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目的]农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系统分析和评价,以期全面把握长三角农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及短板,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方法]文章基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及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要求,创立一个由9个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农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指数加权汇总和产业变异系数测度方法,对长三角农业高质量及一体化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通过对长三角与京津冀等相关区域定量评价与对比分析发现,长三角农业具备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基础,但在经营者素质、生产效率等方面质量不高,在市场开放、产业融合等方面一体化程度较低。[结论] 3省1市应按照问题导向,着力在农业科技创新、市场开放等方面加强协作,补齐短板,协同推进农业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打造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探索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粮食类职业教育主动迎接挑战,抢抓机遇,借助区域内政校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平台,充分发挥区域内各自的资源优势,相互合作,协同培养,从而提升区域内粮食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打造一支区域内高水平粮食人才队伍,为“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提供人才支撑,协同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粮食高技能人才培养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网络学术期刊资料和实时数据为基础,对现行以异地养老为主的养老服务融合模式以及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养老制度进行研究,并针对制度上存在的三点问题,从打造一体化平台、开展宣传活动和提高养老服务水平角度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建设好安徽绿色农产品基地,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使农业生产更适合安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实现安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与转型,满足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通过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安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随着区域产业结构战略的进一步调整及优化,消费市场扩大,农产品数量增加,消费者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建设安徽绿色农产品基地,实现安徽农业生产水平增值增量和提升安徽人民生活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述了安徽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基于2008—2019年长三角城市地价数据,实证分析地价增长及空间分异格局、机制。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长三角城市地价历经复苏增长、相对企稳、快速增长和平稳增长4个阶段;(2)城市间地价差异整体缩小,并且呈现出一定的空间依赖性;(3)不同层级城市地价受到核心城市地价变化影响而呈现出相似变动和关联特征;(4)长三角区域地价空间关联格局成因主要是要素流动聚集效应与市场联动。研究结论:当前一体化发展背景下,长三角城市地价一体化效应还不强,应进一步出台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促进土地要素流动、土地市场整合与地价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长三角地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势头日益高涨,长三角地区城市一体化研究也不断深入。本文从长三角城市基础设施出发分析其在一体化中的作用和表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借鉴国内外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通过对唐山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实践研究,探索了五种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11.
长三角一体化的目的在于抓好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真抓实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实效.高等教育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建设领域,是基于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模式的背景下,社会需求、区域教育现状和学科发展规律综合认知下的反思.蚌埠医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时代契机,积极探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  相似文献   

12.
王济干  杨亚平 《水利经济》2023,41(3):1-7, 15
发展绿色经济、提升绿色发展效率是当前中国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通过构建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度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并使用泰尔指数和核密度估计研究其空间差异以及分布动态变化趋势,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将科技人才集聚纳入回归模型以探究绿色发展效率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7—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城市之间差异显著,且省内差异是影响长三角城市群绿色水平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核密度估计显示各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总体离散程度呈扩大趋势,效率值集中度降低,且逐渐出现两极分化特征;科技人才集聚与长三角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效率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对长三角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效率呈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临泉县经济发展现状,指出临泉县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存在园区产业配套差、产业发展质量不高、对外开放水平较低等问题。结合临泉县实际情况,从强化园区载体建设、加快产业提质发展、加大对外开放力度3个维度,深入探索临泉县高质量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创业理论和企业资源观,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描述性统计,分析家庭农场可持续创业瓶颈与突破路径。长三角地区家庭农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家庭农场主呈现知识化、年轻化趋势,数字触网初见成效。针对长三角地区家庭农场存在的土地整合效率不高、创业能力不足、市场合法性缺失三大创业瓶颈,提出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健全家庭农场主培训体系、优化家庭农场创业生态系统等路径。  相似文献   

15.
区域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区域表现,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系统中的监督子系统,在区域治理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方法,考察审计实务界对于国家审计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区域治理现代化的态度和意见,分析国家审计在长三角一体化区域治理中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内容和目前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并提出国家审计更好地服务三角...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产业空间匹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产业发展与区域优势要素相匹配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经济水平差距,达到均衡发展状态。[方法]文章从水土资源匹配和产业相对优势匹配两个角度定义了农业空间匹配质量,以长三角为例量化该地区41个地级市的匹配质量,随后采用空间滞后模型对农业空间匹配质量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度对长三角农业经济增长效应为-0.146 4,空间计量模型的空间滞后影响力为0.27。长三角各地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状况总体趋势上表现出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2011—2015年达到最大值。[结论]水土资源匹配度对长三角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相对优势匹配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增长模型中体现了空间的适应性,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空间集聚。科技、劳动力和城市化都是其主要的驱动力,推动着水土资源匹配度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所谓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是指长三角区域内,在经济发展的内部结构方面所构成的一种系统同一的状况,即区域分工和区域内部竞争处于合理状态,经济发展达到相对统一的水准,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区域各方通过竞争形成多赢的局面。归纳起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对江苏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当前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的制度困境的分析,从长三角政府间合作和联动发展必需完善和创立三大机制入手,提出设立区域管理的综合性机构——区域协调管理委员会,和非政府智库团体——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专家顾问委员会,两种力量来合力推动建立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古村落旅游开发成功与否与接待地社区居民的感知与态度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识别社区中具有不同特征的群体,最小化潜在的消极影响和最大化全体村民的支持程度.本文以皖南古村落为案例,在调查居民旅游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将皖南古村落旅游地居民划分为热爱者、矛盾支持者、理性支持者、中立者和反对者五种类型.与国内已有的居民类型结果相比,本研究结果中理性支持者由2003年的18%上升到2007年的30%,并出现了6.2%的反对者,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从开始的狂热冲动逐渐向理性、成熟转化.当地社区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力逐步凸显,可以看出当地居民中"社区导向"的趋势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学术界以及政界的热点话题。泛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综合实力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研究泛长三角一体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关资料的梳理,总结出区域不协调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