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2012年9月7日在中央组织部、国家行政学院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学员座谈会上的讲话,刊载时略有删改。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基本问题,是一个大战略、大问题。特别是在国际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以及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新形势下,我们要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和工业化是现代化的车之两轮和鸟之双翼,中国式现代化也不例外,但传统工业化、传统城镇化已步入死胡同,中国式现代化要通过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与传统现代化不同,其实施路径也有差别。从工业化、城镇化和传统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中国式现代化进行对比分析的角度,阐释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等方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策略建议。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扩大开放,通过国内国外双循环来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3.
4.
边疆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生态屏障、安全屏障,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重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边疆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发展边疆经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全国稳定发展的经济支撑,更是探索“富起来”与“绿起来”相统一的绿色动力。然而,边疆经济受制于本地资源以及区位的劣势,往往体现出“老少边穷”的特点,靠自生发展有较大的难度,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着深刻的挑战。利用机遇和挑战条件比较分析(SWOT)方法,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战略,探讨边疆经济的发展战略及其途径。研究认为,边疆经济发展要坚持全面改革开放战略布局,参与“一带一路”和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在形成新发展格局中促进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使边疆地区从开放的边缘转变为开放的新前沿,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是要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倡议,融入国际大循环,积极参与国内大循环;二是要加快探索边疆地区制度创新,实施好国家赋予边疆重点平台的政策;三是努力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四是持续用力优化“两种环境”,推动生态特色产业和资源要素...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2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21世纪初仍可望实现平均7%左右的持续适度快速增长。如果21世纪初能够在新体制建设和科技进步上取得重大的突破。也有可能在若干年之后.再现一轮高于7%的快速增长。21世纪初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和难点在于:能否在增长速度放慢和结构大调整的条件下.创造出比快速增长时更好的经济效益。并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怎样在继续完成传统工业化任务的同时加快工业现代化和国民经济信息化。以迎接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王甲 《浙江经济》2023,(6):36-38
<正>新时代新征程上,浙江能否以及怎样在中国式现代化大场景中继续领跑,只有从逻辑层面深入探究,才能从规律层面给予科学回答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始终以先行姿态奋进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最前沿,始终承载着探路先行者、时代弄潮儿的重大使命,谱写出有声有色、精彩迭出的史诗大剧,  相似文献   

7.
跨跃式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步及知识化、国际化、市场化时代的发展趋势,我国先进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是必要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8.
周毅 《改革与开放》2003,(1):28-29,27
<正> 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所提出的,在本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任务,在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适时提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新的战略思想,尽早使中国城市人口达到世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通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表明:农业现代化在长期中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工业化进程,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之间作用并不明显,农工分裂。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为更好地应对美国“断链脱钩”威胁,回应国内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党和国家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并将之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中国式现代化与现代化产业体系二者都是重大的时代命题,当前亟需剖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深刻理解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概念内涵,准确把握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要点与方式。本文分析认为,产业体系现代化是推动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近年来,传统产业结构理论愈发暴露出固有的局限性,在其指导下许多国家出现了现代化发展的困境。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赋予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概念更加丰富的内涵,也拓宽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现实路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主阵地,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础与目标,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引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能够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根基。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着力点包括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及完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12.
唐旭  杨维东 《改革》2023,(8):101-110
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是弥合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举措,是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农业科技和装备与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不匹配、农业产业体系不适应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难以有效支撑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制度支持体系短板突出等困境。可以通过以下路径提升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质效:增强农业科技和装备韧性,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构建健全协调的产业体系,确保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平稳推进;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农业现代化;完善农业制度支持体系,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对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更加系统、长远、明确的部署和要求,强调必须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各地之间的合作,打破区域壁垒,实现共同繁荣。为此,报告明确提出,应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格局,推动城乡一体化,促进城市化和乡村现代化同步发展,从而实现更加和谐、稳定、持续的区域发展。目前,济南市切实践行并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积极地推进济南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这是一项务实的具体实践。为解决济南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中的问题,需要借鉴国内外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经验,探索其内在规律性,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济南都市圈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在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又指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很显然,无论是从近期还是从长期看,中国农业现代化作为整个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理论研究到实践都变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的隔离是中国现代化战略选择的必然结果,并非执政者随意的行为,而是多年来逐步成形的产物,其最基础的制度保障就是粮食统购统销制度、户籍制度和城市就业与福利制度,这些条件决定了中国的城乡隔离是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一种配套工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一、三代中央领导的现代化战略目标 1、第一代中央领导:由工业化目标到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提出. 在新中国建立前后,毛泽东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的.在1949年3月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他提出要逐步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在1953年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又进一步明确了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及格兰特因果检验的研究方法,以我国北部边疆地区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利用1980-2013年的统计数据,实证分析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不仅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同样存在短期的均衡关系。三者相互之间只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