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率 《浙商》2009,(20):62-62
在10家浙江申报企业的行业分布中,可以看到有食品、机械等传统制造行业,也有旅游等传统的服务业。在创业板的申报企业中。浙江企业的产业形态不占优势。  相似文献   

2.
董树荣  何晓春 《浙商》2005,(1):31-33
浙江其他地方有的产业,慈溪基本上都有。慈溪是现阶段浙江工业经济的一个缩影。然而在2004年,受原材料涨价的影响,多少中小制造企业——  相似文献   

3.
《浙商》2010,(17):128-128
Q&A Q:哪一年获得第一桶金? A:2003年。 Q:第一桶金怎么来的? A:公司刚刚成立的第一笔业务,受浙江一家汽车制造企业委托寻猎几名副总,猎人因此赚回第一桶金。  相似文献   

4.
胡忻 《浙商》2012,(21):62-63
一味追求成本优势的浙江制造企业长期忽视对人力资本投入的重视,是造成企业转型升级难的瓶颈所在。  相似文献   

5.
苏旭 《浙商》2008,(17):71-73
随着中国浙江制造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不断扩大,随着企业浙江品牌在国人生活中悄然列席,奥运之于浙商,开始有了更为现实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浙商》2009,(11):143-143
丁毅,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长兴经济开发区,是一家国内专业资深的仓储物流搬运设备制造企业。集团下设7家控股子公司,在册员工5000多人,占地面积1500多亩,拥有资产9亿多元。液压搬运车2003-2008年产销量连续六年名列世界同行业之首,电动仓储搬运车辆产销量2007-2008年名列国内第一。  相似文献   

7.
胡忻 《浙商》2011,(19):30-31
“危机来临的时候,如果你能保持企业稳步发展,你就已经比人家跑快了一步了。”浙江上虞一家制造类企业董事长在谈到危机带来的机遇时这样说道。平稳度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他感到很庆幸。在一些企业家看来,危机似乎只要能度过便好。  相似文献   

8.
王文正  俞苗玲 《浙商》2008,(21):95-97
当依靠低价劳动力、消耗大量资源的粗放型制造模式走到尽头的时候,浙江制造的出路在哪里?浙江企业如何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历史性跃升?是否存在着一个可供参考的路径?浙江制造业在这方面有哪些实践?又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周雪梅 《浙商》2007,(15):32-33
“这三家企业在创新、创业方面比较有代表性,他们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不仅对浙江企业,甚至对全国企业都有所借鉴和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浙商》2005,(7):221-221
黄山市民营企业50强中,超过四分之一是浙江籍企业,引进资金中市三分之一以上来自浙江:仅浙商在黄山市投资的进出口企业就达15家,先后有47位浙江籍企业家及创业者当选为市、区县及乡镇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11.
胡忻  章柔嘉  施艺  鲁统磊摄 《浙商》2013,(13):92-93
浙江初步形成大企业引领发展的格局 兰建平 浙江省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浙商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综合五年的榜单来看,前50强企业还是比较稳定的,堪称浙江经济的中流砥柱。但是在榜单后面方阵的企业不稳定性非常明显,百舸争流之中进进出出非常频繁。  相似文献   

12.
倪丽娟 《浙商》2005,(2):114-114
印度洋大海啸对浙江出口企业的影响还未显现,但灾后重建肯定会存在不少商机,浙商应及早准备。  相似文献   

13.
目前,常年活跃在黑龙江省东宁县、绥芬河市等重要边贸口岸的浙江商人共有两万余人,每年对俄贸易的成交额达14亿美元。他们凭借这里的绿色通道,在中俄边界搭建了浙江企业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4.
朱健 《浙商》2011,(6):109-110
随着“省外浙商回归工程”的推进,浙江将迎来在外浙江资本的浩荡归来。而主力军正是省外浙江商会(企业联合会)团结的广大省外浙商。  相似文献   

15.
《浙商》2010,(24):143-143
主席团主席 李水荣 浙江荣盛控股集团董事长 李水荣,1956年出生,现任浙江荣盛控股集团董事长。他带领企业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发展成为了以石化、聚酯、纺丝、加弹一体化产业链为主业,并涉及煤化工、房地产、贸易、热电等多个领域的大型控股集团。集团拥有总资产120多亿元,为中国500强企业和中国民营企业百强企业,主业规模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2009年,集团完成产销192亿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贸导刊》2006,(10):46-46
“五一”前夕,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座无虚席,2000余名浙江在京企业家欢聚一堂。浙江省政府驻京办、北京浙江企业商会共同主办以“乡音·乡情·乡恋”为主题的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在京浙商联欢会,慰问全体在京创业人员。  相似文献   

17.
《浙商》2005,(7):34-35
在浙商论坛2005年峰会之上受到隆重表彰的还有9名“回乡投资模范浙商”,他们是由全国20多个浙江企业联合会(商会)、浙江各级工商联联合推荐,并经浙商论坛组委会最后评定的。本此评选,希望引导更多在外创业有成的浙商回乡发展。  相似文献   

18.
著名浙商谈浙商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商》2005,(5):24-25
我开始创业的时候,凭着的是一种摆脱贫困、要想富裕的精神。但是当你摆脱贫困以后要靠什么精神呢?我想,原来的艰苦奋斗精神还是需要的。还有就是我们先前提出的浙江精神,“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这四句话很好。但是发展到现在,整个环境变了,我们企业还需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何晓春 《浙商》2008,(6):60-62
截至去年底,浙江省经核准的境外企业和机构达2980家,继续位居全国首位。浙江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遍布五大洲的121个国家和地区,浙商跨国并购(投资)的春天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20.
董树荣 《浙商》2005,(7):24-26
6月5日,西子湖在夏日的阳光下格外妩媚。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省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浙江省私营(民营)企业协会主办,《浙商》杂志社、《钱江晚报》社、浙江经视承办的浙商论坛2005年峰会,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