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这多事之秋,人们把目光聚焦在企业的慈善活动上。但是企业的慈善活动营销却很难做好。如果要你策划一个能带来一定影响力的企业慈善项目,你会怎么做?捐款?捐款数额小了又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大家都在讨论者慈善活动营销的成效,但同时却没能对成效进行“衡量”。可惜,对于许多企业而言,他们的慈善活动都只能带来微小的影响。难怪2008年麦肯锡的调查数据表明,  相似文献   

2.
王健林 《浙商》2007,(12):47-47
我觉得中国的社会现阶段,社会慈善工作是刚刚才起步,还存在着很多不和谐的声音。很多企业对慈善事业的认识,都还停留于表面肤浅的认识,比方说现在就有很多人把慈善也当成是一种荣誉,把慈善活动当成是秀场。我今天就结合这个问题讲讲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张祥青     
《三联竞争力》2009,(6):34-35
史评 一个报恩经典 很多企业家把捐款称为慈善,张祥青不同,他称之为报恩。正是因为这出发点的不同,很多企业家只在慈善榜上风光,而张祥青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热情鼓励。  相似文献   

4.
王俊秋 《中国市场》2008,(27):118-119
企业的慈善理念决定着企业的慈善行为,随着我国企业进入国际竞争范围,慈善理念也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企业慈善理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企业发展目标从追求利润最大化到追求利益与社会公益的转变,衡量成功企业的标准从经济效益到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转变,从做好事不留名到把慈善作为营销策略的转变,慈善行为从盲目性、随机性到计划性和长期性转变以及财富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王振亚 《华商》2012,(6):39-39
“企业家和商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商人可以只把眼睛盯在钱上,而企业家还有一个使命,那就是践行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不等于企业的公益慈善活动,公益慈善活动只是企业社会责任中很小的一部分。”主论坛上,来自业界、学界的专家学者围绕“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家精神”这一主题,发表看法,阐述见解。  相似文献   

6.
焦点     
《品牌》2011,(8):7-7
<正>中国"慈善门"事件值得思考近来慈善领域负面新闻频出,峥嵘面目俱现:现在,很多企业家搞慈善,也有一些"私心"。他们或者把慈善当做谋求商业利益的"敲门砖",或者,想在从事慈善的同时  相似文献   

7.
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一些民众把企业社会责任等同于慈善捐赠,又把捐赠等同于现金。他们认为这才算是高尚地尽责任,这才是真正地履行社会责任。此种观点影响着企业对社会责任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范博宏 《新财富》2011,(9):94-96,98,100,102
前台湾首富王永庆不直接把财产留给子孙,而是通过成立慈善基金将财富赠予社会,由此一举多得,成功完成企业传承;他留给家人的无形财富,则成就了新一位台湾首富。  相似文献   

9.
于微微 《浙商》2006,(1):98-99
近日,一位浙商在谋划企业新年工作思路时,表示要尽更多的社会责任,提出要成立企业慈善基金会。那么,怎样才能成立慈善基金会?本刊记者专程来到了浙江省民政厅民间组织协会与浙江省慈善协会请教。  相似文献   

10.
陈幸  刘瑾  王平 《WTO经济导刊》2014,(12):75-76
“企业微博慈善”是指企业利用微博这一平台,发起慈善活动、进行慈善信息和理念的传播,从而一方面实现自身的社会责任目标,另一方面实现其品牌传播、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的目的(见图1)。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企业越来越重视自身在社会中的形象,这为慈善和商业建立关系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慈善作为一种创新的营销手段,也能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但是慈善和商业之间还是存在着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12.
从企业的经济人属性、慈善的利他主义属性展开,探讨慈善的正外部性,确定了企业慈善的前提是为了经济人目标的达成,进而根据企业慈善的原始动机,将企业慈善分为经济人、利他主义和混合慈善三种类型。指出了企业慈善在经济人与利他主义间可以达到平衡的双赢状态,以及政府应对企业提供慈善行为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13.
2007年6月,“幸福江阴&#183;千企万人慈善大行动”拉开帷幕,原计划争取年内募集慈善基金5.6亿元,其中企业认捐冠名5亿元、募集现金6000万元,但截止到7月11日,江阴的企业慈善冠名基金认捐已达到8.92亿元。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汶川地震中企业慈善捐赠入手,分析中国企业当前所面对的慈善环境及企业自身慈善捐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汶川地震中企业的捐赠情况为企业慈善捐赠提出了可行的慈善捐赠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企业慈善:从独立到联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战略与慈善相结合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更高境界,它能将慈善的效果最大化.在中国,企业慈善内部实现了战略化之时,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非营利组织之间也应升级为联合慈善.联合慈善能够更好地实现慈善的社会效果,更能够为组织间更深入合作带来契机.  相似文献   

16.
传统观念下,大多数企业的慈善行为缺乏明确的战略思维与战略目标,往往是从协调企业和政府、企业和社会关系的角度作出慈善行为选择,将慈善行为目标与企业经营目标割裂开来。战略性慈善则为大多数企业提供了一条新的慈善思维路径:企业的慈善行为内生于企业长远发展需要,可以与企业经营发展战略融为一体,在作出系统化慈善选择的同时,使得企业的竞争环境和长远发展环境得到改善,从而达到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7.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最早由英国提出,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可以追溯到约100年前。当时的社会责任更多地表现为单纯的慈善和捐款。其中最有名的是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和钢铁大王卡耐基,他们通常被誉为现代慈善捐助的先驱。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里,西方社会责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渐从单纯的慈善行为转变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王振家 《光彩》2012,(6):32-33
企业家把企业做好,给员工和社会带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本身就是广义慈善的一部分陈光标的高调慈善举动一直备受争议,公众对他做慈善的动机和目的猜测很多,"企业家如何做慈善"也因此引起了社会的热议。为此,本刊采访了长期关注民营企业家发展的民企研究专家杨轶清和慈善界人士黄浩明先生。《光彩》:您怎么看待"陈光标现象"?杨轶清:陈光标的慈善行为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社会争议,与我们的传统文化、当前的国情  相似文献   

19.
赢得公关战     
现今很少有企业能够轻视媒体的力量了。最近发生在中国的一场大地震所带来的一系列慈善捐款活动,就令很多企业深刻感受到了网络媒体的力量。在媒体的高效率下,每个企业的捐款数字都以最快的速度曝光,慈善榜单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王文正 《浙商》2012,(1):109-109
对于倪良正来说,圣奥慈善基金会只是一个起点,他的慈善行动将更常规化、持久化。他承诺,基金每年至少增加1000万元,有生之年他争取把大部分的资产回报给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