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抵押担保机制缺失,信用机制缺失和农业保险机制缺失是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瓶颈因素,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通过系统的机制构建和金融创新,使农村金融供求双方的利益诉求得以对接,基于实地调研资料,对翁牛模式的组建流程,贷款流程和风险保障机制进行了详尽的探讨,并对地方政府在农村金融创新中的主导地位进行了解析,本文最后阐述了翁牛特模式对我国其它地区农村金融改革的借鉴意义,并对该模式的完善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信用担保现状。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已成为各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寻保难的通行做法。吉林省长春市是全国最早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试点城市之一。经过几年的发展,全省的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共成立了包括吉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长春市信用担保公司等十几家公司,注册资本金共5亿元人民币;开创了具有吉林省特色的担保方式,即融授权保证方式与直接保证方式于一体,中小企业向协作银行申请贷款时需接受银行和担保公司的双重审查;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贷款担保责任金达3.5亿元人民币,对减缓全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压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农业目前仍然是弱质产业,涉农贷款风险大、成本高,使涉农贷款的风险和收益不对称,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农村经济的动力。应从政府投入、信用环境建设、分散风险、建立担保机制等四个方面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首先,应增加政府的投入。比如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以及农村的医疗和社会保障问题,都是政府必须做的事情。其次,做好信用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4.
发展小型信用担保组织是解决农户贷款难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农村小型信用担保组织为农户的贷款提供担保,是解决农民贷款难的有效途径。近几年,一些地区开展了这一业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必要进行推广。如何建立和完善适应农户的信用担保组织,有效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是现阶段农村金融工作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不断的健全和发展中,为我省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仍然存在金融供给不足、信贷供求结构性矛盾加剧、涉农贷款成本高、信用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本文结合湖南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提出大力发展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创新“三权”抵押贷款、采取多手段健全信用服务体系,以促进我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小额信贷是贷款给没有能力提供抵押品、被正规银行排除在外的特殊群体,即穷人和农户,穷人和农户并非没有信用,而是没有一个适当的机制去支撑这个信用,如果建立了这个信用机制,则贷款的交易成本降低,使贷款可行。尤努斯创建小额贷款,使用小组贷款、经常还款、动态激励等机制规避信用风险,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我国广东郁南县创新了小额贷款风险规避机制——信用村模式、农户征信中心和金融扶贫模式,为小额信贷的运行提供了一种新的降低交易成本的方法,通过运行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为一种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风险规避的替代模式。  相似文献   

7.
能引起国际金融市场轩然大波最核心的是以次级抵押贷款为标的创造出的大量金融衍生品。近年来,这种过度信用创造从根本上加深了金融危机,这种高度合成的信用创造产品并没有经过风险的检验,这场次级抵押贷款引发的危机是对过度信用创造的回应,是被低估的风险溢价的全面显现,也是偿还此前在信用创造过程中所忽视的风险定价。  相似文献   

8.
李元  吴南  张秀莲 《山西农经》2023,(9):182-184
文章通过构建吉林省农村金融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探究农村金融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通过St at a进行检验,最终选择运用SAR模型对吉林省农村金融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吉林省的农村各地区财政支出、各地区农业生产总值、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以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对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有一定影响,其中吉林省农村各地区财政支出、各地区农业生产总值对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指引》及《关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分类的补充通知》规定:自然人一般农户、自然人其他、微型企业的贷款以信用评级、担保因素和逾期(本金或利息)时间为依据实行矩阵方法分类。矩阵分类方法简捷实用,符合农村金融实际,实行效果非常好。  相似文献   

10.
论文以三种农村金融理论为背景并结合海洋渔业融资具有风险性、季节性及资金范围广等的特点,运用定性分析法剖析海洋渔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海洋渔业融资的必要性,发现农村金融是影响海洋渔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鉴于此,论文提出基于微型金融理论的措施保障,包括检验性贷款和后续贷款承诺机制、小组联保机制及"中心会议"监督机制、分期偿还和强制储蓄机制,以期为国家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支撑。  相似文献   

11.
农村金融机构应提高风险定价能力、金融服务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从容应对贷款利率市场化新政带来的冲击贷款利率市场化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银行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银行业盈利能力、自主定价、风险管控等方面提出了多重挑战。作为规模小、底子薄、实力弱的农村金融机构,更需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规范与创新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新的经济发展形势要求农村金融在农村存款、贷款和结算的基础上提供综合性全方位服务。1996年以来,农村金融在信贷结构、专业化和服务体系等方面仍存在较大不足。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农村金融服务规范化发展的四个方面:信用关系、利率机制、经营管理行为和农村金融监管,并提出产权制度创新、以吸纳性创新为主、小额信贷创新和引入消费信贷等方面的金融创新,从而探索农村金融服务规范与创新并举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增强农民信用意识,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许多农村地区依然存在信用意识薄弱、金融机构缺乏有效手段控制信用风险等问题。难贷款和贷款难依然困扰着农户、县域中小企业和农村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4.
信合短波     
●今年以来,内蒙古赤峰市阿旗联社结合实际,制定了以加强业务管理、强化风险防范为主要内容的十项管理措施,全面加强对信用站的监督管理。截止9月末,全旗115个信用站各项存款余额达2606万元,各项贷款余额达3029万元,社员股金达309万元,实现贷款利息收入69万元,业务量达到信用社业务的47%以上。(王海英)●河南省杞县联社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及时为农民送信息、送技术、送资金,从2001年至今共发放小额支农贷款9182万元,共帮助51600余户农民脱贫致富,为当地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做出了…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农村还存在融资困难、风险分散机制不完善、金融产品缺失、农村金融信用环境缺失等,为此应在加大农村融资政策支持、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建设、加强农村金融创新等方面不断努力,从而推动农村金融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16.
农村信用社成立至今已有50个年头,虽然发展迅猛,取得令人注目的成就。但是由于体制、机制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信用社还存在一定风险,如果防范措施不力,落实责任制不当,其后果不堪设想。本文就存在的职业风险原因,落实防范风险责任制浅谈一些看法。□职业风险的主要表现1、业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形成风险。贷款重放轻收就是最好的说明。广西百色地区,1980年各大队现为村公所信用站部合并为乡镇一级信用社后,一些信贷业务人员的心也从村屯定在乡镇,长期脱离群众、农户经济档案不健全,放款凭印象,造成许多信贷资金形成…  相似文献   

17.
浅议农村金融信用环境恶化的原因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金融信用环境是整个社会信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农村金融信用观念遭到严重侵袭,社会信用环境受到重创。如何在深入剖析农村金融信用环境恶化的根源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促进农信社在新的形势下取得更大的发展,是目前关注的焦点问题。一、造成农村金融信用环境恶化的原因分析(一)企业借改制之机,逃债、悬债、废债成风,致使改制企业贷款处置难。农业银行代管时期,乡镇企业是农村信用社的重点支持对象。“改制风”刮起后,乡镇企业利用破产、承包、租赁、拍卖、兼并、重组、分立、上挂、出售和多头开户等种…  相似文献   

18.
贺首华 《陕西综合经济》2006,(4):47-48,F0003
信用销售是目前许多企业常用的手段,特别是以生产制造业为主要客户群的行业尤为突出。但同时也是企业产生坏帐及出现资金风险的主要风险因素。其表现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升企业销售额、扩大市场及客户群;一方面给企业带来运营资金的压力及坏帐风险。如何有效的平衡两者关系,即不影响业务的发展,又有效控制风险,关键看企业是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信用管理机制,来保障信用交易的良性及动态维护,特别是职能化较强的大中型企业。有效的信用管理机制涉及公司很多方面的因素,如行业特点、市场竞争程度、公司的资金水平及状态、盈利水平、资金的使用成本、交易频率、客户群的数量及特征、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公司的组织治理结构等。以下系统的说明信用管理制度的建立及实施思路。  相似文献   

19.
2007年3月,随着全国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挂牌成立,农村金融体系中一下子涌现出不少新生力量:吉林东丰诚信村镇银行、吉林磐石融丰村镇银行、吉林省梨树县闫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甘肃省庆阳市西峰瑞信村镇银行、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包商惠农贷款有限责任公司等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先后在全国几个试点省份农村地区诞生。 本期焦点透视将把目光对准这些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解读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多元化将为农信社发展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代艳 《农业经济》2022,(1):106-108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农村经济领域也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还不够成熟,现有金融规模难以满足农业农村发展需求,但这也催生出了数字农贷的兴起,并由此引发了涉农贷款的风险问题。为此,应高度重视数字农贷对农村金融领域的影响,结合农业农村对金融的实际需求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更好地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