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农业发展离不开财政支持。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期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由 1 50 66亿元增加到了 766 39亿元 ,年增长 8 9% ,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提高农业整体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持。 2 1世纪农业发展将会对财政支农提出更高要求。一、农业发展对财政支农的要求1 实现农业跨世纪目标对财政支农的要求。2 1世纪初是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提高农业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但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如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我国农业的发展归根到底要靠科学技术进步。这是总结改革开放十年来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得出的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决策。目前,“科技兴农”正在全国蓬勃展开,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宁夏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前景及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以发挥财政职能加快推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建设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宁夏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前景及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以发挥财政职能加快推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建设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财政支农周转金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初见成效刘俊峰樊有林为贯彻落实辽宁省委、省政府把农业产业化作为统领全省农村工作的主旋律,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示精神,尽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两个根本性转变”,从1996年初以来,省财政支农周转金办公室(下称省办)农业...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阶段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取向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从财政支农的目标定位、政策选择、改革的出发和归宿以及措施调整等四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我国财政支持农业发展应树立新思维,论述了我国现阶段财政支的方向和重点,并提出了优化财政支农目标的政策取向及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增速.而农业科技创新无疑将对我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特性决定了政府将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但目前,政府财政在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文章进行了相关分析,并提出了要加大投入力度、明确重点、加强培训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必要性问题及现实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扶农的政策和措施,加大了对农业投资的力度。但是,长期以来农业投资与其他产业投资的差距越来越大,农业投入资金严重不足,已成为农业基础脆弱、发展滞后的关键性因素。在农业投资中,财政投资具有特殊的示范作用,因此研究财政对农业投资问题,对我国农业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度、韩国等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财政支农政策的经验进行梳理和归纳,认为虽然国情不同,但其做法仍可以为完善我国的农业支出财政政策提供有益的经验及启示。  相似文献   

10.
辽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证明,科技兴农是全面振兴农业的重要保证,而科技兴农离不开各级财政部门的积极支持。我省各级财政部门支持科技兴农事业,主要用在支持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两个方面。其具体做法是:一、提高财政支农工作的科技意识。农业的发展最终要靠科技解决问题,科技贯穿于农业发展全过程的各环节、各要素之中,特别是在目前我省耕地面积年减少,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全省农业和农业经济要保证稳定、协调、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全省各级财政部…  相似文献   

11.
赵婧源 《山西农经》2023,(2):169-171
文章以2005—2020年河南省农业经济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建立时间序列模型,研究了财政、金融政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发现,在观察期内,财政、金融政策对河南省农业经济发展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针对研究结果提出健全财政资金分配及使用机制、促进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印度现有人口11.48亿,位列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耕地面积为1.2亿公顷,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5%。近50年来,印度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为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持,以确保国内粮食安全,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粮食供应基本实现自给。印度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和经验值得全球关注。  相似文献   

13.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和我国已加入WTO的新形势下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两个根本性转变 ,确保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增长的重大战略选择。   一、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新疆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依托当地独特的资源优势 ,把发展具有新疆特色的优质农牧产品作为开展新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口 ,形成了以番茄、红花、辣椒、枸杞、红枣等加工为主的红色产业 ;以葡萄、石榴、杏子、胡萝卜等优质瓜果蔬菜加工为主的酿酒、饮料产业 ;以优质粮油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产业 ;以优质棉…  相似文献   

14.
临沧是个典型农业地区,加之,地处编僻、基础设施落后,信息闭塞等等,发展纯工业风险大、基础底子薄,难与内地竞争,搞第三产业则服务对象少没有绝对区位优势。这样,临沧的发展,财源建设仍需要靠农业起步、靠农业积累。“九五”时期,省政府要求临沧实现三个平衡,即“粮食自给平衡,财政收入平衡、生态平衡,三个目标的实现也必须 在农业上求得突破,创造新税源增长点才能完成。因此,加强对农业投入,提高对农业基础地位认识,走现代化农业路子,实现农业发展“两个转变”,通过农业培植税源,已成为我区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财税部门面临的课题。近几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出现了一种新模式-农业产业化。结合临沧资源特点、现状、产业布局和发展前景,把蔗糖、畜牧、林果建设成为产供销一条龙,具有一定规模的支柱产业,走产业化道路对财源建设和扶贫攻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财政支持农业的政策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加快农村税费改革 ,采取多种财政手段 ,建立与完善农业投入机制 在当前财政资金较为匮乏的情况下 ,必须积极引导各种社会性资金投入农业。首先 ,农产品私人产品的性质 ,决定了农民理当是农业投入的主渠道 ,目前的困难在于农民手中可以用于农业投入的收入越来越少了。必须首先协调与配合有关职能部门 ,加快农村的费税改革 ,尽快取消对农民的不合理收费 ,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 ,以保证农民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农业生产。其次 ,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历来是增加产业投入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当前财政部门要及时通过财政贴息、政策优惠、资金配套…  相似文献   

16.
17.
文章从理论上梳理了财政支农支出、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传导机制,并选取中国30个省域2008—2020年的面板数据,以索洛余值法测度农业科技进步率,构建基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全国整体还是东部、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均具有正向作用,且对于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强于中西部地区。(2)农业科技进步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财政支农支出通过农业科技进步的中介效应促进了农业经济增长。(3)农业科技进步对财政支农支出驱动农业经济增长具有单门槛效应。当农业科技进步跨过门槛值时,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推动效果更强。基于研究结果,本文从加大财政支农支出力度,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重视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科技进步的协调发展等角度提出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完善农业发展基金筹集办法的几点设想谭训鸣随着财税体制的改革,农业发展基金的筹集渠道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下,完善农业发展基金的筹集办法,进一步做好农业发展基金的筹集工作,确保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促进...  相似文献   

19.
边晓玲 《山西农经》2023,(24):68-70
在农业经济发展背景下,财政支农的实施力度也在逐年加大。财政支农政策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对于改善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会计监管是财政支农资金使用高效率的重要保障,但就目前我国财政支农资金会计监管现状来看,预算会计对于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存在着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监管部门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管控力度。基于此,针对农业经济发展环境下财政支农资金会计监管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对应的优化策略来完善财政支农资金会计监管体系,以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和问题 农业产业化在我国农村的实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公司 农户”型。这里起“龙头”作用的是公司,它通过合同契约关系与广大农民结成产加销一体化的经济实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二是“合作经济组织 农户”型。这里的合作经济组织可以是社区合作组织,也可以是供销社组织,还可以是乡村经济技术服务实体;三是“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农户”型。农技协从科技信息、生产资料以至销售运输的全过程为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