自然灾害的直接推动,但由此所引起人们对粮食危机的担忧却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7.
声音     
《中国报道》2009,(2):38-38
不能将粮食价格上涨与粮食危机等同起来,粮食危机必然引发粮食价格上涨,但是,粮食价格上涨不一定就是粮食危机。粮食供应危机在全球范围内不存在,不排除个别国家和地区产生短时间的短缺,但是,由于国际贸易和联合国救援机制的存在,这种危机可以消除,不过“受援助国要多花些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室研究员谢扬  相似文献   

8.
周会青 《特区经济》2008,(11):263-265
2007年,世界谷物价格大幅上涨,其中小麦上涨了112%,玉米上涨47%,大豆上涨75%,小麦和玉米的价格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价位。从2008年1月到4月中旬,泰国大米价格飙升了141%。今年世界粮食价格已创下历史最高记录。近年全球粮价大幅上涨的原因何在,影响如何?本文主要从全球粮食生产、需求、国际资本的投机活动、美元贬值及粮食生产成本上涨等五个方面进行探讨,并分析了世界粮价上涨对不同国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期对2011年粮食价格的预测是继续高涨,并呼吁各国粮食安全危机有可能再次发生。整体来看,2010年全球主要粮食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5%,快逼近2008年6月粮食危机时的水平。全球糖价触及30年新高,咖啡价格创下13年新高。与此同时,棉花价格上涨逾倍,玉米、小麦和大豆价格分别较上年同期上涨了49%、39%和35%。  相似文献   

10.
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我国粮食供求关系处于紧平衡状态。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适度进口”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这就决定了当前要更好地利用国际粮食市场的紧迫性和政策创新的必要性。该文通过数量分析方法。将价格、进口量等时间序列数据,根据相关关联程度做基于不同滞后期的差分处理。在比较我国和其他主要国家的进口效率时。散点图显示我国进口粮食价格变化与国际价格波动并没有达到一个很好的互补关系。从而导致粮食进口效率偏低.而且没有改善的趋势。而日本、巴西因对世界粮食价格未来走势的预判则有效提高了进口效率。因此。我国要进一步增强对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预警功能、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粮食进口渠道。逐步赋予一些重点企业粮食贸易经营权。  相似文献   

11.
张明 《西部论丛》2008,(6):30-31
在2007年夏季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全球粮食危机接踵而至。2007年,全球谷物价格大幅上涨,其中小麦上涨了112%、玉米上涨了47%、大豆上涨了75%。而从2008年1月到4月中旬,大米价格飙升了141%。据统计,全球主要粮食价格自2005年以来已经上涨了80%。截至今年3月,  相似文献   

12.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继续传播、干旱和洪涝等灾害性天气频发引起粮食减产、能源危机、粮食物流供应链受阻、部分出口国控制粮食出口等因素影响,2021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节节攀升,小麦、大米、玉米、大豆等粮食品种的价格均创近九年来新高.展望2022年,在粮食供求平衡调节、能源和化肥价格上升、气候条件变化以及主要生产和贸易国的政策等...  相似文献   

13.
一、2001年农民增收态势 从结构特征分析,支撑2001年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1.粮食价格上升。由于2000年粮食的大幅度减产和2001年的进一步小幅减产(2%左右),以及国际市场粮价的转暖回升,加上国家调整粮食流通体制放开主销区粮食市场政策的推动,2001年年初以来,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出现了明显反弹。据调查,到2001年10月末,全国主要粮食价格水平比2000年同期均有明显上升,一些品种如玉米、小麦、早籼稻等上升幅度较大,一些地区玉米价格升幅  相似文献   

14.
俗语云:“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以食为首.”自古以来任何国家想要实现长久治安就要抓住“粮食”这一重要命脉.粮食价格作为万价之基,其价格波动事关粮食安全、CPI走势、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的经济福利.本文从陕西经济发展、粮食价格波动、粮食生产成本变化、农民增收的实际出发,在广泛搜集、占有和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粮食价格波动及陕西农业生产成本、农民增收影响因素的现状、特征及因素,并借鉴省内外研究的主要成果,为制定稳定粮食价格、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思路和措施提供决策支持,探寻影响陕西粮食价格波动、农业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从而达到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粮食价格与产量变动时滞研究:基于内外两部门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开始重视农业生产,把保障粮食安全当作头等大事。随着粮食价格产生机制的不断完善,粮食供求的市场化进程也不断加快,粮食的价格与粮食产量的关系越加密切,但受国家政策和中国二元结构等因素影响,我国粮食价格和产量相互作用中产生了明显的时滞效应。本文将着力从产业经济学理论入手,基于两部门要素流动理论研究成果,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时滞产生的原因,并得出这一时滞将带来的后果。  相似文献   

16.
后危机时代,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回调,国际市场对国内粮食供求和市场价格走势影响越来越大。在这种大背景下,本文从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引发世界粮食安全危机的原因,就如何正确认识并有效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开始重视农业生产,把保障粮食安全当作头等大事.随着粮食价格产生机制的不断完善,粮食供求的市场化进程也不断加快,粮食的价格与粮食产量的关系越加密切,但受国家政策和中国二元结构等因素影响,我国粮食价格和产量相互作用中产生了明显的时滞效应.本文将着力从产业经济学理论入手,基于两部门要素流动理论研究成果,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时滞产生的原因,并得出这一时滞将带来的后果.  相似文献   

18.
去年10月以来,沿海粮食价格上扬,引发全国性的大米、小麦、玉米市场价格相继上涨,粮价成了举国上下关注的热点.此次粮价波动,从全局而言,主要是心理、投机等暂时因素推动起来的.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到位后,粮食市场随之稳定下来,但粮价波动也反映出了粮食购销体制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取向,改革和完善粮食购销体制,才能保证粮食市场的相对稳定.一、用商品经济观点认识粮食这 一特殊商品过去,由于我们对粮食实行了40多年的统购统销政策,不把粮食当成真正的商品来对待,以致对1984年和1990年粮食大丰收后普遍出现的“卖粮难”现象不理解,不敢承认粮食生产出现了相对过剩.粮食购销体制也不敢有任何松  相似文献   

19.
2007年粮食价格将上涨6%左右 2006年我国粮食价格基本保持平稳走势,但是,10月份以来,北京、广东、山东等地相继出现了部分粮食和食用油价格上涨。11月份在全国粮、油价格普遍上涨的推动下,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9%,为全年最高水平。11月份食品价格上涨3.7%,拉动CPI上涨1.22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4.7%,油类价格上涨6.2%。食用油价格上涨主要是受国际期货市场转基因大豆价格上涨的影响。而面粉等粮食价格上涨,一是由于今年全球小麦主产国由于严重干旱等原因,大幅减产约5%-7%,小麦限制出口,国际市场小麦价格走高势必导致国内小麦价格上涨:二是受国内保护农民利益政策的影响,今年小麦的收购价高于市场预期,再加上许多农民惜售,导致稻谷收购紧张,致使面粉加工企业货源不足,推动了小麦价格的上涨。而玉米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玉米的提取物被用作为燃料替代品具有广阔的前景,导致玉米价格一路走高。  相似文献   

20.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国家为了重点保护农民的农作物利益,维持市场稳定,对某些粮食品种确定的最低收购价格。[1]制定合理的最低收购价水平十分重要,为了中国粮食生产的稳定,每年确定一个合理的粮食最低收购价就成为政府部门的一个重要工作。[2]本文忽略国际粮食价格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结合影响粮食价格因素,建立了线性回归模型、径向基函数(RBF)的神经网络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历年最低收购价价格的合理性做了评价。并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和线性回归径向基函数(RBF)的神经网络模型分别对2017年最低收购价进行预测,并对三个模型预测值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