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21年以来,济宁市人社局启动并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聚焦五大关键,提升人社服务和监管效能,人社领域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明显进步。2021年,济宁市人社局被人社部确定为“人社服务快办行动”联系点,“调解仲裁制度机制创新”“新就业形态技能培训”两项工作被确定为全国试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改革试点”全国现场会在济宁举办,“技工教育集团化发展”做法得到国务院有关领导肯定性批示。聚焦企业需求,全力保障服务用工。针对企业用工缺口,济宁市人社局多措并举,全方位、多渠道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用工难问题。一是优化招聘服务,求职招聘更便捷。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河南省新乡市人社局以“三包三联”行动为抓手,不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落实落细就业增收措施,全面提升民生保障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擦亮群众“幸福底色”。强化平台优势,拓宽就业渠道联合市直有关部门,线上线下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招聘活动。成立“直播带岗”活动领导小组,常态化开展“直播带岗”36期,举办“人社夜校”13场次,为2022户企业发布用工岗位9.1万个,累计10万名求职人员走进直播间交流互动。坚持“大数据+就业”,及时更新就失业人员信息,确保就业数据精准、真实有效。  相似文献   

3.
<正>为全力稳定潍坊全市经济运行,潍坊市人社局立足稳就业、保用工、促发展工作要求,抢抓招聘求职“黄金期”,深入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以优质高效服务助推稳就业保就业。健全机制稳就业措施加速落地为保障企业用工,潍坊人社部门不断畅通用工求职渠道,提升稳岗扩就业服务水平。全力打好稳岗政策组合拳。深化“服务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10+行动”“稳就业、促增收、促消费、促增长‘一稳三促’24条”等政策措施,深入落实稳岗扩岗政策,充分释放政策红利,为2.28万家企业返还资金2.19亿元,惠及职工71.91万人。东方大酒店行政人事部郭娜娜说“东方大酒店是一家服务业企业,去年,市就业中心为我们发放了稳岗返还资金13万多,惠及职工400多人,用真金白银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4.
<正>为进一步支持外出务工、高校毕业生等在外人员返乡创业,推动返乡创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稳定扩大就业,2022年内蒙古兴安盟人社部门以“能人返乡”工程破题起步,通过建立返乡创业项目库、返乡能人信息库、扶持政策集成打包、完善创业平台载体、提升创业服务水平、发挥创业典型带动作用、加大宣传力度等举措综合提升创业服务水平,从能人返乡需求入手,为回乡“筑巢”提供更加精准的就业创业服务。  相似文献   

5.
《中国就业》2020,(1):38-39
降低企业负担,加强企业用工服务,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一系列惠企便民举措精准发力,助推企业轻.装上阵、稳健发展。2019年,湖南省株洲市人社局聚焦市场主体和企业需求,大力开展“温暖企业行动”,努力当好企业的“店小二”,用真情诠释初心、用实干担当使命,全方位、零距离服务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助企业保就业惠民生”工作主线,聚焦企业痛点、堵点、难点,精准对接人社服务资源供给与企业发展需求,下好“搭平台”“稳岗位”“优服务”三步棋,持续为企业送政策解读、送服务指导、送技能培训、送纾困资金,全力当好“金牌服务员”和“惠企纾困”贴心人,为县域实体经济发展“输血补气”。  相似文献   

7.
<正>风劲好扬帆,奋进正当时。2024年,东营市人社系统将聚焦“规范、创新、提升、作风”要求,树牢“人社为民、创造幸福”理念,加力履行人才、人事管理、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工作职责,强化法治化、标准化、数字化、精准化、专业化支撑,为推动全省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人社局以获选全国首批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为契机,围绕“培训提技能、兜底稳就业、智能强服务、创业提质效”建设方向,以智能化为切入点,以精准化为着力点,以便民化为落脚点,全力推动就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着力打造就业服务“潍坊样板”。在全国示范项目调度推进视频会上,潍坊市与苏州、长沙、德阳、张掖等5市作了交流发言,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9.
<正>在现代社会,人社系统的服务作用日益凸显,这不仅关系着个体生计,也关乎社会和谐,提升服务能力,意味着效率的提高,更体现了服务的个性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本文通过分析人社系统服务能力现状,提出探讨技术创新、信息共享、跨部门合作等方面的策略,旨在为构建更加高效、智能、公正的人社服务体系提供启示。人社系统服务能力现状分析人社系统服务旨在为社会提供涵盖就业、社会保障、人才培养等多方面需求的服务。然而,当前人社系统服务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服务效率低下、信息不透明、服务体验差等方面。现行服务能力的主要问题来源于服务流程烦琐和信息化水平不足。  相似文献   

10.
<正>5月19日,山东省人社厅印发《关于公布优化营商环境“揭榜挂帅”改革创新试点任务的通知》,济南市济阳区被列为省人社厅“揭榜挂帅”“人社服务暖1℃”改革创新项目试点。为此,济阳区人社局对标最高标准、最佳实践,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探索“人社服务暖1℃”的科学路径,以“人社服务暖1℃”带动民心暖1℃,做足人社服务“加法”贡献度,为建设美美与共的温暖之城贡献人社力量。高标准谋划“暖1℃”,走在前、开新局。为做好“人社服务暖1℃”项目,济阳区将抢抓改革创新试点项目机遇,将其打造成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可复制、可操作性的“人社服务暖1℃”特色亮点改革创新试点项目,擦亮人民满意的“温暖人社”暖1℃服务品牌。工作中,济阳区人社局将聚焦“人社服务暖1℃”项目“一体化”智慧服务、  相似文献   

11.
延边州人社局把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从思想上、方法上以及技术手段应用上加强创新。2011年,他们在全州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开展了“强筋健骨”工程、“金保工程就业系统应用提升年”、“百日攻坚战”、“九十天大会战”等一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山东省烟台市人社部门围绕涉及办事群众切身利益的操心事、难心事,从高频事项出发,持续开展流程再造、制度重塑,依托数据共享交换,推动数据建模、个人和企业画像建设工作,赋能就业人才服务链条,着力打造人社“免申即享”服务集群,提升服务质效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制造业不断升级,重点企业特别是制造业重点企业常态化用工保障日益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新课题。在实践中,广东重点企业主要包括重点“四上”(规上)企业、用工规模2000人以上或一次性新增用工500人以上的重点用工企业、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等共约6.8万家左右。这些重点企业大多属于制造业,吸纳就业能力强,就业容量大,提供的就业岗位质量相对较高。做好重点企业用工保障对于“六稳”“六保”具有重要作用,服务好、保障好重点企业用工亦是各级人社、就业部门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就业》2014,(5):46-47
2013年,杭州市人社局注重发挥“国家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的引领作用和辐射效应,着力打好“搭平台、抓培训、优服务”三记“组合拳”,全力助推大学生创业。全年投入1119万元资助213个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拔培育杰出创业人才30名,组织大学生创业实训48315人、见习训练9952人:举办创业就业主题宣讲132场。全年新增大创企业1384家,  相似文献   

15.
<正>在济宁太白湖新区吾悦广场,琳琅满目的商铺和熙攘的人流中,坐落着一间小小的“创贷之家”。济宁市人社局结合招商营商的网红商圈、黄河滩区迁建居民、退养渔湖民群体、高校毕业生等需求,精准选择开设地点,分别在吾悦广场商圈、任城区网红酆街、微山湖渔船、黄河滩区迁建社区、太白湖新城、大学科技园等地建设了“创贷之家”服务驿站,为企业提供身边的服务。  相似文献   

16.
<正>截至2021年,沂源县共有参保企业2208家,参保人数84132人,数量较多,高峰期窗口工作压力较大,大厅常常排起长队,依靠现有人员力量和过去传统“面对面”窗口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人民群众高效率、便捷化的服务需求。沂源县人社局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深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借助“互联网+人社”政务服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山东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立足本省实际,以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为目标,推动省级集中的就业人才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加强数据共享,创新服务模式,打造“系统一体化、服务智能化、管理数据化”的智慧就业人才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人社信息化便民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2024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八,长三角铁路精准配给运能,做细做实服务,全力保障广大旅客春节假期出行,日均客发216万人,同比增长45.5%。2月10日至17日春节假期期间,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加强运输组织,动态安排运力,提升服务品质,努力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共发送旅客1728.1万人,日均客发216万人,同比增长45.5%。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山东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立足本省实际,以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为目标,推动省级集中的就业人才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加强数据共享,创新服务模式,打造“系统一体化、服务智能化、管理数据化”的智慧就业人才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人社信息化便民服务水平。纵向一体构建省级集中系统按照业务办理“大管控”、信息系统“大集中”的思路,积极推进就业人才服务核心经办系统省级集中,推动业务标准化梳理和应用,努力破解服务标准多样、信息孤岛和管理分割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新年伊始,广西贺州市人社部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上级稳就业保就业工作部署,统筹谋划“就业暖心·桂在行动”专项服务,创新开展“九个一”系列活动,持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引导更多农民工返乡留乡就业。截至2月7日,全市发出“点对点”专车157车次,输送5960名农民工(其中脱贫劳动力1099人)赴广东各地务工;同时,输送29车次1094名农民工到市内重点企业、重点园区、重点行业、重大项目“看企择岗”,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助力全面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