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伟 《活力》2009,(17)
目前,黑龙汀垦区具备了全国领先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垦区引进世界先进农业机械,装备226个现代农机作业区,全面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拥有47架农用航化飞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550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5%.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7%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全过程、全面积、全作物的标准化,农业职工均生产粮食35.4吨.黑龙江垦区目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由1997年的143.2亿斤增长到现在的284亿斤,占全国农垦的粮食产量的70%.占黑龙汀省的粮食总产量的33%.已经成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  相似文献   

2.
粮食生产是关系国泰民安的大事。金秋十月,本来是粮食集中上市的季节,也应该是粮价相对走低的时候。然而,今年却一反常态:粮价逆市而上,粮油价格一路走高。粮食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民以食为天","为政之要,首在足食"。我国是发展中大国,耕地面积仅占世界的不足10%,而人口却占世界的22%。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能否做到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养"得起中国人。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不能依赖国际市场,必须立足于国内生产。同时,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因此,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不断促进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3.
李俊 《活力》2012,(23):12-16
黑龙江垦区农业开发与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也是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从开荒建场时起,始终坚持以机械化生产为手段,始终坚持用国内外、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农机设备武装垦区的大农业.农业机械化为垦区的粮食生产,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垦区经济社会进入"奋力超越"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大力实施"强工攻坚战"、进军世界500强的发展战略,农业机械化要乘势而上,加快推进农机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代丽霞 《数据》2004,(12):17-18
今年初,中央1号文件的出台,对农民种田实行了"一减三补"政策.其中粮食补贴政策绕过了粮食流通环节(经营者),将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在国家粮食直补政策出台后,房山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十分高涨,同时来自各集贸市场有关农产品价格指数的信息指数更是一路上扬.尤其是在8月份,城里粮食的价格上涨幅度达31.8%,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幅度达23 5%,鲜蛋价格上涨幅度达30.3%.转眼收获季节已过,在中央1号文件落实过程中房山区农民得到了怎样的实惠?带着这个问题,近日北京市统计局、房山区统计局的两级农业社会经济调查队对青龙湖镇果各庄村的几位直接从事大田耕作的农民进行了现场调查.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乡桥》2004,(7):10-14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了重要机遇,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已处于关键时刻.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总结上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分析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特别是粮食生产形势,研究实施科技兴粮战略问题,并对农业"七大体系"建设和下半年的重点工作做好部署工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国家"三农"政策的开展和落实,黑龙江垦区农业经济发展不断向好,经济效益逐年提高,2007年黑龙江垦区实现年生产总值372亿元,增长13.2%,增速连续四年超过13%.人均生产总值22 945元,增长12.4%.粮食种植规模和产出连续第四年创历史第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四十年发展的最大成果是:创造了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人口的奇迹。中国农业四十年发展的最大教训是:吃饱了肚子而忘掉农业,农业政策起伏多变。中国农业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农产品供给不足;农民生产动力不足;农业后劲不足。“七五”末我国粮食生产第一个台阶目标实现困难。中国农业今后的出路在于:国家要调整农业发展的政策,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重视解决农民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一、"九五"十五"期间我国粮食市场的状况"九五"期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粮食除2000年减产幅度较大外,其它年份基本稳定在5亿吨左右,人均粮食占有量连续达到或超过400公斤,多数农产品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区域性供大于求。2000年,农业增加值10亿元,年均增长6.55%,农业  相似文献   

9.
中部地区发展模式与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中部地区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中部粮食产量约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40%,加大其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将有利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构建良性互动的发展新格局,有利于我国"三农"问题的破解,并通过农民增收最终推动"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10.
一、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的紧迫性 今年三月"两会"期间,38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合提出了农产品质量管理问题.大会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中关于粮食等主要农作物的要求是: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在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种植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这明显标志着我国农业的"质量世纪"开始了.提高质量,已被摆到农业的中心位置,成为主攻方向.这也是新世纪的呼唤,人民的呼唤.  相似文献   

11.
王瑞泽 《活力》2012,(21):86-86
2004年以来,中央相继出台了免征农业税、粮食直补等一系列重大政策,充分表现了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体现出对农民和农业的关心与支持.实行粮食直补,将流通环节补贴调为生产环节补贴,农民从中直接受益,农业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粮食直补政策成为最受欢迎和最具影响力的支农惠农强农政策. 一、实施粮食补贴政策的基本成效 1.提高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是周期较长、效益较低的大产业.我国长期以来对农业都采取支持和保护态度,有一套农业补贴办法.以往通过粮食购销企业对农民进行价格补贴,由于存在压等压价等现象和行业不正之风,农民实际上很难从中受益,而且国家利益损失较重.现在直接补贴改变了以前通过补贴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直接惠及农民、支持农民.这种看得见摸得着、数额较大的实惠,对农民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从而提高了从事农业生产特别是种粮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河北财会》1991,(4):17-20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农业问题非常重视,我国农业生产有了巨大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农业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更是突飞猛进,以占世界7%的耕地基本上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作物产量居于世界前列。河北省农业产值由1949年的20.31亿元增加到1989年的306.99亿元,增长了14倍多,粮食总产量从469.5万吨增加到2068.6万吨,增长3.41倍,然而由于历史的缘故、自然资源的限制和众多人口压力这一现实,我国农业生产的代需矛盾将长期存在。特别是近几年农业生产超常增长后,出现“虚脱”现象,1984年以来呈现徘徊局面,后劲明显不足,从长期看,我国农业生产形势相当严峻,农业基础地位尚很不稳固。  相似文献   

13.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三农"问题更加突出.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振奋精神,攻坚克难,积极探索新时期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坚持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发展畜牧业、绿色食品产业,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出现了农民增收渠道拓宽、农业效益提高、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2001年在遭受严重干旱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达到530亿斤,比上年增加20亿斤.预计全年农业增加值400亿元,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73元,结束连续3年徘徊或下降的局面,比上年增收125元,增长5.8%.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 100 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同时,我国是农业大国,农田用水量大约占全国用水总量的80%,根据国家水资源发展规划,未来15年农业可用水量将维持零增长,保障农业灌溉用水的难度不断增加,农业缺水形势日益严峻。农业缺水已成为粮食增产的关键限制因素,缺水比缺地更加严峻。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以有限的水资源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已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李飞 《新远见》2008,(6):80-86
美国的现代化农业高度发达,农民仅占全国总人口的1.8%。但美国是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世界各国进口的粮食有一半来自美国。农业是美国对外贸易中顺差最大的部门之一,连续保持近40年外贸盈余的记录。美国农业的大力发展与政府推行的农业保险密不可分。据统计,在从1995年到2004年的十年中,美国农作物保险行业的赔付率平均为95%。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生产的先决条件.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发展农业经济,认为发展农业经济,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出了"科技兴农"思想和农业要实现"两次飞跃"的理论,强调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实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学习研究邓小平的农业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人口数量结构显著变化,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粮食加工转化能力大幅提高,资源环境对粮食生产的约束不断加剧,世界农业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日益显现,我国粮食供需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粮食供求形势将长期处于波动性紧平衡状态。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增加农民收入更是当前"三农"工作的核心.四川是一个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70%左右,促进农民增收的任务十分繁重.今年以来,全省各地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省委"推进产业化、全面建小康"的农村工作思路,围绕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任务,通过政策调动、改革推动,既抓农民增收,又抓粮食生产,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坚定不移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广辟增收渠道,取得了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19.
在以单纯追求数量增长或以解决温饱为中心的农业发展模式下,我们形成了固有的粮食安全观,现在到了应该转变观念的时候.从世界范围看待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问题,实际上已经和国际目前的新世纪的粮食安全观开始接轨.无论是从解决温饱角度还是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粮食安全都要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农产品丰富以后,尽快着手解决总量供给有余而结构性不足的矛盾,是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问题.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提出了按照"统筹"的要求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河北省隆尧县华龙镇的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运用市场化的力量,统筹城乡生产要素,为有效解决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农业科技含量低、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农业深层次矛盾的问题,提供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重要现实途径,是粮食主产区解决"三农"难题,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