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村经济发展并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过程,会受到要素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政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发展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不完善、科技水平较低、金融发展不完善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乡村韧性理论框架与测度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系统梳理乡村韧性理论框架与测度体系方面的研究现状,展望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1)乡村韧性作为区域韧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框架正经历由均衡论转向演进论的转换,呈现出维度多元化、尺度体系化、视角动态化的特点;(2)乡村韧性的测度体系主要包含了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冗余度、多元度、多尺度连结性三个维度,采用质性分析法、综合指数法、函数模型法进行定性与定量综合评估。研究结论:面向乡村地域系统的复杂性与动态性,应发展乡村韧性的综合性分析框架,提升情景模拟能力;构建乡村韧性的适应性测度体系,探索动态表征机制。  相似文献   

3.
韩岳霖 《山西农经》2023,(11):16-18
目前,乡村旅游已成为一种新的旅游业态,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旅游在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乡村环境、传承乡土文化、完善乡村治理、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文章阐述了发展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总结了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进一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马娟娟 《山西农经》2024,(6):102-104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凸显,探讨农业经济在生态经济要求下的发展路径成为重要议题。深入分析了生态经济学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强调了在经济活动中考虑生态环境的限制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性,并概述了生态经济和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探讨二者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着重于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计划的实施和社会发展效益,评估了当前生态经济要求下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以期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为未来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背景之下,三农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亟需解决.农业作为我国三农问题解决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其发展情况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文章以云南省农业发展为例,分析了云南省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农业经济的发展途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矫山红 《山西农经》2022,(17):147-149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发展农业经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应积极创新原有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提升农业经济管理质量。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乡村振兴与农业经济管理的关系,结合农业经济管理的目标与任务,提出了转变农村经济管理理念、完善农业经济管理机制、提升农业经济市场化发展水平、积极推进农业经济管理新模式以及强化大数据技术应用等举措,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实施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但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人才支撑不足、发展模式缺乏创新等诸多问题。本文在充分探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创新发展的路径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吕后珍 《山西农经》2022,(13):36-38
农村地区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应对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现状开展综合性分析,以实际情况为基础,明确乡村产业链的基本特征,完善当前的产业发展机制,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条件。文章从乡村振兴战略入手,深入分析乡村经济发展现状,明确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提出以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传统思想观念上的偏差、农业产业效益偏低等原因,乡村大量年轻人流向城镇就业,而城市人才不愿进入乡村,形成乡村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困境。从乡村人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优等制约乡村振兴的人才瓶颈入手,提出人才引进逆向回流、借力借智聚积乡村人才振兴合力、多方请进人才、分类培育人才等对策,对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乡村地区面临着人口流失、农业发展困难等问题。基于此,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实现城乡发展协调、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兴起,为解决农村发展困境、助推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可以丰富农村发展模式、提升农村经济效益、改善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11.
李蕾 《山西农经》2024,(1):21-23
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数字经济作为新兴产业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乡村地区的数字经济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数字经济对于乡村振兴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要重视数字经济,积极采取措施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主要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明确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为数字经济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提供依据和思路,推动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郎建利 《山西农经》2023,(21):87-89
农村经济在我国的整体经济建设中占重要位置。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社会生产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农民收入的提高等都需要依托于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文章对此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肖帆 《山西农经》2022,(22):54-56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对于我国社会全面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我国政府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农村地区原有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加工方式选择、农业技术投入和农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为促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提升农业产业的发展效率和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基于产业链发展的视角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大农业技术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在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章分析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数字经济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数字经济发展能够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对生产力的提振效能,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环节。现阶段薄弱落后的基础设施、短缺的专业数字技术人才、不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等影响了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因此要立足数字中国建设和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从加快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农村数字人才队伍、发挥法治对乡村数字经济的引领作用等方面创新路径,找准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探索赋能作用有效发挥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李爱东 《山西农经》2022,(13):151-153
中华民族要复兴,基本前提是实现乡村振兴。目前,乡村治理体系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健全与完善,文章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经济管理提出的新目标与新任务,分析了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措施,根据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管理路径。  相似文献   

1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化解我国乡村发展困境、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缩小城乡差距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从乡村人才的数量、素质和结构3个方面来看,我国乡村人才不能满足乡村振兴的要求。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必须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定位,挖掘本土人才,汇聚各方人才,规范管理人才,优化人才环境,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进而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能。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是农村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解决乡村发展主要矛盾的重大战略布局。乡村振兴的先导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的关键在于发展规模农业经济。规模农业集中体现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取向,为乡村振兴奠定物质基础。稳固适度规模、小规模经营,强化融合发展,探索一体化经营,健全信息智能要素,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规模农业的社会化,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大数据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和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数字化创新正在赋能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文章阐述了乡村振兴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字乡村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数字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数字乡村建设路径,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实体经济在组织结构、经营主体、经济规模等方面发生变化,针对乡村实体经济面临的筹资难、缺乏风险保障、资金周转效率低、信息不对称、缺乏现代商业文化等金融困境,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乡村实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数字经济不断发展,数字经济在激发乡村内生经济、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升级、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分析了如何以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