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险投资参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首发的比重逐年上升,数据显示上市公司风险投资机构的参与度由2011年的68.14%上升到2015年的80.95%.基于此,本文以2011-2015年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235家公司为样本,探究了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板IPO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IPO过程中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但影响程度较弱.风险投资机构和联合风险投资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有抑制作用,声誉较高的审计机构和主承销商的参与也会对抑制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盈余管理问题一直都是资本市场的热点问题,但是以往大量的研究都集中于检验盈余管理是否存在,较少关注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本文在已有的相关研究基础之上,探讨影响上市公司IPO前盈余管理程度的市场和非市场因素,目的在于通过理论分析引起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特别关注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对监管层规范证券市场有效运行,降低IPO前盈余管理程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彭珊珊 《时代金融》2014,(12):116-117
随着证券业的不断发展,企业盈余管理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良的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不仅会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IPO作为企业盈余管理动机的一部分,对企业盈余管理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IPO过程中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动机进行分析,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以达到防范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下,现代企业都要求可持续发展,环境绩效评估显得尤为重要.环境绩效强调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做出成绩,能够从节约资源和治理污染中有所作为.本文意在评估环境绩效的基础上,根据石油石化行业的自身特点,构建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再根据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的权重做了研究,并以中石化为例,对其环境绩效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5.
涂燕妮  王守球 《时代金融》2011,(33):163+174
如今我国股票市场制度日益完善,与发达国家接轨日益紧密,曾经受到广泛关注的IPO高抑价现象是否得到改善,IPO前盈余管理对IPO抑价的影响又如何。通过实证分析我国A股市场上2009年IPO的公司数据,发现我国A股市场上2009年IPO前盈余管理对IPO抑价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我国A股市场上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仍然存在抑价现象,但明显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IPO盈余管理对会计师事务所选择的影响,研究发展盈余管理为正方向、盈余管理幅度越大的企业,越是倾向于聘请小所和同省所进行IPO审计。但并未找到审计费用由此而明显提高的证据。可能原因有二:一是会计师事务所为长期留住客户而对IPO盈余管理放弃收取审计风险补偿,二是IPO企业在上市公告书上披露的审计费用不完整。  相似文献   

7.
IPO盈余管理问题一直是资本市场研究的热点议题之一,本文考察了IPO企业的盈余管理方式及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对发行定价的作用。研究发现,IPO企业不仅实施了应计盈余管理,而且实施了真实盈余管理;IPO企业对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是在发行价最大化原则下权衡的结果,当公司面临的法律保护水平较低、处于管制行业、审计师为非国际"四大"时,选择真实盈余管理更有利于提高股票发行价。此外,本文发现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应计盈余管理主要影响公司的短期业绩,而真实盈余管理将会对公司的长期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IPO盈余管理动机的基础上,研究了IPO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及其影响。以2008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71家公司为对象,通过研究其2006-2010五年的经济数据,运用改进后的Jones模型,得出两个结论:上市公司的业绩在IPO前后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上市前两年的业绩高于IPO当年及IPO后两年;上市公司通过调整应计利润进行盈余的操纵。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加强证券市场监管,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帮助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A股发行公司IPO前盈余管理与IPO后经营业绩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1~2005年期间在我国上交所和深交所A股市场上市的247家IPO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IPO前盈余管理与IPO后经营业绩变化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IPO前的盈余管理对IPO后的经营业绩具有一定的预测性,IPO前的正向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其IPO后的经营业绩下降幅度就越大,即IPO前正向盈余管理将会导致IPO后经营业绩下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1993-2015年我国A股IPO公司为样本,研究了IPO公司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对IPO定价效率的不同作用.研究结果发现:IPO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会降低IPO定价效率,而真实盈余管理则对IPO定价效率没有显著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应计盈余管理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和熊市期间表现的...  相似文献   

11.
12.
创业板推出至今,业绩下滑、财务造假问题层出不穷,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时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Benford法则是揭示自然界数字内在规律的一种方法,本文通过Benford法则,检验创业板公司在IPO时是否存在盈余操纵现象,以及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的内在关系。通过实证检验,本文得出结论,企业在创业板IPO时存在正向的盈余管理,且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创业板市场规模逐渐拓宽,然而现阶段,创业板上市公司在IPO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盈余管理问题,为促进创业板上市公司竞争力的提升,必须加大盈余管理力度,为创业板上市公司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社会资本、法律保护与IPO盈余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引入"社会资本"这一社会学概念,首次从微观视角实证研究我国各省社会资本水平差异对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并进而深入探讨社会资本与法律保护这两种外部约束机制在影响公司盈余管理决策方面的相互替代作用。结果发现:在社会资本水平较高的省份,上市公司更不可能进行IPO盈余管理,而且社会资本与法律保护在公司IPO盈余管理决策中所起的作用是可替代的,即在我国法律保护比较薄弱的地区,社会资本对IPO盈余管理行为的约束作用更加显著;反之反是。本文的研究不仅拓展了盈余管理的研究领域,而且丰富了社会资本与法律保护替代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赫丽君 《云南金融》2011,(7X):166-166
我国对上市公司IPO有严格的限制,许多企业为了达到上市的目的,通过种种手段进行盈余管理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盈余管理动机。本文回顾并分析了两面针IPO前后的盈余管理,并提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对上市公司IPO有严格的限制,许多企业为了达到上市的目的,通过种种手段进行盈余管理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盈余管理动机。本文回顾并分析了两面针IPO前后的盈余管理,并提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06~2012年申请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盈余管理视角对发审委审核决策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拟上市公司IPO审核通过率与上市前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但这一关系仅在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较高时成立。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当拟上市公司为国有企业或其所在行业获得产业政策支持时,其IPO申请更不会因盈余管理而被否;同时,对于拥有政治关联背景或经营业务复杂的拟上市公司,IPO审核通过率与公司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变弱。最后,实施程度较高盈余管理并通过发行审核的公司,上市后的股票收益和经营业绩更差,由此表明,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降低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国外资本市场研究表明,券商参与股权投资业务会降低所承销企业IPO发行时的盈余管理程度。我国于2019年开设了科创板,并创新性地要求保荐券商必须参与IPO战略配售以落实保荐机构的监督责任。基于此制度背景,本文以2019-2021年科创板进行IPO的企业样本来考察券商跟投与所承销企业盈余管理程度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当券商所承担的跟投金额越高或收益风险越高时,其所承销的IPO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越低。研究表明:在科创板跟投制度下,券商因跟投而承受的经济成本使得券商更有动机去抑制企业在IPO时的向上盈余管理的机会主义行为;且这一影响在低声誉券商和低声誉审计师以及与保荐券商距离较远的企业上更显著,说明该制度对于当前我国不够完善的投资者保护以及公司治理机制是一种有效的补充。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在IPO过程中往往针对净利润实施盈余管理,分类转移是在不改变净利润的情况下通过核心费用的分类转移、虚增核心盈余的一种盈余管理方式。上市公司在IPO过程中会实施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吗?本文以2007-2016年我国A股市场的IPO公司为样本,发现:(1)上市公司在IPO前三年存在显著的分类转移,即通过把核心费用分类转移至营业外支出以虚增核心盈余;在IPO后三年,不存在这一行为;(2)在IPO前三年,上市公司主要通过将营业成本而非期间费用转移至营业外支出的方式虚增核心盈余,制造业企业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上市公司IPO过程中的分类转移行为应是权衡多种动机的结果,四大审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这一行为。  相似文献   

20.
注册制下跟投制度是否能降低承销商机会主义行为、抑制IPO企业盈余管理,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以2019—2022年科创板和创业板实施跟投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跟投制度对IPO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并考察了承销费用在跟投制度对盈余管理抑制作用中的影响。研究发现,承销商跟投比例与IPO企业上市前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但承销费用的提高削弱了跟投制度对IPO企业上市前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此外,跟投制度对承销商市场份额较低、审计师声誉较高和公司治理水平较低的IPO企业上市前盈余管理有更显著的抑制作用。本文结论为全面推行注册制改革、提高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