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农村地区缺乏系统规范的信用信息积累、抵押担保物匮乏、融资服务体系缺失等问题,已影响到金融资源在农村地区的优化配置。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成为"三农"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新课题随着中央惠农政策的相继实施,"三农"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由于农村地区缺乏系统规范的信用信息积累、抵押担保物匮乏、融资服务体系缺失等问题,已影响到金融资源在农村地区的优化配置。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成为"三农"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新课题。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农村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构建激励惩戒机制为重点、加快信用法制建设等,以积极推进我国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为我国农村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及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3.
<正>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石,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深入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发展农户信用贷款;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业信用信息共享。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农村信用体系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最新要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作用降低交易成本。随着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产生较大的资金需求。金融机构为了降低风险会设置较高的信贷门槛,农户也会因渠道方式等制约不愿向金融机构借贷,形成农户“借贷难”“借贷贵”局面。建立农村信用体系可以有效化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推动信贷方式转变,有效降低金融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4.
关于建设农村信用合作体系的思考许美征当前,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逐步深化,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记得在1985年,世界银行组织了一个实力强大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工作团,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国家体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家...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体系在我国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促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推动我国农村发展与改革,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举措。创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文明守信的和谐新农村,对于实现我国金融业的良性发展,加快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村信用低下和体系不健全,严重制约着中国国家信用的建设进程。新阶段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其需要一种新型的农村信用体系给予支撑。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既有的研究成果,对当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进展和动态进行了综合评述。本文分析认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整合农户、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等信用主体的利益诉求,从微观模式和宏观战略层面构建一种新型的农村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7.
田欣雨 《农业经济》2023,(4):104-105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既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也是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关键环节,目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缺乏统一主导,金融机构“各自为战”,信用评定标准不一,评定结果不互认等问题。为加快完善体系建设,建议立足现有基础,继续以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创建为抓手,充分利用人民银行金融管理部门优势及其权威数据系统平台,按照“一个平台、一套规则”的原则,统筹推进多层次农村信用创建,进一步提升我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质效。  相似文献   

8.
当前浙江农村信用担保现状分析 浙江作为农村金融改革探索的先行者,近年来在多地开展了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改革探索.如温州市在被批准设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后在大规模的金融改革计划中,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列为一大重点,同时尝试扩大担保范围,以方便农村金融贷款,提高农村贷款数量;丽水市被列为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区后,从自身"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特征以及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出发,开发了林权抵押贷款的创新模式,并为林权抵押贷款完善了理论基础、模式设计以及风险防范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金融支持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金融业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持作用。但是,基于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中国在这方面依然存在农村信用基础薄弱、金融体系不完善、资金供求矛盾和保障机制落后的问题,可通过加强农村金融立法与信用体系建设;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引导民间金融以及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等策略,强化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体系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在本文中,笔者从当前我国农村信用体系的构建模式出发,总结出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农村信用体系构建模式进行比对后,笔者提出我国农村信用体系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1.
对建立农村信用合作垂直管理体系的思考□沈潭强《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曾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因此,农村合作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地位已正式确立。但是,农村信用合作究竟采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不断加大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力度,通过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支持农民创收增收,受到普遍欢迎。但从当前实际看,农村金融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群众的需要。为提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作用,要大力创建农村信用工程,形成信用农户、信用村组、信用乡镇三位一体的农村信用工程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一、农村信用工程的基础是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一)以农户信用等级评定为突破口,打牢农村信用体系基础。评定信用等级是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基础,也是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安…  相似文献   

13.
1996年农村信用合作工作要点根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农行全国分行行长会议提出的各项要求,1996年农村信用合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积极推进农村信任社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加大信贷支农力度,进一步强化信用社经营管理,促进农村信用合作事业更大发展,为支持农...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信用的特殊性及信用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村存在着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特征的特殊信任,也存在着基于正式制度和组织基础上的普遍信任。按照博弈论分析,道德和法律的作用将增加农民不守信的机会成本,完全可以促使农村信用的建立。因此,可采取多种措施,构建我国农村的信用体系:健全社会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规、严惩信用缺失行为人、完善和发展现有的社会信用和保险系统、给予非正规金融合法地位以促使其与正规金融联接、加强信用的宣传引导。  相似文献   

15.
构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金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问题和制约因案,认为政府的金融管制、金融体系欠缺、金融机构市场化改革等造成农村金融跟不上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并提出政府应建立健全多元投入机制、扶持民间金融发展、加快农村信用化建设,建立面向农民需求的金融机制.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需要资金支持,而要解决资金问题,就必须重构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具体包括完善农村金融法规制度、完善农村商业金融体系、拓宽商业信贷渠道和加快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强化信息披露以及改善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理念、创新金融产品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杂志是中国人民银行主管、主办的行业杂志。《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杂志是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系统唯一的全国性期刊。《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杂志向广大读者及时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农村经济、合作金融的方针、政策;探讨合作金融理论;报道关于农村信用社大力支持“三农”,加强经营管理,改进服务,努力增收节支的先进做法,介绍加强合作金融监管及合作金融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反映广大农村信合员工的良好精神风貌;传播相关法律及有关专业知识。《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杂志的读者对象:各级主管农村金融、合作金融的领导;各级…  相似文献   

18.
政策性金融支持区域粮食安全体系建设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政策性金融是推进粮食产销市场化的重要支撑力量。该文提出了政策性金融支持区域粮食安全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支持方式。在粮食主产区重点支持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在主销区重点支持粮食物流建设,其中运输、仓储、流通市场体系建设是重点。同时,要建立粮食产销区的利益协调对接机制,促进粮食主销区与粮食主产区建立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协作关系。  相似文献   

19.
启动农村信用市场是拉动内需,振兴中国经济的大事。它关系到农民收入的切身利益。农民收入能否稳定提高?农民利益能否得到保证?将成为启动农村市场的关键。农村信用市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策、财政、金融、物价、税收、商业、贸易多方面配合。启动农村信用...  相似文献   

20.
农信衽是主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在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信用代办站是农信社的代办机构,是农信社在广大乡村的延伸。如果说农信社是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那么农村信用代办站就是盘根错节,吸吮大地营养的毛细血管。一个时期以来,农村信用代办站的存在与否,始终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在这个问题上,亦应采取因地制宜之策。但无论如何,对于当前农村信用代办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应忽视,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促其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