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闻     
正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安排1561亿元日前财政部发布消息,2021年保持财政支持政策和资金规模总体稳定,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原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排1561亿元,增加100亿元,重点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乡村振兴底子差的地区倾斜。在过渡期前3年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各级财政安排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逐年增加,产业项目硕果盈枝,但资金使用不规范、账务处理不科学等问题时有发生.鉴于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建设管理业务的会计处理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3.
李娜 《山西农经》2022,(21):51-53
2020年我国已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进入相对贫困治理阶段,如何从集中资源脱贫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变,是“十四五”期间“三农”工作的重点,也成为了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新发展阶段主动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不仅是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之需,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之要。基于此,文章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本逻辑出发,分析了二者衔接的主要内容,研究了目前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下一步工作的重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重心的转移必然会经过一段过渡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是第一要务。要想顺利实现乡村振兴,就要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产业耦合。文章围绕扶贫开发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产业领域,对扶贫与乡村振兴之间的产业耦合机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在产业基础、空间布局以及产业融合发展3个方面提出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建议,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卢亚玲 《山西农经》2023,(11):39-41+116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下,要想实现发展,必须要做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在政策、产业、人才方面相衔接,深入理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文章通过分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及现存问题,为二者衔接发展提供更好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冀泓彤 《山西农经》2022,(6):182-184
涉农资金审计是全面提升涉农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涉农资金有效服务乡村发展的关键路径。当前,我国乡村振兴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要充分发挥涉农资金的多元优势,通过明确绩效审计意识,搭建智慧审计系统,构建目标明确、维度多元的涉农资金审计体系,充分化解资金审计困境,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政策落地生根。以乡村振兴为研究视角,针对涉农资金审计困境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要想巩固脱贫攻坚战成果,必须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以内蒙古为例,对比金融精准扶贫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探讨从金融的角度有效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提出了金融精准扶贫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潘浩  李婷 《山西农经》2022,(3):120-122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新疆贫困县全部实现了脱贫摘帽。脱贫任务完成后,新疆依然面临着相对贫困问题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重视乡村的发展与振兴。进入过渡期,新疆要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工作。文章从实践逻辑的角度,提出从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工作主体方面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并从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的角度,详细分析有效衔接的具体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数据     
正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超1500亿元财政部数据显示,已经下达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超过1500亿元。比上年原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7%,重点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乡村振兴底子薄的地区倾斜。中央财政下达农田建设补助资金770.8亿元,比上年增长12.9%。资金分配向粮食主产省倾斜,支持改善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升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10.
2020年9月,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获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项目制拓展改革试验任务.由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有效衔接是关键.为适应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洪泽区积极推进产业支持政策、产业发展方式、要素支撑方式同步转变,为农业从产业扶贫走向产业振兴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加快乡村产业振兴是实现脱贫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针对脱贫地区乡村产业发展瓶颈和短板问题,以察哈尔右翼前旗为实践案例,构建了乡村产业振兴促进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的结构模型,提出了乡村产业增值发展、聚集发展、提升发展和融合发展的路径模式和对策建议,为全国中西部脱贫地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案例借鉴和模式参考。  相似文献   

12.
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正处在实施的交汇期和关键期,既要有效衔接,又要统筹推进,一体化实施。尤其是经济"双循环"概念的提出,为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的协调发展和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了"双循环"发展格局与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关联,探讨了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存在的困难,提出了"双循环"背景下二者协同推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脱贫攻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前提基础,乡村全面振兴是巩固脱贫成果的根本出路,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形成联动机制。当前二者在衔接过程中面临着统筹协调工作不畅,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易地搬迁治理低效,自主脱贫意识淡薄,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利益联结要素缺乏等多重困境。浙江德清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中采取集成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全面提升乡村善治水平,积极探索绿色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现阶段应采取整合政策力量与深化农村改革、产业融合发展与农村集体经济、易地搬迁脱贫与城乡融合发展、智志双扶解困与基层治理体系、生态环境保护与人居环境改善、利益联结建构与提高农民收益等六个方面衔接的关键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4.
正"十三五"时期我国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开启"十四五","三农"工作的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入新发展阶段,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广校如何发力?需要抓住关键环节。做好规划衔接。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规划衔接是"第一道工序",其关键是抓好县、乡、村的规划。要加强调研,掌握农民产业发展现状,了解产业发展难题,对接发展需求,结合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5.
民族地区的脱贫成果巩固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促进民族地区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仅需要政策、内容、主体等方面衔接,更需要机制衔接。湖南民族地区作为脱贫人口多、经济发展较慢的地区,在促进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应通过建立有效衔接的长效机制,推进衔接进程,打造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和民族地区团结奋斗共同富裕标杆区。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始终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18年青龙满族自治县退出全国贫困县序列,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脱贫之后的青龙满族自治县响应国家号召,依靠自身优势,实现乡村振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分析了青龙满族自治县发展现状,提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和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十四五"开局之年,深入贯彻习近平乡村振兴的重要思想,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要紧密结合实际,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理清悟透乡村振兴的内涵,要强化顶层设计,把准乡村振兴的重点,要运用辩证思维和统筹方法,解决好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稳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新局,见成效。  相似文献   

18.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政策交汇期和转换期中,政策契合度、实践衔接度决定了能否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基于对二者衔接现实需求和逻辑关系的总结研判,进一步明确了两大战略稳步过渡和协同推进的总体思路,并从推进有效衔接体制机制构建和政策设计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全国各地持续巩固扶贫成果、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2021,(9):64-72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下简称有效衔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是新阶段落实"十四五"规划、推进共同富裕迈出实质性步伐的战略选择,科学精准的公共政策正是实现国家战略的基础载体和主要方式。分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公共目标与公共政策,揭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中的现实困境与问题,研究促进二者有效衔接的公共政策转换机制,从产业政策、生态政策、文化政策、治理政策、"双基"建设政策等维度,提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公共政策调适路径。  相似文献   

20.
蒋栋  许正松 《山西农经》2023,(8):114-1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动乡村产业、文化、生态、人才振兴。脱贫攻坚成果是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变的里程碑,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无疑是我国“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的首要目标。文章以安徽省亳州市辉山村为例,梳理脱贫攻坚成果,探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实现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需要继续让帮扶干部和农村第一书记的“一把手工程”起到正确且有效的指导效用,让产业发展成为二者有效衔接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