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以来,沿线各省积极勾勒发展蓝图,以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出发点,促进中国与中亚、欧洲等地区的开放合作。新疆作为国家鼓励和支持的西部地区,积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五个互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通过加强能源、基建、经贸和投融资、货币兑换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合作,提升经济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教育合作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建的战略性机遇下,迫切需要各方进一步加快教育领域的合作。文章通过研究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及地区在教育合作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领域的合作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樊雪君 《魅力中国》2014,(25):283-283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进程进入新阶段之际提出的加强欧亚大陆区域经济合作的倡议,文章通过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交通运输领域的合作的重要性分析,探讨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交通合作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且就区域交通便利化合作法律机制提出建议,共建欧亚大陆无障碍运输畅通走廊。  相似文献   

4.
中亚五国地处欧亚大陆的核心腹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陆上要冲,是连接东西向和南北向丝路的战略节点,既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区之一,也是大国力量的激烈博弈区和各种政治势力的交叉辐射区;既是能源与资源的富集区,也是公认的全球经济的塌陷区、国际安全的动荡区和破碎区,同时又是多重地区机制的重叠区。在"一带一路"总体战略的规划下,中亚可望成为中国新国际主义原则实施的首要地区以及探索新大陆主义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的试验区、示范区和前期成果的展示区。目前,中亚国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心态复杂,喜忧参半,一方面在官方层面积极回应与对接,尤其是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又担心对中国形成经济依赖,害怕中国将来会干涉中亚政治与安全事务。此外,俄、美等其他利益攸关方的中亚政策也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顺利推进产生影响。缘此,中国既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秉持奋发有为、积极塑造的方针,又要对中亚地区的内外挑战有充分的评估,并以多方合意的路径循序推进。  相似文献   

5.
塔吉克斯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重要节点。高水平的政治互信、机制化和法制化的合作、贸易关系基础良好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联系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良好基础。自提出至今,中塔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已取得重要成果。鉴于局势受不稳定因素、经济环境不佳、地区争端及"中国威胁论"为两国的共建工作带来挑战。加强战略对接,积极应对风险挑战,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中塔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深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中亚地区各国经济、贸易、文化、政治社会的全面合作注入了新的力量,是丝路文明在今天的现实应用,尤其对当前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领域的合作意义重大,在此框架下,将形成新的区域共识、新的合作政策制度以及产生新的合作机制,也将为提升能源领域合作的水平、建立稳固可信的合作关系提供解决的思路和平台,这些内容都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市场化、安全化和多手段融合渗透是未来促进中亚地区能源合作的有效思路。  相似文献   

7.
王仁  刘钰翔 《发展》2014,(12):67-68
正在丝路经济带建设中,甘肃应选择特色优势产业,追求边际效益最大化,布好关键子,下好先手棋,加快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尤其是中亚五国的合作,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抢占优势领域的先机。一、对中亚五国相关产业及需求分析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与中国经济结构具有明显互补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背景及意义,分析了新疆与中亚能源科技合作情况,从机遇与效应、经济发展、威胁与劣势三方面进一步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新疆与中亚能源合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和大数据背景下进行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开启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网合作的新时代。开启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网合作新时代的必要性体现在:促进信息互通是互联网时代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关键,互联网时代的丝绸之路是更高效的交流合作方式,同时可以实现沿线各国之间合作中的优势互补。开启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网合作新时代的可行性体现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技术基础,现代丝绸之路经济带必须建立在资源、能源、环境的大数据信息系统基础上,也必须建立在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的大数据决策基础上。开启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网合作新时代需要注意: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环境、能源、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系统建设,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全面推进与中亚各国的合作,借助信息技术优势,搭建网上丝绸之路合作交流平台,完善互联网时代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的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0.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围绕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全球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掘区域内市场潜力,提升经贸技术合作水平,创造需求和就业。在基础设施、物流、农畜产品、文化旅游和能矿产业合作、新兴产业投资等领域对内蒙古蕴含着大量的机会。未来以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以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建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特别是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两个经济走廊将形成“西出北上”两翼核心圈层,贯穿了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通过共商共建共享打造的欧亚非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将聚焦人类的福祉。  相似文献   

11.
翟今 《中国经贸》2016,(19):84-84
中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本身就属于贯通中亚大陆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构想,而如果能够实现中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顺利对接,欧亚区域的共同发展就将得到新的合力与引擎,为此本文就中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进行了具体研究。这一研究的重点将主要集中在中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原则与路径选择领域。  相似文献   

12.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陕西与中亚产能合作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由于基础设施落后、资金短缺、安全问题以及大国利益争夺问题,带来了不确定性。双方之间应通过实现产能合作的多样化、突出金融创新、完善产能合作框架等途径实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东欧国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国—中东欧国家经济合作,对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欧盟、俄罗斯、中东欧国家内部以及中亚,对中国—中东欧经济合作在安全、能源、资金与技术、市场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提出在强调二者战略关联性的基础上,注重协调化、制度化、便利化和互补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上旬在中亚发表演讲时提出的战略构想. 顺势而动,积极作为 中央新构想提出以后,陕西的动作尤为突出.先是9月27日,借欧亚经济论坛的机会,联合欧亚9国十几个城市共同签署《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宣言》,抢先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开展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基本思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就是要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促进中亚经济一体化,进而推进亚洲经济一体化;就是要在东亚及其周边国家之间,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一体化目标就是把新丝绸之路建设成为欧亚大陆经济一体化的纽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一体化的战略思路是加强亚洲国家经济、贸易、交通、能源、文化和实业界联系,建立开放、平等和互利基础上的地区一体化。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一体化的战略内容包括空间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一体化的战略重点在于推进区域经济贸易合作和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地区安全局势不稳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水平参差不齐,文化、宗教差异性大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一体化面临的制约因素。各个经济体应该在多边或双边各个领域,以多种途径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居高声自远。去年秋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时,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中呼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此后,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外交部等部委纷纷调研,西部地区亦闻风而动,纷纷争逐丝绸经济带的龙头。  相似文献   

17.
两年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热烈响应。今年3月,中国政府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为重点,共同推动包括中蒙俄经济走廊在内的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务实合作,向国际社会提出了倡议。今年7月《关于编制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的谅解备忘录》正式签署,明确了三方联合编制《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标志着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进入了快车道。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尤其是中亚国家能源与贸易发展较快,但随着能源与贸易合作的深化,一系列不利于双方在能源与贸易领域互联互通的问题开始出现,严重制约了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中国(新疆)必须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契机,发挥主导作用,同周边国家合作解决相关问题,为进一步发展能源与贸易互联互通、确保我国能源安全和在上海合作组织内部和中亚地区更好地发挥建设性作用争取更为有利的地位。研究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能源与贸易的互联互通战略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背景
  (一)“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战略背景
  中蒙俄三国经济各有所长,经济发展结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在能源、资金与技术支持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利益共同点。2014年9月,中国习近平主席在中俄蒙三国元首会晤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把“丝绸之路经济带”同蒙古国“草原之路”和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进行对接,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加强铁路、公路等跨境通道互联互通建设,推进通关和运输便利化,促进过境运输合作,研究三方跨境运输通道、输电网建设,开展旅游、智库、媒体、环保、减灾救灾等领域务实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中亚能源战略与上合组织框架下的能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亚的政治和经济正处于大国竞争与合作的复杂困境之中,寻找共同的战略利益与新的合作领域成为维护和巩固中亚政治与安全稳定的重要课题。日本重视同中亚的能源合作是其亚太外交战略的综合战略选择,其意义和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如何在上合组织框架下继续推进区域安全合作和经济合作,积极寻求中日两国共同参与中亚的能源合作,不仅有利于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也有利于构筑和深化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